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方法

2021-01-12 01:01岳建峰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水平初中语文

岳建峰

摘要: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在自媒体和短视频流行的当今时代,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尤其是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深度与成长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要寻找一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水平;增加读物;布置任务;阅读情感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增加课外读物的阅读,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觉性不强,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有激励性,鼓励性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逐渐培养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阅读,不仅是语文课上的课文阅读还要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讨论,达到读有所成的目的。最后,每一本都蕴含着不同情感与思想,中学生时期是三观形成的时期,思想波动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带入情感去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趣味,培养体悟能力,之后学生在阅读中就会不自觉的投入情感。

一、增加课外读物

初中语文教学课上的作品阅读是较为含蓄、深奥的,学生如果缺乏阅读能力、阅读水平低,就不能深奥的去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教师应组织语文阅读活动,可以在班里设读书角,鼓励学生分享书籍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拓展知识面。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低不会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学生自然就没有阅读习惯,积累的课外知识就贫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本文选自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阅读量很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前结合课文去阅读《朝花夕拾》这本读物,更详细的去理解该作者及其作品,这一部赋予少年时代恋歌的作品会给同样处于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带来启发。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课堂上实行讨论、分析,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鼓励学生也尝试的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大部分学生在达成共识后会体会到作品蕴含的思想,从而他们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视野得到开拓,阅读水平即可得到有效提高。

二、布置阅读任务

初中语文阅读要把阅读和思想这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授中要调整课堂内容,要从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向出发,创新性地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首先,让学生熟悉生字和理解重点的词语,给难词难字标上拼音。其次,教师可以大致的引导学生大致分析文章,给点提示和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教师不要直接给学生解答,这样学生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帮助学生制定一些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定的阅读量,且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要动笔要思考,学会批注,划出并摘抄美词美句,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教师后期要不定期检查和督促,学生通过长期坚持达到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领悟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去体会文本优美的言语,以及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提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熟悉生字后反复诵读课文,领悟文章含义,学生要独立去思考作者是用哪些话过渡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的?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的问题,学生要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并找出文章叙述中穿插的形象描写和这些描写的作用。教师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和学生以互动的形式讨论阅读的感受和收获,学生感受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激情被激发,阅读结果显有成效。

三、阅读带入情感

阅读方式在语文阅读中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作品,学生空读文字是毫无阅读意义和阅读效果的,达不到教学目标。要让学生以阅读带动学习,带入情感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从浅到深的理解和体会作品,从而突破自己的理解力,不用凭借外力的帮助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和每一部作品背后的长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学生投入感情去与阅读才能有效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时,爸爸對作者的深情和盼望作者长大、懂事的情感是课文的重点。在学习这篇课文要带入情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方式即自媒体播放配音曲子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思维中活动,投入自我,学生增强代入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次,为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默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圈划重点词句感同身受的去思考父子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方式,感受父亲那深沉的爱,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对文章有个较完整的印象,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作品阅读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应该增加课外阅读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前提。教师还应布置阅读任务,只有掌握了一些阅读学习的方法,学生才会更好地学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活动自己的思维,要带入情感去阅读,学会自主思考,要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他们的阅读实践。

参考文献:

[1]郎镝,孙名谣.学科教研员的社会属性及组织实践策略研究——以初中语文教研员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21):50-56.

[2]梁文.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本土化设计探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8(17):66-70.

猜你喜欢
阅读水平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尝试批注式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重视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素质教育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