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百年历史经验研究

2021-01-12 09:09丁馨妍杨小军
荆楚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

丁馨妍 杨小军

摘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探索和历史实践的核心,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集中展现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谁来保证发展”为主线,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制胜法宝,坚持整体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价值立场,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四个方面发展经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百年历史经验,对于启迪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智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问题;百年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6-0075-06

回望百年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披荆斩棘、奋斗不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史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整体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党的领导,逐渐形成了有关发展的成熟逻辑体系,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胜利,实现了中国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飞跃。新征程,我们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百年历史经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助推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制胜法宝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制胜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问题,围绕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难题,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科学开出推动发展的时代药方。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状态,逐渐落后时代发展,这是中国发展的实国情世情。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中国实事求是发展的新篇章。革命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 1 ] 1025,推翻三座大山的“光明之路”是中国摆脱落后时代发展的前提。毛泽东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发展实际问题,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之路,指导着中国革命发展,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改变中国落后时代发展的状况奠定了基础。建国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要求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迅速增长的经济文化需求与当前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认为如果不力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不努力提高技术,“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2 ],必须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落后时代发展的旧格局,团结起来,赶超美国,否则,“将会被开除球籍”[ 3 ] 89。因此,毛泽东认为我们必须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现状,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大力促进生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后期,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发展重心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上来,脱离了中国发展实际,出现了“人民公社会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失误,教训是惨痛和深刻的,但总的来讲,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发展实际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指导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中国站起来向富起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着中国由落后时代向赶上时代发展迈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塑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邓小平认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1992年,邓小平从本质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这就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难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体系,坚持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5 ] 140为指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引领中国新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江泽民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 6 ] 537,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建设社会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谋发展,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动态平衡,深入推动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发生重大变化,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彻底抛弃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传统发展观,追求一种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友好型的发展模式,科学回答了新世纪“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发展课题。胡锦涛认为“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7 ] 174,力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平和效率、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是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为我国新世纪发展做出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战略谋划,助推我国赶上时代发展,推动中国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发展的新跨越。

新时代我们需要建设伟大的工程、开展伟大的斗争、进行伟大的事业,习近平认为“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8 ] 7。新时代我们党把实事求是作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胜武器,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解决了“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走向何处”的时代发展难题。二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认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 ] 26,提出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补短板,扬优势、固根本,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追求高质量发展。三是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我们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9 ] 8,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渠道,一方面,坚持畅通国内大循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形成强大发展合力,打造共赢的国内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持续扩大开放,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让改革开放成为引领我国时代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坚持整体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方略

实事求是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怎样发展”的课题也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整体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怎样发展”的重要方略,凝结着共产党人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智慧,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特色。

开创与探索:革命和建设时期,探寻整体发展之法。革命时期,毛泽东统揽革命发展大局,制定革命发展的总目标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10 ]。他认为在一切的革命工作中,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强调在阶级斗争中要有“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者一道工作的观点”[ 11 ] 525,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有具有服从全局的意识。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纵观发展大势,制定“综合平衡发展”的总方略。他强调把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的综合平衡发展。我们党把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影响国家发展的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 ] 215-228的方针,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实行“五业并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综合平衡发展”[ 12 ],用“十个指头弹琴”的方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综合平衡,坚持“两条腿走路”,逐步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研究整体发展之策。首先,邓小平构建“两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迟缓,邓小平强调“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 5 ] 250,坚持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为社会发展做好总体布局。他认为把人口、资源与环境放在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思考,加强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实现在“经济领域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5 ] 322,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高水平运用整体思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其次,江泽民构建“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格局。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 ] 295,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因此,他提出构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格局,为社会发展做好战略设计,建设相互协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济要上去、人民的道德水平要上去、社会风气要上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全面进步”和文明才能“全面发展”[ 13 ]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经济上更加进步、政治上更加民主、文化上更加繁荣,人民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足,“三位一体总布局”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变革与发展。最后,江泽民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这是整体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熟运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提出更为全面系统的发展思想。胡锦涛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经济的增长不等同于社会发展,如果只是数量、速度的增长,不是质量和效益的增加,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么“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限制发展的局面”,他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追求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把发展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是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导,是我国成熟运用整体发展思维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标志。

升华与超越:新时代,探究整体发展之方。新时代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是强起来发展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我們党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思考。党的十九大提出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问题,积极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党提出在发展中要树立系统观念,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全方位、立体化践行“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布局。一是将新发展理念彻底贯彻于“五位一体”的发展实践中。全国全党要树立系统整体思维,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把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的新发展理念践行到社会发展总布局之中。我们党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统筹“五位一体”总布局,把新发展理念贯彻执行到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二是将创新作为推动社会“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9]8,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积极打造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扬优势补短板,以创新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将“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总布局与“四个全面”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提升改革开放的水平,针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精准制定方针策略,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平衡社会各方面发展,整体推进社会发展。另外,立足国内、着眼世界,拓宽“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视野范围,在与世界发展的紧密联系中,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解决世界发展难题,以协商和对话方式共同应对发展危机,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统一体。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价值立场

“为谁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性和价值性问题。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发展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始终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党领导中国发展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一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历史。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中国共产党坚持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立足于人民,站稳人民立场。

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队伍是“彻底解放人民的”和“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 1 ] 1004,我们党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革命发展的目的,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革命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为人民革命,还要依靠人民革命。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 1 ] 1031。我们革命斗争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军民“一切为着革命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只有这种“真正的人民战争”才能战胜强大的“民族敌人”[ 11 ] 1041。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14 ]。28年为人民踔厉奋发干革命的发展之路是依靠人民而取得了,最终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建国后,毛泽东为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他把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把生产发展当作当前一切工作的重点,为人民把问题解决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毛泽东始终践行人民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从事社会生产的主体,依靠人民逐步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辉煌成就,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国家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重大提高,这都归结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后,以人为本为根本价值遵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遵循在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重构社会主义发展,把经济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厘清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为了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 ] 374,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凸显。邓小平认为知识和人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解决人民劳动、创造和发展的需要,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出一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一切发展工作的价值尺度,这是共产党人遵循以人为本发展的序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江泽民明确提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 6 ] 245。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一切发展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人民主体创造能力和实践潜能,推进社会发展。这是共产党人遵循以人为本根本价值的开始。新世纪新形势新变化,胡锦涛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化、低碳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他认为关键是“我们党能不能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15 ],“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提出人才强国战略,让人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这是我们党遵循以人为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熟阶段。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价值追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创伟业都是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福祉是新时代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为人民美好生活开创发展新局面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要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6 ] 365。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人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有关“中国梦”的阐述中始终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需要依靠中华儿女共同完成,人民是创伟业的关键动力,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英雄。“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16 ] 44,新时代我们党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全方位的培养人,在用对人才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创造更大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人民在发展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人民力量,依靠人民开创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新时代,我们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表对标为人民办实事,精准施策为人民解难题,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所需,我有所做所为,积极主动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让人民真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福祉达到新水平,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保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坚强领导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百年历史是共产党人勇敢守初心担使命促发展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核心。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国际主义者,既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远见卓识的模范,最终“在全国人民中形成一个坚强的核心,争取抗日的胜利和建设一个新中国”[ 11 ] 535,这就科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写道:“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11 ] 651,并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的双重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保障中国向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的稳固柱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其次,中国共产党是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启了探索中国发展的新历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之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发展方针,科学分析我國社会的主要矛盾,强调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推动国家工业化体系的建立。1957年,由于党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社会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1958年,我们党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于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对发展规律把握不够准确,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高速度,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严重挫折,但这也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提供了经验借鉴。

中国共产党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领导核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感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扭转发展重心,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一心一意搞建设,全神贯注求发展。邓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深刻总结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梳理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坚持发展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把牢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我们党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纵深发展的历史责任,紧紧抓住发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江泽民说:“发展是硬道理,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 6 ] 444,他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三个代表”作为发展的评判标准,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新世纪,胡锦涛认为我们党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开放,引领中国“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7 ] 44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好发展难题,增创新优势,开拓新发展局面,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共产党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新时代发展之困的坚强领导。习近平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8 ] 4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的道理,不断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坚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为新时代发展清除障碍;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切实做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发展做好法律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时代我们党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16 ] 399坚持稳固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不断发展,积极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精准扶贫、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群众基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为改革发展定好总基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大党正确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经验是我们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滋养。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破解发展危局,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深刻把握“什么是发展”的真谛;坚持整体发展之策,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理论,指导中国具体发展实践,科学解答“怎样发展”的难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立场,加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解决“发展为了谁”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党的领导是探索和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正确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的百年历史经验历久弥新,对于启航新时代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人民出版社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3.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3:71-7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80.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15]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42.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马好义]

收稿日期:2021-08-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发展观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19BKS090);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价值逻辑研究”(18A053);湘潭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研究”(XDCX2021B061)

作者简介:丁馨妍(1991-),女,河南鹿邑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哲学研究;

杨小军(1976-),男,湖南宁乡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对灵璧县近期发展的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