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可变现净值”探讨

2021-01-13 18:35黄莉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产成品半成品净值

□文/黄莉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江苏·南京)

[提要]会计里“净”字有其本身特殊的涵义,“净资产”、“净收入”、“净现金流量”、“净利润”等,其本质都是一种“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本文从“净”字内涵出发,从现金流角度来理解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期末计量采用的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遵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原则”。如何来理解?即期末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那么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在报表上便以其期末成本金额列示;如果反过来,期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那存货在报表上便以其可变现净值金额列示,同时说明存货发生了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因此,要确保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正确列报,准确计算出存货的期末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是关键。存货的期末成本,在永续盘存制度下,直接拿期初存货成本加上本期增加存货成本减去本期发出存货成本,便得到本期期末存货的成本;在实地盘存制度下,期末直接到仓库里去盘点一下存货数量,再乘以存货的单位成本,便得到期末存货的成本。对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本文将从“净”字的内涵入手,阐述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如何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金额。

一、会计里“净”字的内涵

会计里的“净”与我们平时说的干净的“净”意思完全不一样,会计中的“净”意味着“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的意思。比如说: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总资产指的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金流入;而总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金流出。那么,净资产其实就体现了一种“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再比方说,净收入=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金流入;而总支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金流出。所以,净收入同样体现了“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像“净利润”、“净现金流量”等,归根结底最终都体现为一种“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在这种思路下,我们来理解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含义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中有一个“净”字,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存货的可变现价值减去企业为获得这个可变现价值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里的可变现价值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现金流入,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现金流出。所以,存货的“可变现价值”本质上就是一种“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现金流入是多少呢?对于以出售为目的的存货而言,现金流入便是将存货出售所获得的估计售价。而为了获得这个估计售价,企业需要给销售人员支付工资、报酬、差旅费,需要支付一些因销售而发生的销售费用,需要向国家缴纳税金,这些就是所谓的现金流出。这样,该存货给企业带来的“净”现金流其实就是存货的估计售价(因为存货还没有实际变卖,还在仓库)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这个金额便是以出售为目的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对于不以出售为目的的存货,比如用于加工生产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因为它们不是用来卖的,那么,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自然就不是它们的估计售价。这类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现金流入需要通过用它们加工生产出的产成品的售价来最终实现。所以,其可变现净值需要通过最终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倒推出来。如何倒推?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产成品,中间必定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加工成本,那么将最终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减去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时尚需发生的加工成本,这个差额就是该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也就是: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将产成品售出后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得到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再减去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至完工时估计尚需发生的相关成本。如果企业改变了生产策略,不再加工生产某一类产成品,于是将储备用于生产该类产成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售。对于这类用于出售的原材料或半成品而言,其现金流入便是它们的估计售价,而现金流出则为将该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售时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两者的差额便是该类原材料或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所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给企业带来的一种“净”现金流量。

三、案例分析——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对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分两种情况,对于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而言,可变现净值1=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估计的相关税费);而对于用于加工生产的存货而言,可变现净值则采用倒挤的方法来确定,可变现净值2=最终加工成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将产成品销售时估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至完工时估计尚需发生的相关成本。公式1、公式2中的估计售价,一般采用的是存货的市场售价。但如果对这部分存货签订了不可撤销的合同的话,就应该采用合同约定价。因为,这种情况下,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存货都要按照和客户签订的合同约定价出售,那么这个合同约定价才是这类存货的现金流入。

下面以四个经典案例来分析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案例一:2020年9月15日,中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联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21年1月31日,中联公司按每台125万元的价格(不包括增值税)向甲公司提供A型设备50台。2020年12月31日,中联公司库存A型设备40台,每台单位成本99万元,总成本3,960万元;库存用于生产A型设备的乙材料2,000千克,每千克单位成本0.3万元,总成本600万元,可以生产10台A型设备。中联公司将乙材料生产成A型设备,每台估计尚需投入人工及制造费用48万元;销售A型设备,估计每台发生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5万元。2020年12月31日,A型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0万元。请确定资产负债表日(2020年12月31日)A型设备和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在本案例中,A型设备对于中联公司而言,属于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现金流入-现金流出=A型设备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由于与甲公司签订了50台A型设备的不可撤销合同(50台含库存中的40台和用乙材料即将加工出的10台),所以库存中40台A型设备估计售价为合同的约定价,即每台125万元。则A型设备可变现净值计算如下:

A型设备可变现净值=125×40-5×40=4800(万元)

对于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由于乙材料是直接用于加工生产A型设备,所以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采用倒推的方法,即通过10台A型设备的可变现净值减去乙材料加工至A型设备尚需发生的成本。所以,乙材料可变现净值计算如下:

乙材料可变现净值=125×10-5×10-48×10=720(万元)

案例二:按[案例一]资料,如果中联公司与甲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的A型设备销售数量为30台,其他条件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是30台A型设备的现金流入按照合同约定价(125元/台),另10台A型设备没有合同约定价,现金流入就按照期末市场销售价格(120元/台)。

则A型设备可变现净值=125×30+120×10-5×40=4750(万元)

对于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同样采用倒推的方法。由于用乙材料生产的A型设备没有合同约定价,现金流入便按照期末市场销售价格。

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120×10-5×10-48×10=670(万元)

案例三:按[案例一]资料,如果中联公司与甲公司没有签订任何的销售合同,其他条件不变。

在没有合同约定价的情况下,存货的可变现价值,也就是现金流入就是存货的期末市场销售价格。所以,库存中40台A型设备的现金流入全部按照每台120元来确定。

则A型设备可变现净值=120×40-5×40=4600(万元)

对于乙材料而言,由其生产的10台产成品A型设备的可变现净值=120×10-5×10=1150(万元)

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50-48×10=670(万元)

案例四:如果中联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B型设备的生产,并决定将库存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型设备的外购甲材料予以出售。2020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账面成本为21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170万元,销售甲材料估计会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3万元。请确定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本案例中,需要求解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对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其实就是:可变现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对于甲材料而言,案例中有一句话“并决定将库存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型设备的外购甲材料予以出售”,暗示了期末库存中的甲材料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其实就是它的市场销售价格,因为甲材料不再用于生产产成品,所以不需要通过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倒推。这样,甲材料可变现净值计算如下:

甲材料可变现净值=170-3=167(万元)

以上四个经典案例从现金流的角度非常清晰地阐述了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四、结论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如果要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我们只要搞清楚存货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流入,也就是“现金流入”,以及为了得到这个现金流入企业所需付出的代价,即“现金流出”。无论是产成品、库存商品还是原材料、半成品等,首先需要弄清楚企业持有这个存货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持有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出售,那么这个存货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入就是出售所获得的估计售价。如果持有目的是为了加工生产,那么现金流入就不是这个存货的估计售价了,而需要通过由它最终生产出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来倒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由于存货还没有真正出售,所以在计算时,用到的是“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对于“估计售价”,需要看企业对存货是否与买家签订合同约定,一般来说,有合同约定价的采用合同约定价;没有合同约定价的,采用市场销售价格。

综上所述,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能从“净”字的内涵着手,从现金流的层面来理解,则应用起来就非常简单。

猜你喜欢
产成品半成品净值
近3年工业产成品存货及非产成品存货变化成因分析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二)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一)
如何加强机床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约当总产量确定
浅谈科研院所的产成品管理现状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