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微课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1-01-12 01:01郭敏仪罗亦赐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郭敏仪 罗亦赐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前预习,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后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微课 实验教学

物理核心素养的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存在学生动手实践时间短、教师操作时间过长等问题,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久而久之,学生的时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对物理的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也会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利用不同的教学微课,满足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利用微课满足物理实验教学前实验仪器操作的需求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确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事物,然而实验教学过程中却有很多因素妨碍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发展。如果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不熟悉,就会妨碍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甚至会降低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利用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实验仪器的巩固学习,并将实验仪器的认识以及操作步骤进行细致的分析,就可以消除因为不熟悉基础实验器材操作而产生的障碍。

如在《探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把精力都放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这个问题上。如果学生不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不懂得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学生就很难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又要在实验教学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巩固旧知识,就会降低了实验的效率。

因此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是需要提前回顾清楚的知识点,以便实验探究时可以快速准确地选择实验器材和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在实验课前引导学生观看微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以及《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回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范和测量物体重力的实验步骤,巩固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能够准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器材以及快速地获得实验数据,学生也不会因为不懂得测量物体的重力而没有办法理解测量浮力的方法,从而导致探究实验没有办法进行。学生也不会因为弄错量程和分度值得到错误的实验数据,影响实验结果。

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之前,学生通过自身的移动设备观看微课,巩固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给学生在物理实验阶段的实验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学习效率。

二、利用微课满足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有些物理实验操作过程和原理较为复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讲一遍,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够把所有实验步骤和原理记住、理解。如果教师实验演示操作的时间过长,又会耽误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移动平板,每一组学生在实验室各配一台平板电脑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立即观看平板电脑里面的微课,迅速解决问题。如《利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步骤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制作好如“测量前天平调平衡”“测量过程中步骤”“天平的读数”等分解问题的微课,放在平板电脑里提供给学生实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观看。这样就避免教师重复辅导,节约时间,能兼顾更多学生,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三、利用微课满足物理实验教学后学生评价和交流的需求

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得到的结果,而且要参与到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实验操作都要被纳入到评价中。但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一节课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因此在分组实验中,每一个小组都要培养一名担任小教师角色的组长,协助教师完成对小组成员的实验评价。

在实验教学之前,小组长通过观看微课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规范。在课堂上,学生分组实验时,小组长担任小教师,实时为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进行评分。实验完成时,组长马上把评分结果反馈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评分表的记录情况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做得不足的地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纠正错误。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分组实验设计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另外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出来。学生在课后观看微课,对微课中的同学进行评价,发现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学生就可以在发现别人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在实验课堂上實验操作错误比较多的学生,教师在学生相互交流后,课后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并对实验过程拍摄。同样以微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清楚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根据评分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学生能够主动发现自己问题所在,并且进行自我更正,加强学生记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鼓励学生及时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探索态度。

四、利用微课满足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拓展的需求

物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课后实验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开展课后创新物理实验微课创作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将微课的拍摄和制作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且实验操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在学习了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之后,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关系。甚至可以改进实验方法,课本上介绍的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是拉动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得到滑块受到摩擦力等于拉力。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这个种方法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做到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创新实验方法,学生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把滑块放在转动的传送带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更加稳定,操作更加方便。学生设计创新的实验方案后,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拍摄视频并制作成微课,分享给同学们观看,促进同学共同成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尝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意识。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利用微课在实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和自我调整,实验后巩固学习启发学生创新,最终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能够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侠.微课运用于物理教学的优越性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11):71.

[2]蒋天林.基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实践[J].物理教师,2017(01):7-15.

[3]彭前程.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2016,34(03):1-2.

[4]郭玉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J].新课程教学,2016,(02):11.

[5]钱萍,王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改进与创新[J].物理教师,2019(1):50~52

[6]王延鑫.核心素养理念下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学物理,2018(8)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