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上海市六所高校的调研

2021-01-14 00:2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技术型教学内容院校

赵 冰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2013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1]如何有效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正确、科学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客观、理性看待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是该类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中亟待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主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观点教育,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塑造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正确政治立场、深厚爱国意识及开放国际视野的重要渠道。但长期以来受制于该类院校的办学定位、教学模式及学生专业背景等因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还面临诸多突出困境,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多围绕实践技能训练,操作能力培养和解决现场问题等目标进行设置,这种课程体系虽然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但偏重技术、实践和就业的教学导向,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中普遍存在“重实践操作、轻价值塑造”的现象,由此直接削弱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引导作用。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前提是立德树人”[2],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不仅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输出源,更是助力我国世界级“制造强国”历史使命实现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新时代和新形势下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不能仅聚焦于培养学生过硬的业务技能,更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着重塑造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切实发挥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家国情怀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现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培养具备一定国际政治经济理论知识,具有全球化视野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概论性政治理论课程。[3]为了摸清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本文选取了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建桥学院六所应用型本科院校1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53份,其中无效问卷44份,有效问卷1009份,有效率95.8%。此外,为了尽量真实准确反映该课程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调研小组在问卷调查期间先后在六所高校各召开一次座谈会,每次随机选择20名学生和3名相关教师。经本次调查发现: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开设情况参差不齐

在被调研的六所应用技术型本科学校中,尽管课程名称稍有不同,但有三所常年以通识选修课形式开设系统讲授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等相关内容的专项课程,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其任课教师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文科学院。在其余三所中,有一所高校曾经开设过该门课程,但原任课教师离职后,该课程一直没有重新开设;有一所高校虽未专门开设相关课程,但学校或二级学院会不定期邀请外聘专家面向学生做国际问题报告;还有一所高校未开设过相关课程,也未举办过专门针对国际形势的讲座和报告。在师资方面,目前正在讲授该类课程的四位任课教师中,都没有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专业背景,其中最相近的为世界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余为哲学和法学专业。

(二)大多数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知识的重要性具有清醒认识,且相应知识的获取渠道相对多元

调查中,76.4%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知识及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在原因方面,36.4%的学生选择“中国当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33.6%的学生选择“为了自身更好发展,需要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知识”;21.8%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8.2%的学生选择“专业学习需要”。由此可见,多数同学对学习该课程的必须要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此外,学生认为的最重要的国际知识获取方式方面,45.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第一课堂教学应该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其余依次为互联网占33.5%,书籍和电视分别占12.6%和8.6%。这说明一方面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国际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另一方面即使在信息十分发达的网络时代,第一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认为的学习国际知识不可替代的主渠道。

(三)学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满意度不高

在选修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类似课程的学生中,9.2%的学生收获较大,对课程比较满意;43.5%的学生认为有收获,基本满意;34.7%的学生选择收获不大,教学效果一般;12.6%的同学表示对课程教学不满意。也就是说,对课程教学效果满意的学生刚刚超过一半,且不满意的学生比例要高于比较满意的学生数量。在原因方面,35.8%的学生选择内容陈旧、枯燥,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理解当前国际形势;25.1%的学生选择上课方式单一,没有新意;23.4%的学生选择理论性过强,不好理解;15.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力水平不高。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困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帮助大学生认清国际形势,塑造坚定政治立场方面重要性快速凸显。经调查显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该课程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直接削弱了其教学效果。具体来说: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经调研显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众多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长期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该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客观上使该门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偏重理工类的应用技术型学校占绝大多数,该类学校的定位普遍是优先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向当地企业提供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顺利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实践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许多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教学体系长期偏重技术、实践和就业导向,这在客观上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文科类且与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直接联系不甚紧密课程被忽略了;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本质和教学目标认识不清。2005年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形势与政策》成为必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调整为选修课。虽然该课程性质的变化主要是为了推动其覆盖面的扩大和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使其由原来仅供文科学生学习,到所有感兴趣、有需求的本专科学生都能自由选择。但形式上的变化,还是使一些高校片面认为这预示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重要性下降,《形势与政策》课完全可以对其进行替代。在这种情况下,该课程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标达成起到的支撑、补充作用并没有得到该类高校应有的重视。

(二)在教学质量方面,教学内容更新比较慢,削弱了课程教学质量

学生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不太高。尤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表现相对突出。在教学内容层面,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不紧密,与国际局势的快速变化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这既体现为课程教学内容未能涵盖学生普遍关注的最新的国际热点问题,同时也表现为上课内容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目标有些脱节。具体来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1945年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外交等各种国际事务的发展变化及内在规律。其教学内容庞杂、知识点众多、时间跨度大,而且还具有一定理论性。这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讲清国际事务发展演变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及历史、现实、热点、理论等有机连接在一起,并能够一定程度回应学生对特定国际事务、国际形势的关切。但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内容普遍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并突出表现为使用的教材过于陈旧;史实、案例与理论搭配不当;未紧密结合国际热点问题或解读不够深入,未能与教学知识点建立有机联系;讲解多为就事论事,国际科技变革要素在国际社会演变中的角色问题未有效融入教学,未与学生专业背景及学校办学特色相呼应等。

(三)在教学手段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比较少,整体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在学生的教学反馈中显示,教师课堂讲述理论时间过多。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视频等进行辅助讲解,但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多数并未联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解读、归纳和总结,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中。虽然也有课堂提问等环节,但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互动方式,在分析国际问题、理解国际事件和培养思辨能力等更重要的教学目标实现上效力偏弱。因此,在现有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几所学校,其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四)在师资建设方面,普遍缺乏专业基础扎实的课程师资队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现实性、政策性和理论性。这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有一定政治敏锐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以便能够有效回应学生对最新的国际热点问题的关注,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以马克思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推动其正确立场和观点的形成。由此可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对任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师资队伍普遍处于“短缺”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该门课程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学生技能提升的联系不十分紧密,其长期的边缘地位导致该类院校普遍忽视相应师资的引进、培养和建设;另一方面,没有有效开发、利用现有潜在师资资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本质上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在没有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专业背景的老师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和其他专业相关、相近且有意愿的文科专业教师,经过一定培训,均可以成为该门课程的师资来源。但遗憾的是,在被调查的院校中,这类潜在师资均未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利用。因此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即使在开设该门课程的高校,其教学效果并未达到教学目标。

三、完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思路

针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共性问题和突出困境,本文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升其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 完善课程设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由文科专业必修转为文理等各专业选修,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该课程的教学覆盖面。以此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其他非文科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国际视野的提升。因此,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来说,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建设。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尽快将其融入该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如,针对未曾系统开设过该课程的高校来说,可尝试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联合其他文科学院或专业的教师,在保证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课程设置;已经开设过该课程的学校,应首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审核,在确保其体现我国对当前总体国际局势的立场。然后搜集、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反馈,评估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完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教学。此外,如果相应高校自身课程建设短期内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也可尝试引入超星、智慧树等在线教育平台上其他高校的成熟课程,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待教学经验积累充分之后,逐步过渡到本校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二)充实教学内容

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应立足自身办学定位与教学特色。应用技术型院校培养的是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备对国际局势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更要能够深刻理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形成、发展、演变背后的科学技术动因。这要求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时,应着重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的持续变革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国际格局变化等内容。以此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技术报国”思想,最终协助该类院校实现政治坚定、眼界开阔、专业过硬、技能精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材选择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教材版本繁多,但多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命名,两类教材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略有差异,因此可任选其一。以中国人民大学李景治等学者编写的教材为例,该书目前已更新至第七版,兼顾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等诸多方面,比较符合理工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且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检验,能够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学需要。

3.在拓展材料方面,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不同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在具有一定理论和知识深度的同时,切记不顾理工科学生特点的泛泛而谈,堆砌理论与材料。为此,教师可将新中国外交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作为备课拓展资料,从中多提取案例,多讲故事,在保证教学内容思想性的同时,提升教学内容的形象性。

(三)革新教学手段

在信息社会环境中,信息传递、获取前所未有的便利。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因此,集思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必须辅以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首先,可采用“对分课堂”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分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先由教师提纲挈领讲授知识点,然后剩下的课堂时间根据知识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学生通过找资料和小组讨论,相互解答疑问并回答教师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计分,并纳入期末总成绩。此方法特别适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不仅能够比较好地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一定程度扭转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学效果提升,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其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契合学生信息获取习惯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调研和访谈显示,互联网是应用技术型院校学生获取各类信息、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并更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影响。因此,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世界政治、经济方面鱼龙混杂的信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应用技术型院校学生无法自主去伪存真的情况下,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引导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信息化手段,尤其是在学生中渗透率较高的“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进行辅助教学。如,定期总结国际热点,并将符合主流价值理念的深度分析通过上课班群推送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四)加强师资力量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文科师资相较于理工科师资普遍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许多该类院校无法有效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因此,解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师资力量。该类院校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师资状况,利用校内现有资源推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如,对文科师资储备相对丰富,文科教师专业力量较强的院校来说,可以盘活现有资源为师资建设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其他文科学院或专业为辅,挑选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方向相近、有兴趣开展相关教学的教师来完善或新开课程,并予以绩效上的适当倾斜。而对文科基础相对薄弱的院校来说,可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具体负责,审核、引进线上成熟教学资源,或聘请校外专家,对校内有志于进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并具备一定教学基础条件的教师进行集中、系统培训,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总而言之,作为肩负“制造强国”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术与技能,更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的爱国情怀、广阔的思维眼界及必要的国际意识。因此,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亟需提高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发挥好其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及自信、开放、包容国际素养培育方面的突出价值。

猜你喜欢
技术型教学内容院校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外功还是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