用实践作答“双减”之问

2021-01-10 09:18雷杰能
江西教育A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抚州市双减机构

雷杰能

“双减”政策推行之后,有些家长有焦虑、担忧:孩子的作业突然一下子少了,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让他去干什么?孩子的学习能跟得上吗?……

“双减”政策落地后至今,抚州教育人用富有成效的实践作答:“双减”不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高位推动   多点发力

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党政重教已成为光荣传统,基础教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抚州市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党政齐抓共管,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抚州市委书记夏文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先后深入到基层学校,调研“双减”政策落实情况,并就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多次作出批示。

2021年7月23日,抚州市教育体育局召开全市“双减”推进工作部署会,全面启动“双减”工作,打的第一场硬仗就是重拳出击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抚州市纪委、监委每周一调度,驻局纪检组每天一碰头,监督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抚州市还组织市人大、市政府、国家统计局抚州调查队等单位业务科室,赴东乡、乐安、崇仁等地专题调研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摸清基层情况,形成报告材料。

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抚州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整治,全市统一行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收费、从业人员、广告发布等方面的问题逐一排查,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查处安全隐患问题、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违规教育教学活动、违规收费行为等。

今年国庆假期,抚州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发改、市场监管、公安、网信、民政、人社、住建、消防、银监等部门组成6个督查组,选派24名业务骨干,通过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11个县(区)开展“双减”工作督查,随机暗访了107家校外培训机构,关停2家违规办学培训机构,持续有效巩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

通过建立培训收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抚州市进一步加强了对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广昌、南丰等县携手中国工商银行搭建了“智慧教育培训云平台”,家长将学费缴纳至指定账户,教育行政部门按进度从监管账户向机构账户划拨学费,有效消除了机构违规收费、卷钱跑路等隐患,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临川区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区教体局、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布置会,要求全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在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营转非”的申报工作。多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申请转型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逐渐走向规范化。

东乡区政府制定印发了《东乡区对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东乡区教体局与中国工商银行东乡支行签订了“中国工商银行教育培训资金托管合作协议”,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的监管。

截至目前,抚州市11个县(区)共有校外培訓机构948家,33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证照齐全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由原来的176家压减至136家。全市136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面使用示范合同文本,清理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机构114家。

以课堂提质化解家长焦虑

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聚焦课堂,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在教师,为此,抚州市中小学校纷纷引导教师做“加法”:加“学”,组织教师学习“双减”系列文件和制度规定,让广大教师从思想上提高站位,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加“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双减”的具体要求;加“研”,引导教师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加“诺”,组织教师签订“双减”公开承诺书,全市4.2万余名教师签订《抚州市“双减”公开承诺书》。

抚州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通过强化集体备课、固定时间开展教研等方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生在课堂“吃饱”“吃好”。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临川区第十三小学加强了教研活动,重点抓磨课。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吴小勇说:“以前开展听课活动,讲课的教师上讲台讲一下,听课的老师再评一下就完事,没有后续。‘双减’之后就不同,学校首先把集体研究这个环节纳入磨课之中,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讨论教学设计,上课时请骨干教师把关,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讲课的教师再按照骨干教师提出的建议重新试讲,一堂课要磨两三遍。”

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抚州市作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选择了集中推广提升作业设计质量课题,引领全市中小学校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少了,质量不能少;时间短了,效果不能降,抚州市478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出台了作业管理细则,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全部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

东乡区建立了中小学“作业布置研讨机制”,各学校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研讨作业内容和结构,把好质量关,年级组长统筹各学科作业总量,把好数量关。同时,各校实施作业公示制度,每天各年级布置的作业必须在校内进行公示,区教体局结合教学常规检查对各校作业落实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同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专项督查。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高新金巢学校等实现“作业不出校”,解决了学生回家没人辅导的难题。

崇仁县第一实验小学创新作业管理,学校制作一张家校联动统计表,由孩子自己每天填写,记录每天的学习、生活和健身运动方面的情况:什么时间起床、睡觉,今天做了哪些作业,给自己安排了什么活动,什么时间阅读了什么,什么时间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统计表要家长签字后交给老师。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们感到有些困难,学校就让优秀班主任先行先试,然后再在全校逐步推开。如果每天都让班主任或家长去填这个统计表,他们既没有时间,也会感到很烦。所以我们让学生自己统计填表,家长只要做见证人签字。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校长黄艳燕说。

在作业管理中,抚州市各学校注重探索作业新形式,丰富作业的内涵。在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记者看到有一个“種植区”,学生把在家中用花盆种植的大蒜、葱、花等带到这里展示,交“种植作业”。校长程海燕说,自“双减”启动后,学校就把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强身健体结合起来。2021年10月28日,学校举办了劳动教育大比拼活动,洗手套、剥豆子、叠衣服、整理书包……学生在现场展示动手技能。

从作业这个“小切口”突破进去,教学、教研、家校社协同育人……抚州市中小学校育人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以课后服务的优质赢得社会的点赞

今年秋季开学后,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成立了全市中小学校第一个交响乐团,聘请江西师范大学、省歌舞团的6名专业人士为指导老师,致力打造全省一流的中小学校交响乐团。校长帅国恩说:“我们学校是新创办的学校,办学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所以学校在谋划课后延时服务时,坚持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相结合,以文学、艺术、科技、体育四大类为基础,每个年级都组建了篮球、羽毛球、气排球、足球等社团,定期开展比赛。学校不但成立了交响乐团,还成立了民乐团、巴扬手风琴社团和拥有100人的小提琴社团。学校还与抚州市围棋院联办学生围棋社团,目前正在申报全国围棋学校。”

像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一样,抚州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做实做细服务项目。全市130所城区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33万多名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的时间均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以辅导作业和开展兴趣活动为主。市本级、广昌县将课后服务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幼儿园免费提供延时服务,极大方便群众接送幼儿。抚州市还争取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为市属高中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发放补贴,受到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结合正在开展的“阅读能力提升工程”“浪花工程”“润心工程”,抚州市学校课后服务推行“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市本级暑期举办3期中小学生游泳技能培训,免费培训6000余人。南丰县开展了傩舞、绘画、书法、棋艺、戏剧等富有特色的托管项目,黎川县开展了薄弱学科辅导、音体美培训等托管服务,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孩子在学校就完成了作业,还能够腾出时间参加交响乐团活动,学习、兴趣两不误,我对学校的课后服务非常满意。”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一名家长如是评价学校的课后服务,道出了广大家长的心声。◆

猜你喜欢
抚州市双减机构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尧曦燕作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鼓浪屿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