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做 沁人心腑的教育

2021-01-10 09:18石卫东
江西教育A 2021年12期
关键词:辅导书背篓书本

石卫东

用整节课的时间,班主任为孩子们一一分发课本。这是在浪费时间吗?在学校“小背篓”课程实施之始,我和老师们讨论过多次。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分发课本,是恬静教育的“一道好菜”:既好吃,又有营养,且有意思。孩子们拿到课本,会迫不及待地抚摩课本厚实的纸,贪婪地欣赏书中的插图,嗅闻书本散发出的阵阵墨香。

孩子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沙沙的翻书声、不断发出的评论声,还有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课本内容的声音,这些简直就是回荡在教室里的天籁之音,与书本、纸张有关的恬静故事也由此开启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人们只需轻点鼠标或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便捷地阅读到自己想看的书或者文章,纸质书越来越被边缘化。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纸质书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温度、更亲切,更会让读者产生对知识和文化的敬畏感。

我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物质贫瘠,我的书包是妈妈缝制的,用的是旧帆布或者替换下来的旧衣服边角料;文具盒是用两块薄铁皮制成的,用一根铁丝串起来;一支铅笔要用很久,记忆中大家总是尽可能地把铅笔用到短得手指捏不住才丢掉;作业本总是正反两面都写得没有一点儿空隙才放弃。

小学时的一件小事我至今记忆犹新。上四年级时,教数学的杨老师要进行测验,要求每个同学事先准备一张16开白纸。我找遍家里每个角落,就是没有找到一张符合要求的纸,最后只好用了一张32开的纸。那次测验,我是班里唯一全部答对的,但老师只给了我99分。我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说扣掉1分是“惩罚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后来我也做了老师,我知道,老师不要凭主观断定一件事,以致无意中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心灵。但这件事让我至今对纸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情感。

书,更是当时的我奉若珍宝的物品。那个时候,我们对书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初中时,班主任有一次不知从哪儿“淘”来两本生物辅导书。当时辅导书更是稀罕物,能拥有一本辅导书,是格外让人羡慕的。班会上,班主任把其中一本给了作为班长的我,另一本给了生物课代表。前年,在整理书房时,我意外而惊喜地发现这本生物辅导书竟然还保留着。书有些泛黄,看上去充满年代感和沧桑感,毕竟是30年以前的“古董”了。我很感慨,纸张、书本带来的珍贵的记忆和温度,一直隽永地涤荡着我的心灵,滋养着我的思想,像行囊中的口粮,随时随地吸引着我、鼓舞着我。

学校恬静教育理念、“小背篓”课程的产生和开发,其实也是基于对纸质书的情怀。恬静两个字,左右偏旁共四个部分,分别代表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四种素养:动心、动口、动脑、动手。学校开发的“小背篓”课程的内涵是:小,即为小事,教有根,善做成;背,即有责任,抓有痕,善担当;篓,即有心胸,学有恒,善包容。恬静教育的核心思想是“静心做沁人心腑的教育”。

为什么分发课本可以成为课程?课本内容是课程的基本载体,“分发课本”课程自然就进入学校“小背篓”课程体系。我们努力挖掘“分发课本”的文化内涵,分发的过程本身就有很强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会让孩子们敬畏书本、敬畏知识,是优质的课程资源。老师发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更是一份希冀,期待成长;是一份“信物”,这份信物,代表着知识的储备和传递;是一份承诺,孩子接过课本,就是接受了老师的嘱托,许下了一个好好学习的诺言。

孩子们领到崭新的课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心理上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到了学期末,课本无论是保存得完美无缺,还是用得发皱破旧,都不妨碍它们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恬静教育一直在为孩子树立一系列的心灵标尺和成长标志。

在孩子的学习生涯和成长历程中,不能没有课本的存在。孩子的书包里,要放着课本、作业本,而不是手机、平板电脑。尽管数字化时代的洪流奔涌而来,知识的载体和呈现方式更多种多样,但知识传递的本质不会变,而课本作为最传统最基本的知识载体,不仅方便孩子获取知识,而且是老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好抓手。

课本还是德育课程的平台和驿站。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老师们戴着口罩,挨家挨户给学生送课本,成为那个春天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孩子们安全地在家里领到课本,是让他们记忆一生、回忆一生、品味一生的事,课本也变得更有温度和内涵。这恰恰是鲜活灵动的教育资源和“化灾难为课程”的教育契机。

我们还不断拓展与书本和纸有关的课程,比如“包书皮”课程,这是集测量、剪纸、颜色搭配、扉頁题名等多项技能于一体的“技术活”,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小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孩子从小爱护书本、爱上读书,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无论是发挥好课堂主阵地的功能,还是抓好拓展课程,只要静心做沁人心腑的教育,它的多重功能就会像万花筒一样显现出来。◆(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东门路小学)

猜你喜欢
辅导书背篓书本
玩转书本
黄牛背篓
打开书本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背篓人家
考研辅导书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辅导书,选对用好都重要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