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模式下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学的探索

2021-01-13 18:49孙茂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符号商业摄影

孙茂新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和图像时代的新纪元。商业摄影作为传递商品信息的方式在平面广告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业摄影的运用使平面广告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新景象,激发了人们更为深入的思考。高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结合相关学科并合理构建相关体系已成为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商业摄影与平面广告设计概述

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其实质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具体且形象。平面广告设计为商业摄影提供了具有表达意识符号的空间。

(一)商业摄影

商业摄影,其实质是商业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和形式。商业摄影以摄影为具体媒介,传达具体的商业信息,如对产品的颜色、质感、功能等进行具体描述和传达,使消费者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商业摄影的出现对摄影艺术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它在兼顾美学观点的同时具有明确的商业从属性和指向性。因此,成为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平面广告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是广告主与受众间沟通的媒介,就其形式而言,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其结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或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视觉思维设计活动。作为商业性质的平面广告设计是以销售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工作,它通常是基于广告学与设计来替商品、品牌、活动等做商业宣传。

二、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与特性

探究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因商业摄影具备直观性、真实性、带入性、优越性等特性,成为平面广告设计常常应用的重要手段。

(一)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

将实际拍摄与虚拟的多维空间相结合是平面广告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处理和展示方式。在平面广告这一艺术中,画面中的写实与非写实两种形态并存,同时表现在作品中就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平面广告在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摄影追求产品的画面写实,利用数字技术的模拟构建,在画面中进行现实与虚幻相互结合,营造更加强烈的视觉表现效果,使画面更具有创造力和突出产品特性的功能,突破了思维观念与现实的局限,从而感受到极大的想象空间,大大增强了画面的感知力。

(二)使设计作品实现符号化的特征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摄影是平面广告设计常用的表现形式。它是将自身作为一种具体的信息符号进行表达,平面广告设计通过对具体的图形符号、信息符号等进行编排和设计,从而实现对主题的表达以及信息传播。

平面广告设计中对符号进行重组、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符号具有多个因素的艺术性,它不仅表现具体的形式和现象,还表现情感和具有指向性的含义。符号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可以直接地呈现表达对象的具体内涵。商业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中,使广告产品能够更加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商业效果与深层次的表达意义。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具有直观形象和视觉导向的作用。在商业摄影的视觉艺术形式中,采用具体的符号衬托并表现内心活动状态,使符号与人的内心情感交互在一起,并表达具体的情感。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作为一种图像符号已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对产品进行显性的推销和传播,同时在意识层面塑造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将商业与情感相贯穿

平面广告既反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进程,又在更深层面折射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科技不断地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点以及活动方式。在产品宣传、营销的过程中情感元素的使用,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共鸣。现代广告已不单单采用具体、写实的形象元素来博得众人的眼球,而是更加突出了将艺术与情感层面的特征相融合,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识传达及更为深入的商业性探究,在意识层面上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和情感需求。平面广告设计中,商业摄影的运用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商业和情感相互融合贯穿于平面广告中,使商业摄影更好的为其服务并进入艺术的实用领域。

三、产学研模式下跨学科交叉教学的改革

交叉学科混合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实现相关学科的有效结合是高校艺术类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商业摄影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确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在加强商业摄影课程教学改革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高品质图像的技术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平面广告设计所需的图形图像设计、创意思维以及社会实践等能力。

(一)提升学生的创作与综合处理能力

在商业摄影教学中引入图形图像设计原理十分有必要。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对创意思维、创意语言与表现方式进行训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

学生在掌握商业摄影拍摄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视觉原理的应用,使学生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图像的获取以及图像视觉信息的传递,逐渐培养学生掌握“图像获取→创意构建→画面表现→信息传递”的工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地引导,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审美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表现手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积累摄影、设计专业的知识,以及美学、力学、哲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综合处理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与建设

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高校应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积极发挥“双师型”产教相融合,协同培养的优势。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三)多种教学手段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产学研教学模式,聘请优秀的行业专家参与并指导实践教学,避免了高校教师因缺乏相关的行业实践经验,导致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与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的弊端。降低了实践的真实性和实训的目的性。通过外聘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员或外派任课教师进修学习、邀约行业讲座谈等方式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以赛促教、以训促学、赛训结合、重在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解读各级各类赛事的要求,调整并结合课程内容及教学顺序,课程教学内容与赛事的具体内容相吻合,要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各种终端APP的大力推广,使得教学资源向共享、科学、智能的方向发展。其优点有: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形式灵活多样;章节学习要点明确,检测实时同步;可以上传或转载教学视频信息;在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主题讨论等。在商业摄影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实践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四)项目引进,使学生走向市场

目前商业摄影的实践教学大多以虚拟主题进行拍摄,这个过程中往往缺少了商业摄影最为重要的内容,即从属性与商业性。学生没有与客户沟通和交流的环节,得不到客户对于商品的真正理解和诉求。拍摄和表现时处于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状态,致使整个感受过程不完整,使学生在最终画面的表现感染力和信息传达上出现不明确等问题。

在原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基础之上,校企合作或者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承接项目,逐步形成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多方共赢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学生在明确商品拍摄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方案进行拍摄,实现与客户沟通,提供方案→修改→制作→最终完成的全程实践过程。让生涩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更加完整和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市场竞争中接受检验。

结语

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平面广告发展的必要过程,而通过商业摄影这种方式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更有利于平面广告能够展示出更多的艺术特征性。商业摄影在商业上的表达,艺术上的凸显,引导性的作用都能够对平面广告有着倾向性的指导。商业摄影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并遵循行业的发展规律,从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变为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适应商业摄影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符号商业摄影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商业经济》征稿通知
学符号,比多少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符号的由来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