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对企业员工思想教育的影响

2021-01-11 18:33普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影响

普海

摘要:现在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大数据、3D打印机等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事物,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以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体系的新媒体的应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递和传播模式,本文从新媒体定义、特点、新媒体对国企员工思想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加强新媒体应用进行了实践与初探。

关键词:新媒体 舆情监测 大数据 影响

一、什么是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定义[1]

目前,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尚没有明确定论。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目前来看,它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电脑、移动智能收发设备、数码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的特点

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2]。其在信息传播中,有以下四个特点[3]:

第一,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传播媒介。现在,人们通过手机短信、博客日志、网络群聊,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受众的约束进行大众传播,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传媒壁垒。

第二,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有用信息和“杂音”也随之增多,以一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和处理。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什么途径,怎么样来选择和过滤信息,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

第三,在数字语言里,所有的文本、声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组合。使得网络监控越来越困难。

第四,网络加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

(三)新媒体的主要种类

科技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推动,在各种跨界、混搭、拼接的创新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媒体的种类、形式越来越多样,并且很难给予明确界定,因此,本文仅阐述3种具有代表性的种类。

手机媒体:可移动的阅读模式

如今,移动电话已不只是一种通讯设备,它还担当起了人们传递信息的多重媒介作用。2001年,随着短信、彩信业务相继推出,让人们可以自主订阅内容、随时接受信息,“宣告了一杯茶、一张报纸时代的终结”。

中国自2004年诞生第一份手机报至今已有十四年历史。十多年间,从短信订阅到流量阅读,从2G、3G到4G甚至5G时代,新媒体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传媒方式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听体验。

博客:受众掌握话语权

博客,从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它以其强大的时效性将信息的傳播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打破了信息层层传递带来的局限。

在5G互联网时代,人们也需要掌握社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并提供个人思维的信息,因此博客应运而生。

播客:新一代的广播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的转化,增加了媒体娱乐性,满足了人们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催生了一个新的领域——“微电影”。

二、新媒体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它不仅具有追求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盈利性,同时承担着更高的社会责任。在我国逐渐开放的市场中,国企不仅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承担着抗衡跨国公司的重要使命。因此,通过思想工作的政治优势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新媒体应用对人的意识的冲击,给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从信息闭塞到海量信息 ,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多元化

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新闻“误读”和放大。所谓:“听风就是雨”,在互联网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人们习惯于“新、奇、怪”和想当然的新闻,却因信息不对称不会或不能分辨真伪。如2006年末发生于江苏南京的彭宇案,由于办案部门的操作性失误和对法官判决书的片面理解,加上普通群众对当前公共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的担忧,导致该事件成了公共道德滑坡的典型事件。即使5年后舆论和公众终于知道了真相,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依然无法消除。

大量单一信息的“被思维”与“被局限”。在大量信息轰炸下,人们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相,然而事实是过度依赖互联网反而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空间,比如人们只要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就能搜索到不同的人表达的同一观点,在不断阅读中这个观点会被逐渐强化,面对一些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逻辑思维不加思考的频频称赞,觉得他们不仅说到点子上了,而且我们想的还多、还远,这样就导致人们一味的“画地为牢”禁锢自己。

“忠诚反对派”的观点无法辨别。在西方政治传统中存在着一类人,他们是为了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而发出反对的声音,就是所谓的“忠诚反对派”。但在大量信息传播中,这样的声音又和“为了让事情办砸”反对的声音掺杂在一起,无法辨识。

(二)网络舆论的“盛宴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从“说”到“听”

麦奎尔说:“传播既然是基本的权力,那么权力的拥有与实践就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多元的基础上,特别是既有结构的弱势者其权力更应该受到尊重,让人民得以参与媒介的运作。”[4]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因此“堵不如疏”。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何不学会“倾听”,通过网路媒体这个平台了解职工的真正想法,过于偏激的,可以及时梳导,化解矛盾,合理的方面,及时接纳,找到方法及时解决问题。

(三)舆情监测[5]的良性沟通,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由“听”到“与民互动”

近来,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面对舆情监测,政府的思路给了我们一定启示:新媒体作为政府部门了解和掌握民情的手段正在成为常态,它可以通过了解基层民众的想法和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基层职能部门遇到网络舆情要么是不重视,要么是“怕”和“捂”,这样反而会给事件的处理过程造成被动。因此,在面对网路舆情监测时,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网路舆情分析、研究预判和及时处理的体制机制,对员工群众的正当诉求给予及时解决,对造谣中伤者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国企的政治优势。

三、加强新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一)公司新媒体应用情况

国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忠诚品格的问题,我们怎么在时代的巨变中,抓住变革的脉搏,引导好、教育好职工,建立一支能思想、技术过硬、能在国际竞争中破浪搏击的队伍呢?

目前,我公司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行,实现两者互补。对内,我公司每季度编写《临盘钻井》和《工会简讯》、应用新媒体提出的微信,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活力;对外,注册微博、微信号,在互联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同时,在公司内网开辟时政宣传、工团天地和员工风采等栏目,给基层员工展示自我观点的平台,并录制、播放视频新闻和各类宣传片、微电影等

(二)新媒体应用导致的问题——信息泄露

在大量新媒体方式的应用中,我們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信息的外泄。

说到信息泄露,就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新兴事物——大数据。众所周知,信息是由数据的有序排列组合而成具有意义的概念或方法;数据则是构成信息的基本单位,离散的数据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在大数据理论的构架下,人们可以通过数据的交叉复用,将某领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数据变为另一个领域的信息,实现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和挖掘,而这些数据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发布的。这或将成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aladdin

[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2nouPnhJQYQkLu6pHeuEegmQSFOx_doo1U5V5WCSF9AUoWVg5EQ22yUE3fpDfrMQBJ87HYj_sZhTDGohXX_m37SsDGlVRF6zuri4djSTSa

[4]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06896/207970/13264914.html

[5]刘巍巍.《舆情监测背后大有“学问”》[N].半月谈,2014-11

猜你喜欢
新媒体大数据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