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2021-01-12 06:56罗肖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沟通艺术班级管理小学

罗肖

摘要:小学阶段,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将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最终效果,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性,有助于增进师生交流,打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为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意识加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一、构建和谐沟通氛围,创造良好沟通条件

(一) 和谐的班级氛围

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班级,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让学生能够以班级为荣,在班级管理中获得存在感和幸福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从而打造一种有“爱”的班集体。同时,这种情感也将成为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环境基础,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让沟通艺术充分体现出来。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过去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处于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学生内心想法受到压抑,无形之间增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要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出沟通艺术,教师需要发下自身姿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构架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为发挥自身沟通艺术做好铺垫。

二、提升班主任自身素养,提升沟通行为艺术

(一)倾听行为艺术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是具有自己思维的个体,他们希望能够在和他人沟通、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尊重。班主任在于小学生进行沟通时,需要改变以往的居高临下的态势,做学生的听众,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劝诫,必然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沟通效果。

例如:在某次活动中,学生甲迟到了,教师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去,在活动之余,悄悄的做到学生身边,和学生进行低声交流,了解学生迟到的原因。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原因的过程中,可以不时地点头,讓学生感觉到教师是自己的倾诉者,教师会给予自己充分理解。在教师这种心态平和的耐心倾听中,学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在沟通中以诚相待。

班主任教师利用这种倾听艺术,能够准确的了解学生行为失范产生的原因,了解学生更多隐匿性信息,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手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辅助行为艺术

沟通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交流的艺术。情感传递的方式不仅包含语言信息传递,还包括诸多辅助交流方式。例如: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都能够体现出沟通中的心态。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运用这些辅助行为,提高沟通的艺术性。

例如: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教师在下课后示意学生到操场上走走。在以往的沟通中,教师和学生通常保持一前一后的行进状态,相互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学生在跟随教师走向操场的过程中,心理会忐忑不安。在平等的沟通氛围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并肩走在操场上,教师还可以将手搭在学生的肩膀上,向“朋友”一样交谈,利用表情和眼神,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可亲,消除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距离感,从而让教师更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提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效果。

三、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升教师语言沟通艺术

(一)先扬后抑的语言沟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班主任教师将自身视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感受,造成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沟通难的情况出现。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体,通过自身沟通艺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而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例如:学生甲在总是存在“踩点儿”进教室的毛病,上课经常迟到。教师可以找一个与学生甲单独交谈的机会。

教师在与学生甲交谈的过程中,改变了单刀直入式的谈话方式,而是对学生甲近期的行为加以赞扬,比如:“最近老师对你的课堂行为做了细致的观察,发现你在上课时间的掌握上出现了很大的进步。”

学生充满疑惑的看着班主任。

“以前,每次上课你平均迟到3分钟左右时间,这一周,你平均迟到的时间已经降到了2分钟之内,而且此时也明显减少了,这方面的进步值得称赞。”

教师对自己的夸奖出乎学生甲的意料。

“这周是怎样做到的呢?”

此时,学生甲将会从多方面思考自己的行为,找出自己去的“进步”的原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甲的思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还能继续改进,鼓励学生甲改掉自身弱点再“试一试”。

班主任教师采用这种“先扬后抑”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进行自我反思,主动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让“管”变成了“导”,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

(二)换位思考的语言沟通

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班主任教师能够主动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也自然而然会做出沟通反馈,从教师的立场思考自己的行为。例如:学生乙常常和其他学生闹矛盾,教师与学生乙谈话中,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总结问题,比如:“同学的行为总是不如人意,是吧?”,“每个学生都会存在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和你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所以才经常和同学产生分歧,对吧?”,教师的话说道了学生乙的心坎里,进而对班主任教师产生崇敬之感,教师可以就此对学生进行开导,让学生学会包容,尊重同学之间个性化差异的存在,从而和其他同学搞好关系。

结束语:

班主任教师的沟通艺术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沟通艺术实施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以“爱”为基础,提升沟通中的行为艺术和语言艺术,增强班级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赵芬, 马文.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J]. 华夏教师, 2016(2):1.

猜你喜欢
沟通艺术班级管理小学
浅析沟通艺术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沟通艺术研究
浅谈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创新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