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2021-01-14 00:21任文芳于惠舒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视域心理学

任文芳 李 响 于惠舒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70)

当代大学生中,“00后”已成为“主力军”。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价值追求多元化,具有鲜明的平等意识,崇尚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实现。面对新的学生群体,传统的说服和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体验,肯定个体自身价值,挖掘个体自身潜能,激发个体内在力量,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和积极体验出发,有效把握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因,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积极心理学研究概述

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Seligman)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发展潜力的一种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体验,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Fredrick认为,某些积极情绪,如高兴、满足、自豪、兴奋等,能够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能力,增强人的个人资源;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Hillson和Marie指出,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独立维度。积极的心理品质或人格力量可以缓解心理疾病,即通过识别和增强个体自身固有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从而增进心理健康[2];三是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利于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积极转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问题化、消极化的视角看待学生,偏重对学生“问题”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激发;偏重纠正学生的“问题”,忽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偏重批评与说教,忽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3]这一教育理念往往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期待与自我效能,减少自我认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积极心理学以积极视角看待学生,致力于开发与培养人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理念,能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积极转型,在关注学生问题、改正学生不足的同时,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注重挖掘学生的个人优势和积极品质。[4]

(二)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说教、批评教育、讲座宣传、理论宣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然而,在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激发人内在的潜意识结构,调动学生主体性。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团体训练、素质拓展等形式开展。这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内化知识、感悟情感、培育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过硬的身体素质、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包含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略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问题,对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了必然要求。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的融入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挖掘学生自身品格优势与美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集体层面,积极的环境和氛围能够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实现。[4]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积极教育理念。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优势与美德,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自身优势,善于挖掘自身资源和潜能;采用积极视角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看到事情背后的正向动机,传递积极力量,激发学生自我改变的信心和动机;三是个性化教育理念。教育者要公平地看待和对待每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差异性,包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善于发现学生优点与长处,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做到因材施教,引导每名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5]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学生不仅是教育客体,也是积极认识和主动行为的主体,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自觉地践履的过程,就是主体性发挥的过程。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者的单向灌输,更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双向互动。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二是实践性原则。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而不能只限于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理念运用于实际生活,树立积极心态,正面看待身边的人事物,积极应对困境与挫折,在实践中磨练积极心理品质;三是个性化原则。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积极理念渗透,增强积极体验浸润,突出积极人格培养,重视积极组织构建,不断在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方面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强化渗透积极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提倡发挥个人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缺陷与问题的做法,采用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1.善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动力。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优势与美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欣赏的、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发现自身优势,树立自信。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大学生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看到优秀学生的优势,而且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积极、正向的一面。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抱着赏识的态度,这符合个体自尊向上的心理特性,能够走入学生内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发展积极的行为方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6]

2.引导合理归因,调整学生认知。归因是指个体对事件及其结果的原因做出具体的解释和评价。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体对事件进行合理归因、乐观解释,即把积极事件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因素,而把挫折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特定性的因素,这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使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困境时能够快速恢复心理平衡,有效积极面对。

3.还可以通过语言鼓励、积极心理暗示、行为支持等积极教育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力量,激发学生自身潜能,鼓励学生自我挑战,完善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增强积极体验浸润,拓宽思政教育载体

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拓展个人资源,促进个体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考虑学生心理需求和特点,加强教育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不断创新和拓宽教育载体,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升教育质量。

1.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自我觉察与自我探索,使学生由听众转变为教学的参与者,从被动接受引向主动探究知识,达到学会自我成长的目的;[8]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体会参与其中的乐趣、意义与价值,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思想境界。

2.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考虑00后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心理需求,突出融媒体宣传的时代性特点,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一是做实、做精线下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实感受、真切体验,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占领、充实线上教育阵地,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网络阵地,弘扬正能量,营造积极氛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坚持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一方面,开展个体心理咨询,针对学生在学习、交往、情绪情感、恋爱、择业和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积极引导,挖掘学生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共性的、发展性的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探索自我,在感悟、分享、讨论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反思,促进自我成长,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三)突出积极人格培养,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出了具体要求。

1.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

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做出积极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消极事件背后的正向动机或正面意义,使学生形成对事件的重新认识和积极构建,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7]比如,对于因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的学生,在耐心倾听、积极共情的基础上,要引导其看到考试失利背后的意义,如这可以提醒自己反思在学习方法、努力程度、时间管理等方面是否需要改进和完善,帮助自己找到考试失利的原因,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2.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彼得森(Peterson)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拥有洞察力、善良、团结合作、充满希望等特点,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种普适性的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和24种积极特质。[9]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认知、情感、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提升主观幸福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挖掘学生积极品质,培养学生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重视积极组织构建,完善思政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环境影响个体的经验获得和成长,积极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高校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坚持育人为本,整合学校各方面资源,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心理育人理念,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10]其次,建立一支具有积极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教育者作为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者,提升自身幸福感的同时,重视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积极因素,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实现教育主客体积极的互动,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再次,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和心理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吸引力强、参与度高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强化学生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素质和积极人格;最后,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完善与家庭的交流沟通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

综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地实践该教育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不断完善教育模式,是今后值得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视域心理学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