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01-12 06:56顾海燕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具教学活动记忆

顾海燕

摘要:地理是一门既有理科特点又有文科特点的综合型学科,初中地理教学内容都是学生们应知应会的一些地理常识。很多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会感觉吃力,那是因为地理学科中的大部分知识在理解起来也是比较抽象的,单纯的依靠死记硬背难以学好地理。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初中地理,大部分地理教师选择借助教具开展教学活动。地理教具的合理应用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本文即将针对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地理教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理教具

地理教具是指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各种器具。地理教具包括地图、地球仪、信息技术设备等,还可以是自制的教学辅助工具,借助这些地理教具可以使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运用不同的地理教具。地理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学生会产生较大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体验,这对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大促进作用。教师要发挥出地理课程教学的优势,借助多样化的地理教具进行课堂教学,不断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和教学氛围的优化,让学生享受地理的世界,感受到生动形象的地理。

一、地理教具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部分地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口头讲授式,很少会使用到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大部分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通过反复看书先对知识进行记忆,才能逐渐去理解,自然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提升不上来。而且教师还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教学工作事倍功半,自己感觉讲的很多很明白,学生学的一知半解。有了教具的辅助就要比单纯的口头讲授好很多,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具就像是地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载体,他们想到教师如何借助教具来讲解地理知识时自然就把知识记住了。所以教具的有效运用能让地理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地理学科的知识文理科特征都有,导致很多有偏好文科和偏好理科的学生都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热情。借助地理教具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借助教具能让地理课堂教学增添很多趣味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容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的尝试利用教具上好地理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以求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教具的使用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是有很大作用的,教具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得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和体验有所不同,更加深刻和有效。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使用地理教具能够让课堂的气氛更好,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在学习地理时也会更有热情和更好的表现。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对初中生进行地理教具的参观讲解,对地理教具的详细介绍让学生明白不同教具是具有不同风格的,以此加深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同样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具的特点,地理的魅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层面更加深入,也让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高、有效性也有所提升。

二、借助地理教具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措施分析

(一)运用多样化的地理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

初中地理学科中有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即使是地理书上有插画来给学生阅读,也难以给学生提供非常直观的学习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尽量使用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的教学工具。地理学科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地图、地球仪、地理模型、自制教具等。选择使用多样化的教具开展教学活动也能够让地理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地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想要得到的教学效果来选择更合适的教具。

例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时,教师可以使用袋鼠、鸭嘴兽、考拉等动物的卡片或毛绒玩具作为教学道具,让学生猜:这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拿着卡片讲一讲这些动物的生存习性,随后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这个国家会有这些特有的动物,从而引入该课的学习。随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而当教师在讲到该国的地形地貌时,又可以借助地理模型的帮助,在教学中熟练的使用各种教具在给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之外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地理教具辅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有很多,如果学生不能在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都记忆扎实,那么之后的学习就像空中楼阁,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初中地理教师不能一味的重视知识的讲解,还应该考虑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辅助学生记忆地理知识,让学生把基础打牢。运用好地理教具无疑是辅助学生记忆抽象地理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地理教师也可以教学生在以后自主学习过程中借助机各种工具来帮助自己记忆知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这一课的时候,不仅仅要牢牢的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还需要记住它们的形状、地理位置等基础知识。为了帮学生记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大洲大洋的拼图,把班级同学分成4-6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个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并且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国家的名称贴纸发给各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同时开始完成大洲和大洋的拼图,并且把手中拿到的国家贴纸贴到它对应的大洲版图上,最后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和最准确。这样的课堂小游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知识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且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更加感兴趣,寓教于乐,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容易一些。

(三)运用自制地理教具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一些现成的地理教具开展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自制地理教具,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教师在带学生自制教具之前需要先进行教学设计,并不是教材中的每节内容都适合自制教具,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做课程设计过程中就应该想好需要准备的自制道具、自制过程等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当教师带学生学习《地形图的判读》这节时,需要让学生认识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的地势。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自制地形模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地势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们准备好足够的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给学生观看不同地势的航拍照片和实际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到高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势的特征,并让学生重点关注这些地势的高度。在学生对需要掌握的地形有了了解之后,让学生依照自己对各个地形的理解和记忆制作地势模型,把手中的橡皮泥变成“高原”、“盆地”、“山丘”。在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地势特征的记忆。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做出改进,进行大胆创新,让学生所处的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地理教具的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积极探究地理教具的有效运用,将教具与地理教学完美契合,让地理教具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辅助课堂教学,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丹.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教具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02-103.

[2]许琼.浅谈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34):186-187.

[3]王永才.探讨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06):38.

[4]周述民.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應用意义与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05):15.

猜你喜欢
教具教学活动记忆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