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优劣势分析
——基于上海杉达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13 17:21闫俊午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盘点馆员馆藏

闫俊午

(上海杉达学院嘉善光彪学院,浙江 嘉善 314100)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于2002年建成并开放,2013年对金海校区图书馆和嘉善校区图书馆依次进行了系统性升级改造,除了对空间服务、馆藏布局进行优化,还引进了RFID技术,为未来信息化图书馆、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1.1 打造自助式服务,提升读者满意度

采用RFID后,图书馆实现了“一门制,全开放”的模式。以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为例,除了密集书库的资源需要登记借阅外,全馆实现完全开放,读者可以在馆内任意一台计算机上通过检索平台查找馆藏资源并进行借阅。

馆藏资源的透明,使读者可以快速便捷地查找资源,同时设立了读者荐购通道,尽最大可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自助借还书机均匀覆盖在馆内各个楼层,减少排队、等待时间。RFID芯片较传统条码而言更加隐蔽,避免了因条码污损而出现无法借阅情况。读者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读者把阅读记录、阅读历史等视为隐私,自助服务可以独立自主进行。依托RFID技术打造的自助式服务比传统的条码技术更加稳定可靠,使图书馆的服务逐渐向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型。

1.2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服务升级

采用RFID技术打造的图书馆自助式服务系统,将读者信息查询、读者证办理、文献查询借阅归还等服务全部提供给读者。智能终端的界面整洁简约,操作方式一目了然,读者可以自助完成。将重复性沟通交流工作交给RFID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馆员的工作压力,提升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根据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图书馆不能仅仅局限于“藏,借,阅”这样的基础功能,针对读者开展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引领正确的价值观是未来工作重点。

1.3 降低盘点工作量,提高防盗安全性

图书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最难盘点的类型之一,依靠人工盘点,工作量巨大且效率极低,凭借记忆实现对图书的分类放置和记录,几乎不可能实现。利用RFID专业设备盘点车,配合后台数据库系统,盘点工作可以轻松完成。

以往图书的防盗系统是独立运行,图书借还需要进行单独的充消磁处理,并不能记录每本图书的流通记录,一旦发现图书丢失,对补缺工作造成极大的难度。RFID技术将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和防盗系统联动起来,配合智能门禁提供的报警功能,极大提高了安全性。RFID技术将防盗门禁与自助借还集成于一体,读者携带图书出入馆时即可实现无感借还。

2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增加工作环节

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管理,要实现图书信息的定位功能需要进行两次关联操作,第一次关联操作是在新书采购完成,到馆后需要在每本书上加装RFID芯片,使用RFID标签转换装置(馆员工作站)进行图书注册,将图书的书名、著者、ISBN、出版社等相关信息写入对应的芯片中;第二次关联是在RFID系统建设初期,在书架编制和安装层架标电子标签的前提下,将图书按照各馆的上架方式和资源布局规划放入指定书架,并利用移动盘点设备(移动盘点车)将图书与对应的层架标关联,这样才能使读者在图书定位系统中准确查找到图书的位置,使管理人员实现高效盘点。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使用的是强制定位法,即以“层”为最小单元,将该层内所有图书全部定位,所有图书都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实现全排架,最大程度保证读者找到需要的资源。

RFID技术带来了便捷的自助服务,但也增加了许多工作环节,理论上在拥有图书定位信息的情况下,排架的标准可以放宽甚至不排,但是RFID技术准确率虽高,却不是百分百正确。移架过程中,图书需先在盘点车上进行下架操作,从书架上取下,移动到新的书架再进行上架操作,相比未采用RFID技术仅需要移架即可而言,增加了两个工作环节。

2.2 与读者产生距离感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与读者沟通,是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传统模式下,读者借还过程需要依靠馆员,馆员可以准确了解掌握读者的需求,并且可以和读者进行及时沟通;利用RFID实现自助服务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但两者之间的沟通机会大大减少,馆员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习惯,只能通过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

2.3 RFID改造及维护成本高

改造过程中需要购买大量的硬件,如馆员工作站、助借还书机、防盗门禁、用于存储信息的服务器,还有配套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网络,除了这些前期投入的升级费用,还有大量的日常维护使用的层架标,RFID芯片等消耗品。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较短,更新迭代较快,不及时更换新设备就无法实现服务升级,支出较大。

2.4 国内RFID标准不统一

目前RFID技术标准不统一,设备供应商不同,会影响RFID实施效果。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目前使用的是宁波远望谷的RFID技术,在2020年考虑更换供应商,经过对其他三家公司的技术咨询发现,为了节约成本,在不更换RFID芯片的情况下,更换供应商时的数据迁移是很大的难题,而经过硬件设备的试用,在日常使用中,芯片读取的准确性和效果都极不稳定。未来如果RFID技术实现统一,就需要进行硬件软件的更换,又将是一笔巨大投入。

3 解决策略

3.1 采用多种定位方式

利用盘点车进行定位的关联操作,可以根据馆藏的不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定位方式,而不是统一使用强制定位或首书定位。针对专业书库,如学院资料室,特藏书库,基藏书库这类以藏为主、年代久远又不常更新的馆藏,建议利用强制定位,同时配合排架号排序。高校的一线开架书库,流通率高,更新快,如果采用强制定位,需要进行重复倒架,这类馆藏的定位方式建议采用首书定位,新书和归还的图书直接上架即可,倒架也仅需要采集每层首书的定位信息,管理更加省时省力。

3.2 开展多样阅读活动

开展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创造更多与读者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每年举办主题征文活动,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并举办线下表彰活动亲近读者,除此之外,还增设学生工作岗位,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工作和管理中来,通过学生工作者扩大意见收集范围,聆听读者需求,互相了解,促进服务升级。

3.3 尽快建立RFID中国标准

应尽快建立RFID统一标准、统一频率、统一数据配置。标准统一后会有更多的图书馆引进RFID技术,有了需求就会有更多的设备供应商。在标准统一情况下,图书馆可以更加自由选择或更换设备供应商,不再受标准的约束。在标准化前提下可形成激烈的行业竞争,RFID技术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盘点馆员馆藏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盘点各国网红猫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