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音乐特色小镇开发模式探索
——以洛南音乐小镇为例

2021-01-12 14:58汤淑梅郝世绵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旅小镇特色

汤淑梅 郝世绵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音乐作为一种无形的听觉艺术财富,是兼具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今,国内很多地方都以音乐作为特色,基于文化旅游视角来打造音乐特色小镇,以吸引旅游人群,其发展定位、建设模式正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议题。这种模式既和依托城建规划设计的纯粹城市音乐产业园有所区别,也不同于传统以自然美景观光和人文风貌体验为主的观光型特色小镇[1]。相比而言,文旅视角下,注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音乐特色小镇,更为重视音乐产业聚集与地域文化旅游特色、民居休闲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所以,这类音乐特色小镇常常凭借其独有的音乐艺术感染力吸引远方游客参观旅游,让他们驻足体验地域音乐之城的文化魅力。

1 文化旅游视角下音乐特色小镇开发原则

音乐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需要以资源转化和文化创意为出发点,一方面要强调文化艺术样态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为地方旅游特色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形成音乐小镇特色旅游的优势,从而拉动小镇产业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实现音乐特色小镇优势资源的渗透融合与调配优化,以期形成独特、具有创意的地域城镇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引得游客流连忘返。[2]总之,作为音乐产业聚集、文化旅游业态的一种形式,音乐特色小镇在开发上一定要基于资源转化和文化创意,而这也意味着其必须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原则性开发要求。

1.1 突出音乐特色小镇的“特色与原味”

音乐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不但要催生音乐产业自身的聚集,还需集中体现出音乐产业与地域传统文化、民俗商业旅游等文旅要素的叠加效应,这是该主题类特色小镇与城市音乐产业园最大的特色区别之处,只有坚持这些特色,才能真正打造出音乐文旅小镇。因此,音乐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既要充分考虑音乐元素的地域文化风格特色,也要综合考虑小镇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自然风貌及旅游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所以断然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或是对城市音乐产业园的简单复制,一定要在保护和承继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依托音乐文化产业项目来实现旅游小镇复合功能的叠加。[3]从音乐特色小镇的选址上看,需要小镇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和特色自然景观,且要能够在深掘小镇历史文化原味的基础上融入音乐科技元素,并发挥出不同产业之间的连带和协同效应。总之,只有依托这样的选址条件,才能发展出音乐文旅特色小镇。另外,在打造特色音乐小镇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忘初心、展示原味,这就要求在音乐产业项目的选取上不能盲目地走时尚跟风之路,要适当考虑地域历史音乐文化的特色,所以应多组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能够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音乐交流活动。[4]

1.2 注重音乐特色小镇的“投入与效益”

注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音乐特色小镇,通常远离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前期建设存在成本投入较高,纯市场化运作较难的现实问题,有很多地区更是希望通过这类音乐小镇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实现产镇融合,以特色产业助力小镇脱贫。当然,这类音乐特色小镇的建设也有自身的优势,主要是发展规模相对城市产业新城要小,通常在10km2之内,其土地、产业和人力资源聚集成本也较低,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如果配合有较好的长期投资回报机制,还是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和相关民营企业的加盟参与的。目前,大部分的这类音乐小镇起步发展融资还主要是依托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的联手。[5]相对于走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或是政企PPP合作模式的联动建设之路的音乐特色小镇而言,那些忽视小镇发展实际、人为特色规划过于明显的音乐小镇,其实际建成的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要明显低得多。因此,如何在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源双向优化投入的机制下,引导这类音乐特色小镇在建成的后续发展中实现产业链闭环,达到预期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有效推动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这类音乐特色小镇运营主体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1.3 彰显音乐特色小镇的“绿色与生态”

音乐特色小镇的选址多数偏向于城市中心边缘的县城郊区或是城乡接合部,因此多会考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美,以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考虑到国外很多经典的世界音乐节举办方也热衷选择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郁的偏远小镇,所以地方政府要在强化小镇自然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为绿色小镇添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创意的音乐元素,要发展乐器加工产业和新型、轻型音乐主题文化产业,还应将传统文化与时尚音乐、生态旅游与音乐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让旅游者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高品位的音乐艺术氛围体验,突出音乐特色小镇的特色,创建出绿色生态的音乐产业集聚空间。[6]如成都白鹿音乐小镇就充分利用了当地高原冰川的奇异自然生态景观,将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传教士引入的法式古典纯音乐作为音乐主题基础版本,发展出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泛音乐复合产业集群。

2 文化旅游视角下音乐特色小镇开发模式要素分析——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为例

基于文旅特色体验的音乐特色小镇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独特的营建要素,即需要在上文介绍的音乐特色小镇的开发原则基础上,还要具备区位板块的划分、文旅资源的具体挖掘、活动功能的选控、体验场景的营造、设计要素的融合五大营建模式要素。事实上,这五大营建模式要素也是对音乐特色小镇开发原则具体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本文将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为例,重点阐述这五大营建模式要素。

2.1 音乐特色小镇旅游区位划分

基于文旅视角的音乐特色小镇区位主要指的是旅游策划中需以小镇所在的地理位置为空间背景,围绕市场区位、交通区位来展开调研评估,论证音乐特色小镇营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市场区位主要还是指依据音乐特色小镇的地理位置来考察潜在的客源市场,掌握客源需求,而交通区位主要指的是游客到达音乐特色小镇的时间和通达性。只有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才能从宏观上把控境内外游客的文旅体验需求。洛南音乐特色小镇项目定位为陕南印象栖凤湾的民俗村,紧临307省道,占地约2km2,距离省会西安约128km,车程为2.5h。主要客源以陕西本地城市居民和国内外赴西安旅游的游客为主,从客源市场分析看,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尝试体验式旅游的游客文化水平较高,经济状况良好,多以家庭自驾游、组团游和健康养生游为主。[7]总之,这类音乐特色小镇一方面要在政府支持下,改善外联交通环境,加强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扩大宣传力度,根据客源市场游客需求分析,来开发能够满足目标市场多元需求的音乐体验产品及服务,从而打造出音乐特色文化产业链,以真正实现产镇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根本目的。

2.2 音乐特色小镇文旅资源的具体挖掘

音乐特色小镇营建之时,应极为重视对地域传统文旅资源的挖掘利用,这是展示小镇历史文化魅力的基础。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为例,洛南独特的地域历史特征孕育了丰富的洛南传统文化,其中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特色美食、民间曲艺等都是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在发展进程中可以融入的特色文旅资源。如与蓝田猿人同宗同源的洛南城关镇花石浪猿人遗址、洛南县保安镇的灵龟负书、洛南县巡检镇的老君山的道教溶洞景观,还有作为仓颉造字、伶伦制乐的故里等都以其特殊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哺育了代代洛南儿女,这些特色文旅资源被纳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的整体音乐文化项目开发中,成为音乐主题文化的重要部分,甚至不少资源被赋予音乐科技元素,吸引了诸多外来游客的驻足观赏。而展示洛南民俗风情的民间传统社火担芯子、诠释洛南男婚女嫁传统习俗的换氽子,还有洛南传统美食蒸馍馍和炸馃子,洛源洋芋糍粑、洛源豆干以及民间曲艺洛南静板书等,同样也都是洛南音乐特色小镇一直在利用发掘的地域传统文化资源。[8]

2.3 音乐特色小镇活动功能选控

当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挖掘整理后,接下来就是这类音乐特色小镇活动功能的选取和控制。众所周知,这类音乐特色小镇和纯粹观光型旅游小镇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文娱体验式的旅游,其更为重视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收获一种个性化的音娱过程体验。因此,其营建场地的活动功能应包括有表演体验、观光体验、创意体验、民宿体验、制作体验等等。不同活动功能结构要依据游客体验需求、音乐小镇旅游发展动向、入驻产业项目类型等因素进行不断优化与整合。现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就有民族乐器加工厂、温泉音乐酒店、音乐民宿、儿童主题乐园、四皓草堂、世界音乐鉴赏厅、露天音乐广场演艺中心等。

2.4 音乐特色小镇体验场景营造

音乐小镇文旅景区活动功能确定后,自然离不开各功能体验景区的体验场景营造,因为这影响到游客视、听、触、嗅、味等多项感官体验,只有让游客产生艺术体验共鸣,才能激发参与文娱活动的兴趣和激情。音乐特色小镇的建筑场景除了要通过建筑风格、空间造型、图饰纹案等营造出外观上的物质功能,还要围绕音乐主题和地方文娱特色来设计功能场景,让游客旅游行为与精神感受建立互动关系,使游客感受出音乐特色小镇艺术情境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和鲜明文化风味,从而令游客产生一种舒适的旅游停留感。洛南音乐特色小镇的四皓草堂,汇聚的是秦代商山隐居的四位杰出雅士,即周术、唐秉、吴实及崔广的隐居住所。堂内亭台楼阁、轩榭廊舫、风物百态、动静结合,除了可以住宿,主要功能便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主题下,引导游客在空灵优美的琴弦与箫管声中,体验雅居禅道、茶道和香道。

2.5 音乐特色小镇设计要素融合

音乐特色小镇的打造,离不开旅游景区各系统元素间的融合与共生,为此,要在音乐特色小镇的营造中做好设计要素的整合和互促。一般来说,这类音乐特色小镇既有主题艺术文化、历史传统民俗、建筑空间风格、文化旅游服务等旅游功能性设计要素,又有地域风貌、自然景观融合、人居环境等社区功能设计要素,因此,这类音乐特色小镇设计要注意各方面要素的均衡结合、协调互促。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在设计中立足于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复古长安风貌,主打丝路国际音乐的文化品牌,在这一设计主题下实现了各类设计要素的有效融合,形成了小镇的音乐主题文旅特色,给外来游客创造出更多体验新鲜感,使游客主动参与小镇创造的各类音乐文娱体验活动中。此外,小镇音乐文娱体验式旅游开发还要充分考虑现代高科技元素融入带来的发展契机,要多手段全方位地演绎小镇音乐文化主题,达到释放丝路音乐国际文化体验张力的这一根本目的。近年来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在涉及音乐体验工程、线路改造工程、景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酒店民宿设计工程中都融入大量的科技元素,如五彩缤纷的主题音乐LED灯光秀等,以突出对小镇丝路国际音乐文化品牌的塑造。[9]

3 音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当前,很多国内特色音乐小镇的运营者和当地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发展文化体验式旅游,通过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高品位打造营建能够满足国内外游客吃、住、玩、乐、行等在内的音乐特色小镇。但很多这类音乐特色小镇目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基于文旅体验的音乐特色小镇的建设,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凸显音乐主题内容的商业业态发展较为低端、小镇音乐IP属性不强,所以亟须基于文旅视角下音乐特色小镇开发原则和具体的营建要素,从音乐小镇的整体规划完善着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把控。

3.1 音乐特色小镇文化主题拓展策略

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深掘与整合是音乐特色小镇发展文旅体验的基础,而对其深掘与整合必须要在音乐特色小镇的音乐主题内容下进行,要通过这种挖掘整合来不断拓展音乐特色小镇的音乐主题。对于身处陕南的音乐小镇,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突出丝路音乐国际化的文化主题,还要在围绕丝路音乐文化主题下附带性地发展次要文化主题,其中主题文化提炼的是小镇音乐元素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次要文化主题则是要凸显洛南音乐特色小镇的其他地域文化。主题文化可以让洛南音乐特色小镇的发展文化背景脉络清晰,让游客到访体验音乐感受的目的性增强;而次要文化主题可以形成对音乐主题文化的补充和催化的效用,使国内外游客在音乐特色小镇旅游时,能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效果。[10]因此,以小镇音乐文化主题的有效拓展来统领文旅特色项目的规划设计,有助于小镇整体音乐文化形象的塑造。洛南音乐特色小镇的拓展有诸多文化主题:秦岭美景观光体验主题、音乐温泉养生主题、洛南传统民俗体验主题、洛南生态农业体验主题等等,这些对于洛南音乐特色小镇打造高端的音乐主题内容商业业态和增强小镇音乐IP属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3.2 音乐特色小镇文旅特色打造策略

国内的音乐特色小镇几乎都拥有极具价值、独一无二、富有地域风情的民俗文化资源。因此,音乐特色小镇在促进音乐产业发展定位上既要分清主次,又要利用自身独特地域优势和文化情境来拓展旅游业态,发展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协同式体验旅游,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给游客带来体验感重叠的印象。上文中提到地域环境、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特色美食、民间曲艺等都是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在发展进程中可以融入的特色文旅资源,这能有效实现洛南音乐小镇与国内其他音乐小镇的特色区分。它可以利用秦岭地域的自然美景和原生态的山区民风民俗,来打造文化展览厅、花海景区、美食商城、民俗广场等,以将音乐融入整个小镇的旅游产业园区之中,让游客体验到秦岭文化的起源与历史、精髓与品质,从而在同类音乐小镇中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如今作为秦岭明珠的洛南音乐特色小镇正依托秦岭自然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定位打造特色丝路国际音乐小镇,并整合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发力建设相关的现代全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和器乐产业,以实现旅游脱贫,建设“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小镇规划设计思路值得其他同类小镇学习。

3.3 音乐特色小镇功能分区设计策略

在完成对音乐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的主题拓展和产业定位后,接下来需要统筹规划的是音乐小镇空间功能的分区建设问题。音乐特色小镇最核心的三大功能是音乐文化产业功能、特色旅游产业功能和人居社区功能。在音乐小镇规划设计的完善上,既需满足游客多元体验式需求,也要体现产业、城镇、人居与文化的融合,以期形成符合多功能空间体系。在人居社区环境打造中,要以景区音乐酒店和音乐民宿的建筑风格为样板,对乡村社区中心街、民居老屋、水系绿化进行提质改造,为音乐特色小镇文旅营造好的环境。音乐产业区要发展乐器文化产业制造基地和音乐演艺文化事业,以及大力发展艺术类教学科研基地,为产业园区建设培养出音乐创意文化的人才,从而实现音乐人才与产业的集聚融合发展,使产业区能够承担体验式文化旅游的制作、表演和教育功能。音乐特色小镇的旅游区要囊括体验式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地域自然人文美景观光游等,在功能上要形成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旅游格局。目前,很多同类小镇在功能分区建设上较为完善,但是仍需要按照上述所言,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社区三大功能分区板块,以做到基本单独分区规划、特殊交叉布置,最终实现“音乐产业+文旅休闲+社区养生”等分区多功能平台的搭建。

3.4 音乐特色小镇产业组织优化策略

国内不少音乐特色小镇都地处经济落后的地区,这类音乐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而要打造和发展以乐器定制、音乐教育、音乐演艺、音乐版权交易、音乐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音乐产业基地,就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高端音乐商业业态的建设。如可以结合地方民俗特色开发高品位的音乐书吧、音乐氧吧、音乐酒吧、音乐民宿、音乐驿站、音乐影吧、音乐亲子乐园、音乐食吧、音乐酒店等,打造集古典、民谣、摇滚、嘻哈、流行于一体的国际化音乐演艺会展中心,并可以通过邀请国际知名音乐制作人、歌手和演唱家来小镇现场表演,通过不断策划有影响力的音乐晚会、民俗文旅活动,来培育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增强音乐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包括洛南音乐特色小镇在内的很多同类小镇,更要利用线上线下全渠道来增强自身音乐特色IP,这里既包括与线下广电传媒、演艺集团的合作,也包括线上音乐平台商洽,以打造音乐特色小镇的“音乐+文创+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3.5 音乐特色小镇交通游线设计策略

小镇的交通设计优化,主要还是要重点优化车行道路、景区电瓶车游览和步行系统的设计等,必须要从保障安全、方便游客原则出发,考虑好人流与车流分流设计,做好游客自驾车的集中式停车空间的预留工作,做好音乐产业园区和文旅景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对旅游环境品质的要求。对于旅游线路设计来说,就是要以纯音乐作为景区背景音乐主轴,将音乐特色小镇的不同类型旅游业态串联到一起,供游客选择,做到既能满足游客对各种音乐元素的体验式需求,又能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自然景观欣赏、温泉康养等多元旅游业态的选择性体验,让游客在音乐特色小镇旅游中获得优质体验感觉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吃、住、行、购等一系列高品质的旅游配套服务。

4 结语

近年来,基于文旅体验的特色小镇的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规划更是让音乐特色小镇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是如何面对国内音乐小镇同质化竞争格局,还需要音乐特色小镇去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精髓,让其在迈入国际化音乐舞台的进程中,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摆脱自身旅游文态欠缺、旅游商业业态低端、音乐IP属性不强、地产化倾向较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还要通过更好的音乐文化主题塑造、清晰的音乐文旅产业定位、完善的旅游配套产业,将音乐特色小镇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传统民俗文化与当代音乐艺术进行有机融合,使音乐特色小镇发展成为绿色生态的音乐产业集聚区和现代休闲旅游度假区,从而带动周边乡镇依托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