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发展思考

2021-01-13 14:50姚建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冷链运输物流

□文/姚建凤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提要]冷链物流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冷链物流事关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冷链物流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近年来,人们消费低温生鲜食品越来越多,因此冷链物流十分重要。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冷链物流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本文主要分析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对策。

一、冷链物流概况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冷链物流,通常泛指冷藏或者冷冻类物品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直至被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一直都处于物品所需的、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保证物品新鲜、同时降低物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冷链物流是保持物品处在低温环境下,以减少损耗和延长保存期限为首要目的的物流活动。它要求综合考虑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协调生产、运输、销售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物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实现保值甚至增值。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观念,还从食品的本质上起到了保证食品健康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食品的损耗。冷链物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制冷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二)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以京东物流为例,旗下就已经涵盖了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类、家禽以及各种快速冷冻食品,还有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药品等。冷链物流不同于常规物流,它的要求和规则都要远远高于普通物流。

(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较为混乱,冷链技术在全国范围的使用也不够广泛。每年我国食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水果、蔬菜等需要冷藏的商品,年耗损量近30%,发达国家耗损量约为5%,我国每年因水果蔬菜耗损约损失750亿元。总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起点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环节不能得到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

中物联冷链委曾表示,现在我国有些企业还在用常温车、不正规的保鲜车,把生鲜食品运输到不合格的冷库当中去储存、中转,严重影响生鲜食品的质量。由于生鲜食品对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条件要求苛刻,生鲜食品全程的运输储存必须在冷链环境下才能保证卫生、新鲜。因此,在物流运输期间必须进行不间断温控、监控,这样才能为食品卫生、快速流通、新鲜保质提供先决条件。

二、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完善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从物流行业来看,快递行业发展较为完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也出现了顺丰等行业巨头,但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滞后,既没有行业巨头的出现,也没有非常明确的冷链物流体系。

在目前的冷链物流市场中,冷链物流企业普遍缺乏有经验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的整合和管理能力成为冷链物流供应链高效运行的保证,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冷链物流管理者整合和管理能力并不强,并不能满足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二)冷链物流政策和行业标准不够完善

1、冷链物流产业政策不够规范。主要体现在关于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并没有能力去运输一些特殊的商品,为了利润,压低价格运送一些不在企业能力运送范围内的商品,从而导致一些真正拥有运输能力的冷链物流企业生存艰难。

2、行业标准也不够完善。具体包括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的不规范和制定的标准不够具体明确。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是由相关企业来制定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压竞争对手,制定标准时难免偏袒自己的企业,在标准的内容上不免失去公正客观性。虽然现在的协会和相关部门都开始制定相关的标准,但是各个标准在内容上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不利于该行业整体的发展。

(三)冷链物流硬件设备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发展相对较晚,冷链物流硬件设备较发达国家相比不够先进,不能够满足现代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物流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运输商品的质量,但有些冷链物流企业缺乏足够的、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能有效保证冷链物流商品的质量。

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目前,我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例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

此外,冷链物流发展地区差异明显,在发达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欠发达地区,如中西部地区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

(四)信息技术欠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连接冷链运输的各个环节,用更少的时间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例如在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系统、能够实时跟踪车辆,得到车辆的具体位置信息,甚至能够为车辆提供最优的行驶路线。企业使用ERP软件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掌控,保证商品质量,从源头到终点全程都是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企业既需要懂冷链物流的专业运输、储存、配送人才,又需要能够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工作的高端的管理人才,然而现在物流企业的部分员工虽然是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但却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轮岗培训。

(五)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偏低。水果、蔬菜、生鲜等易腐食品,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物流企业的操作不规范,就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企业也要面临巨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将物品的运输、仓储、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原因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三方物流企业硬件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经营易腐类食品企业对物流运输的要求。而规范、设备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较少,而且价格较高,因此很多大型经营生鲜食品的企业一般自己建立冷链物流部门,专门负责对本企业的食品进行运输,这样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六)缺乏有效监管,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缺乏沟通。在冷冻冷藏类产品购销的过程中,其物流运输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标准,但是相关部门对行业规范执行情况监督不够,导致很多冷链物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随意搬运、不顾产品的运输储存要求,导致很多产品出现损坏、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监管不到位是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消费者对冷链商品维权也没有较强的意识,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出台冷链物流的标准超过200项,但是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未完全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若按照国家出台的标准去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冷链来完成,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只有部分物流环节通过冷链来完成。相关监察部门对这些方面的监管比较困难,不容易查出,导致这些标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商品的质量很难保证,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就比较困难。再加上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两者之间没有形成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很难对被运输或储存商品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高效的规划。

三、冷链物流问题解决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完善我国冷链物流体系,需要明确冷链物流商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标准与规定,对各个环节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协调,提高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

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企业通过招聘冷链物流供应链的专业人才,积极培育自己的人才,有的员工是物流专业毕业,但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也可以更快、更好地转型升级。

(二)规范冷链物流产业政策和标准。国家政策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相关机构扶持冷链物流的发展,给冷链物流及其相关企业减税甚至提供补贴,一部分关于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由政府全部投资或者部分投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政府应当和企业一起研究探讨,制定行业发展规范,引导冷链物流公司按照行业规范来发展冷链物流。具体包括:各类商品运输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运输以及储存期限、运输工具的要求、运输过程中统一的作业标准等。对食品的配送、运输、储存等一系列的环节都应当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不同的生鲜食品要用其规定的包装袋进行包装,还有整个运输过程都要有实时的监控,以防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危害客户的生命安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冷链物流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逐渐规范市场。

(三)加强冷链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可以加大对物流硬件设施的投入,更换新的更为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主要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使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其储存效果比普通的冷藏库高2倍左右,延缓了易变质商品的保鲜期限。

完善冷链物流的软件设施,可以将大量的新技术用到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例如卫星定位系统(GPS)、RFID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温度跟踪仪、ERP软件等,开展多式联运。这些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更好、更快地完成委托企业的要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四)对冷链物流进行整合和规划。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讲,易腐食品必须用冷链物流的方式进行运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采用非正规的冷链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省成本。冷链物流成本是普通物流运输成本的3~5倍,想要冷链物流发展前景良好,降低成本是十分重要的,而对冷链物流进行整合和规划,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完善冷链物流运输技术和服务标准,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冷链物流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的意识,合理规划和整合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既能保证食品安全,也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五)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冷链物流质量。冷链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保证产品处于某一持续低温的环境中,任何疏漏和差错都会破坏货物的质量,甚至导致货物的完全毁坏。要从整体上提高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就需要不断进行冷冻冷藏方式和包装保鲜技术的改革。因此,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现有的冷藏运输设备,积极建立起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要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满足冷链物流要求;要采用轻便、透明、绿色的材料,使产品包装更轻便、实用。

(六)加快冷链物流的市场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加快冷链物流市场化的重要途径。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指冷冻冷藏生产经营部门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冷链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进行冷链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冷链物流活动的方式。要努力提高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冷冻冷藏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企业想靠自身进行配送,既增加了物流成本,商品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长期合作过程中,物流企业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随着冷链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会引导更多的企业冷链物流外包,愿意把自己处理的冷链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运输物流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