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思考

2021-01-13 14:50代启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小镇特色

□文/代启越 陈 思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武汉)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概念、特点等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述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概况,明确发展意义;重点分析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给我国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思考。

一、特色小镇概述

(一)特色小镇发展背景。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化形式。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形成市场——工业的发展——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产生城市化现象——出现城市问题——特色小镇的出现。所以说,特色小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占据末端位置,它不是一般的建制镇,而是高端要素汇集的一种全新的区域生产力发展空间。

(二)特色小镇的概念。关于特色小镇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发展改革委员会把特色小镇定义为一种发展空间,认为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集聚各种优势要素,和一般的行政建制镇不同的一种创新发展空间。由于浙江杭州的云栖小镇是最早的特色小镇,他们把特色小镇看成一个发展平台。他们认为特色小镇是具有特色产业和文化定位,既拥有旅游功能又具备社区性质的一种优质发展平台。浙江的和发改委的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个是发展空间,一个是发展平台。而我国还有的学者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综合开发项目,且是一个依赖特色产业、特色环境,有明确产业、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三)特色小镇的特点。特色小镇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特色风貌以及特色产业链三个方面。第二,绿色和谐的环境。具体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完美的绿化体系、环保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及管理等;低碳环保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第三,公共设施服务便利。特色小镇要有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教育、餐饮、娱乐、供电、给排水、医疗等等,其中公共交通非常重要,方便区内的生产生活以及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协作与联系;同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第四,文化特色鲜明。特色小镇要整理、挖掘、提炼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一)建设特色小镇的意义。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建设特色小镇,能够打造美丽乡村,扮靓美丽城镇;从生活便利程度来看,特色小镇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方便人们的生活;从文化内涵来看,特色小镇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特色小镇能够促进地区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与升级;从社会差异角度来看,特色小镇能够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因此,在我国建设高质量的特色小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2014年浙江杭州云栖小镇的建设标志着我国进入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时代。2016年7月,我国住建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对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工作。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996个省级特色小镇。从特色小镇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集聚区。其中又以浙江省、江苏省与山东省分布最广,依次达到23个、22个、22个。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特色小镇规划来看,2020年全国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数量达到2,698个,远超过三部委拟订的1,000个特色小镇的数量。

(三)我国特色小镇问题初现。从上面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潮时期。随着房地产的持续火爆,国内很多房地产企业也纷纷转向文旅,投资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但由于自身资源和能力有限,最终也只依靠销售房地产项目获利,这就偏离了特色小镇的本体,导致特色小镇出现了很多问题,也使得大量的特色小镇最后以失败告终,同时我国还出现了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特色小镇,以及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建设的风险特色小镇等。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监督检查整改。本文着重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三、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失败原因及案例分析

(一)策划规划不力。有些特色小镇没有制定科学的规划,不仅缺乏特色,还跟风发展,模仿照抄照搬;其次是急于求成,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策划不到位。例如,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和仙坊民俗文化村,是一个以文化旅游、民俗展示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小镇,如今空无一人。该镇失败的原因就是策划规划不力,仓促决策;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严重;没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与当地文化及习俗结合起来进行深度开发。

(二)产业定位不准。特色小镇,首先要有特色、高端产业去支撑。我国很多特色小镇没有特色产业;有部分即使有一些产业,但也因为没有深厚的产业基础而失去效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房地产企业打着建设旅游小镇、康养小镇的帽子,实际上却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例如,常州杨桥古镇历史悠久,2008年开始进行投资开发,如今几乎废弃。该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与其历史文化相关的产业支撑,产业定位不清,缺少了人气;后期也没有积极进行相应的宣传推广。

(三)文化内涵不够。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我国有很多特色小镇就是因为一味的照抄照搬,却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培育,而导致特色小镇建设失败。例如,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龙潭水乡特色小镇,现在成了空城,建设失败。该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内涵不够,虽然号称成都的清明上河园,但这只是一个吸引市场的空洞的宣传口号,没有实际内涵,建筑风格没有体现特色,演出也没有与本土文化关联。

(四)配套设施不全。特色小镇必须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投资商和游客。这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包括交通、医疗、环境卫生、餐饮、通讯、给排水、供电等基本设施。如果这些设施不完善,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特色小镇的发展。例如常德的德国小镇,环境很好,但是游客稀少。该镇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该小镇的进出,市场受到影响;二是小镇的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小镇的进一步发展;三是该镇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主题单一,没有特色。

(五)经营管理不善。特色小镇建立以后,后期的营销、企业的经营、政府的监督管理等方面也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特色小镇的发展,有的时候甚至会给特色小镇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经营管理绝对不容轻视。例如,宜昌市龙泉铺古镇,占地面积广阔,达120亩之多,但如今却经营惨淡。其失败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内部纷争,没有制定良好的招商政策,也没有进行实时的广告宣传,导致商铺入驻率低,没有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该古镇的特色产业是白酒,产业链单一,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六)运营模式不优。特色小镇运营应当坚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监管的模式。但我国绝大多数特色小镇都是采取政企合作的建设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政府进行大包大揽,市场机制被扭曲,不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所以此种运营模式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开发失败。例如位于浙江余姚的模客小镇创客产业园,虽然小镇有自己独特的模具产业,然而开工不到一年被迫停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模式出了问题。他们采用的不是市场主导、企业运作、政府监管的模式。在经营过程中,政府对市场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导致最后资金断裂,被迫停工而失败。

四、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建议

(一)制定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规划涉及到多种要素,是一种综合性规划,为了加强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必须实行“多规合一”的理念。第一,坚持多规融合,统筹考虑人口、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第二,强调功能融合与叠加。特别是文化功能、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融合发展;第三,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空间结构上,既要集中连片,控制好规划面积,不易过大,又要错落有致,增强空间层次感;建筑风格上,要遵循个性设计的原则,力求做到“一镇一风格”;建设形态上,力求达到精美,实现历史人文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特色小镇的重中之重。其一,主导产业应该是高端产业,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具体可以涉及到金融、医药、教育、能源、材料等领域,而不是只承接周围大城市淘汰出来的落后产能;其二,主导产业应该是特色产业。每个特色小镇都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即便是同一产业,也要细分市场、差别发展;其三,应该采取“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的双产业结构形式,具体为:旅游+农业/乡村/工业/健康/体育/运动/科技/金融/教育等的形式。

(三)加强文化建设。首先,收集、整理、挖掘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让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其次,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文化服务。鼓励志愿者和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平台的建设,进行各种文化服务活动;最后,积极推广小镇特色文化。在对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后,与艺术团队和院校合作,开展多种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小镇特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推广,打造文化旅游创意空间。把特色小镇文化价值由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四)完善服务设施。特色小镇必须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与配套设施,才能既吸引投资又赢得市场,取得最终的胜利。特色小镇的服务设施既包括交通、住房、餐饮、购物、娱乐等硬件设施,还包括教育、医疗、环境、高效率的政府公共服务等软件设施,两者都要硬。

(五)强化监督管理。特色小镇必须强化监督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媒体公关宣传,提升特色小镇知名度。既要用到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介,更要用到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网红等多种新媒体营销方式,还要举办专门的推介活动等,大力开展营销工作。其次,还要完善政府对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与平台,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再次,开展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查评估,淘汰错用、滥用概念的虚假特色小镇。最后,制定特色小镇标准体系,组织特色小镇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助力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

(六)优化运营模式。特色小镇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这样才能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能调动企业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但在这个模式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干预企业的运作,在规划、环境、服务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另外,还要进行制度创新,质量导向,实施“创建制”,实行“优胜劣汰”;转变政策扶持方式,由“事先给予补偿”改为“事后给予奖励”,以此来确保小镇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熊的小镇
中医的特色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