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021-01-12 06:56黄东明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黄东明

摘要;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使命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思政课程”提供通过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正确政治道德的教育活动,“课程思政”提供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完整教育,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教学的好处使其在教育人们方面更加有效,让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溶化在伟大思想政治的联合教育中。两者结合形成的合作办学机制,也是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新时期小学“思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索

1、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小学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实际上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总称。要让学生敢于努力、创新、实践的精神源泉,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继承人,实现小学生的现代化教育目标,促使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新时代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2.1 加强统筹领导

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设置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重要课程组织与实践,学校要高度重视党的文科教育,为民族培养人才,加强顶层设计。相关部门联动,实现院系联动,思想政治课程特色鲜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的政治构成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

2.2 在思想政治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强化“四个信条”、坚决实现“两个保障”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站在中国的高度看待国家的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 强化思想政治协同育人作用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科學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全素质,需要具有培养人才作用的专业课程。同时,要着力强化学生理想信念,优化思想政治进程,以祖国、社会主义、人民、集体爱为安排。以政治认同、家庭民族情感、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为重点,将内容供给、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教育改革的各个课程,实现知识的统一传递价值导向以价值导向,在知识传递前融合“润物细无声”的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导向,培育领导力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是一个有用的人才谁决心,让学生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

2.4 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

爱玩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程整合的方法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课程的设计上还要做到科学合理,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的。例如,在教授科学课程时,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科学实验,采用小组合作、合作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科学实验。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多媒体中看到更为生动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不仅可以体验思政课程的乐趣,还可以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感受集体智慧的力量。

2.5 通过课程整合强化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作用

由于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十分有限,需要通过学科整合丰富学科资源,通过学科内容将思政课转化为无处不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而强化思想政治过程的教育功能。基本上,通过学科融合提高思想政治过程的教育功能,是“课程思政”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也有利于思想政治进程的渗透,使教师在教授思想政治或其他学科时,要为学生创设和打造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舒适、更舒适的教育环境,实现学术融合的关键是打破学术界限,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学习人文和文化教育,历史文化则是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加强各学科的思政渗透与融合。

2.6 将思政教育与日常实践联系起来

课堂教育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而知识转化的实践性知识在其他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定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努力让小学生结合自我生活经验,了解时政新闻,时刻关注身边事,结合理论与实践,才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政治课”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课程思政”,这意味着其他课程越来越多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无论是思想政治课程还是思想政治课程,都是要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进程的整体推进和思想政治建设对思想政治建设的影响和决定接班人问题,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决定民族的复兴和复兴。因此,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靳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改革创新[N]光明日报,2019-12-24.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