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戏剧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2021-01-14 00:21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戏剧学习者教学法

杨 昕 华 霄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00;2.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引言

英语教学中运用戏剧教学法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但在国内的诸多版本英语教学法教程中几乎没有提及。英语教师对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比较生疏,很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系统灵活的运用。外语教学研究者在核心期刊上以“戏剧教学法”为关键词或篇名中含有“戏剧教学法”的文章寥寥无几,研究者对“戏剧教学法”“教育戏剧”和“英语戏剧课”等没有作出明确的区分。

王蔷在“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以国际学校的英语戏剧课为案例”中提出了戏剧教学的概念,其中的关键词包括“戏剧教学”和“英语戏剧课”,但是没有明确区分“戏剧教学法”和“英语戏剧课”的差异。[1]“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中提到了教育戏剧的教学策略和效果以及作为一种宏观教学方法推广到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和英语学科教学联系起来。[2]“教育戏剧在语言类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及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举了国内的教育戏剧研究现状,但没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案例。[3]“戏剧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三条路径”中明确提出了“戏剧教学法”并从路径层面解释了多样化的戏剧活动,这是由一线小学教师提出用戏剧的方式来教英语,在教学实践层面对行动研究和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剖析深度有待挖掘。[4]因此有必要系统阐述“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剖析“戏剧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溢出效应,分辨“戏剧教学法”和“教育戏剧”“英语戏剧课”的异同,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

一、“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发展

(一)戏剧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出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和在成人帮助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中所决定的潜在发展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种由学生和教师或其他同伴之间的各种指导和互动交流就是支架式教学。[5]因此,好的教育指导是要通过设计学习机会来帮助学生完成发展和转变从而开发出潜能获得新的发展阶段来跨越“最近发展区”。戏剧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好的学习超越发展的理念,是创造学习环境的理想工具。[6]

(二)戏剧教学和教育戏剧

英国教育家希斯考特(Dorothy Heathcote)是较早提出戏剧教学的学者,指出剧场和教室的区别是在剧场里一切都是预设的是观众在愉悦,而在教室里是参加者在享受。在《戏剧教学:希斯考特的专家外衣》一书中提出了“专家外衣”的教学理念,强调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创造条件和环境让领导力、知识、技能和理解等围绕着孩子发展。外衣不是遮盖物,而是内部生长或发展的品质包括领导力、行为标准、道德、责任、伦理等。戏剧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戏剧活动来获得穿着别人的鞋行走的机会,获得对各种问题的多角度和反思性讨论。希斯考特列举了33种戏剧范式,强化了学生的角色参与让他们穿着别人的鞋行走,说出别人的想法,写出别人的语言,去提出或回答问题,来参与和别人的对话。[7]“教师入戏”(Teacher in Role)又增加了角色、故事、问题和挑战的多样性,师生一同进入戏剧空间突破了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身份、时间和社会行为惯例等,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希斯考特所倡导的这种教学方法经过发展被归纳总结成戏剧教学(Drama in Education),也被称作教育戏剧(Educational Drama),这种运用戏剧活动和技巧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学校课堂的各个学科如历史、文学、艺术和语言等,重点在于即兴活动的即时性和非正规性而不是表演质量。戏剧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某一学科的具体知识点之外,还能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随着戏剧教学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过程戏剧(Process Drama),戏剧活动超越了短期的教师主导的活动,在时间轴上是延伸的由所有参加者交换想法、商讨和回应互动,来促进参与者社会的、智力的和语言的发展。

二、外语教学中的戏剧教学法

(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语言学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支撑了戏剧教学法能够帮助提升交际能力和促进语言学习。萨维尼翁(Savignon)指出最有效的语言教学项目就是把所有的语言学习者通过人物、事物和事件等网络化的关系整合到语言运用中,戏剧活动可以设计出交际性语言教学课程,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给予学生机会来学习真正的语言,让学生探究到之前在教室里无法体验到的情景。[8]史密斯(Smith)指出虽然戏剧作为一种潜在的语言教学工具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但直到最近30年左右,戏剧才被运用于一种提高口语技能的语言教学实践中,他认为演员和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目标是交际和传递信息,都面对着相似的处理新的角色和语言的困难,因此可以运用相同的策略来处理困难和实现目标。[9]这样从语言学或者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戏剧活动有助于语言学习。韩礼德(Halliday)指出语言是学习的基本条件,是经历转换成知识的过程。当学生通过戏剧活动来进行语言互动时,这契合了语言功能观强调的语言的解释和意义的交换是通过社会文化背景中人际交往来实现的。[10]塞西莉奥尼尔(Cecily·O’Neill)在《通过过程戏剧来学习第二语言》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外语教学法的戏剧教学的理论基础、戏剧活动的多种范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戏剧教学法来设计外语教学等。[11]

(二)戏剧教学法的语言习得观与教学观

戏剧教学法强调整体性和融合性,戏剧活动能通过在流利度、发音、合作学习、建立信心和培养跨文化意识中来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戏剧是把语法、阅读、写作、口语、听力和发音等技能整合在一起的理想的教学模式,其中心不在于形式而是流利度和意义。戏剧教学法在语言技能教学、认知、情感和动机、个体差异与合作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2]

1.戏剧教学法自然整合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戏剧活动融入了认真听、即兴说还有大量的读和写,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创造了和生活相关的语言情境和真实的语言交际,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需求和资源,即使词汇量有限的同学也能参与其中。戏剧教学法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单调乏味,教学大纲可以设计成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真实世界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有意义、恰当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语言意义开始,转向语言形式,最后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戏剧教学法还整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让学生身心结合,实现行和思的平衡。

2.戏剧教学法对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戏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情感、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自我意识、自尊和自信,动机在多样性和多感官的戏剧活动中得以发展和维持。戏剧活动可以结合娱乐、走动、表演和学习,是能同时促进语言学习者和教师动机的有趣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逃离日常的身份,躲在另外一个角色的背后,这样可以消除害羞,从而自然地运用语言。

3.戏剧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既强调个体差异又重视合作学习。戏剧活动倡导全人学习和多感官参与,学生使用视觉、听觉和身体等各种渠道,每个学生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那些天生不是健谈的学生往往在意识到活动不是由教师主导时,更愿意加入到讨论。同时,它对课堂动态和课堂氛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学习小组的形成,学习者们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合作学习也意味着从教师那里学习到从学习者那里学习的转变,强调学习的社会及公共方面,而不是纯粹的个人方面。戏剧教学法鼓励一种开放的、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予学习者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的空间。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冒险精神,而冒险精神是有效语言学习的一个基本要素。它鼓励学生开口说话,给学生机会交流,即使只用到有限的语言,甚至使用非语言交流,如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学生在参与戏剧的过程中参与意义的谈判和建构,使学生能够洞察语境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将所学的语言与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三、戏剧教学法的主要活动形式

(一) 语言游戏

游戏可以作为戏剧活动如角色扮演、即兴活动等的自然导入来进行,如,破冰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或者烧脑刺激思考的游戏等。

抢椅子:几个学生围成一圈听单词,当听到不是属于同一类的单词时开始抢着坐下,没有抢到的出局。比如,教师可以准备多组表示colors、weather、emotions、school things、jobs等相关词汇。

耳语:几个学生围成一圈,发起者(任意一个学生)对在右边的学生耳语说出一个英文单词,这个学生立刻说出一个相关联的单词,一直接力下去结束后再从反方向完成。

集体讲故事:几个学生围成一圈,发起者(任意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单词或几个单词或一句话,旁边的同学完成接力,要考虑到语法的正确、句子的逻辑结构和故事的内容等。

语言游戏活动以使用目标语言来刺激学生身体和精神形成学习动机,有助于词汇和语法教学,但教师要对游戏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和控制,充分考虑到语言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二)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为外语学习者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语言交际创造了条件,它营造了一种在其他情况下是很难或不可能创造出来的语言的流动。角色扮演中参与者被制定在特定场景中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学生创造出课堂之外的不同情景下的语言。

1.两人一组:两个学生一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场景在角色身份中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可以是邻居之间、学生和家长、客户和商家等。例如:

例1:A- the neighbor complains about your barking dog.

B-you explain that it is in a dog’s nature to bark or other reason.

例2:A-your mom is angry because you fail the mid-term exam.

B-you try to console her by explaining your plan and action for improvement.

2.多人一组:4-5个学生一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可以在龟兔赛跑、三只小猪、小红帽中赋予更多角色,故事内容和结局可以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也可以灵活改变,赋予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具体的角色扮演活动还可以在生活经历、书籍、电视节目和电影中获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合理选择,激发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参与者在进行角色扮演时的外语语言能力,要对需要的语言资源作出预测,要在新词汇、句法上做好准备。

(三)模拟

模拟是学习者在参与某个事件过程中的案例学习,在结构化的解决问题的情景下参与者有角色、功能、责任和义务等。模拟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可以练习多样化的交际技能如自我肯定、表达观点、说服别人、争辩和引导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模拟和角色扮演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模拟活动中学生也要承担功能角色如记者、客户、家长等,而且要进入事件并影响事件。

例1:Mom is preparing dinner. Daughter is watching TV. Dad is playing with the cellphone. Mom is angry after she answers the telephone from the teacher.

学习者在这个情景中分别参与不同角色来演绎事件的变化与发展。

例2:新冠肺炎暴发后对居民在家隔离政策的解读,如child, parent, reporter, expert, official等不同角色对政策的理解和解读。

在模拟中,行为是不受控制的,参与者将自己的技能、经验和知识带入到情境中来。教师最要关注的是情景的创建和模拟中提供的机会。

(四)哑剧

哑剧是将想法和故事通过手势、肢体动作和表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语言表达,强调交际的副语言特征。哑剧不仅是语言练习中最有用的活动之一,而且是最有效且相对不费力的活动之一。哑剧表演期间没有使用任何语言,但哑剧本身可以作为催化剂,在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能生成和引出语言。

例1:1个或1组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或阅读内容用哑剧来表演某类词汇如情绪类、动物类或职业类等词汇,其它同学来观察并猜测。例如,可以表演入室盗窃、错过公交车、电影院争吵等,在其他同学用目标语言猜测后再让表演的学生用目标语言来解释,也可以是根据表演用目标语言写出故事主题,这样可用于词汇、口语和写作教学。

例2:1个或1组学生根据故事的听力内容,一边听一边表演,可用于听力教学。教师在选取听力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词汇量和听力理解能力比如学生在听到“tired, takes off shoes, sits down, phone rings, he picks it up, is happy, looks at his watch, looks into his wallet, hangs up receiver, gets ready for going out, obviously a date, is about to leave when the phone rings again, picks it up, is disappointed, slams down receiver, takes off his shoes again, sits down, frustrated.”时一边听一边表演。

(五)即兴表演

即兴表演是对教师指导需求最低的,一套无脚本、未经排练、自发的行动。通常包括“是谁”“在哪里”以及“在那里做什么”的陈述。在即兴表演中, 学生必须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创造一个场景、进行说话、行动、反应和移动。即兴表演是外语或第二语言课堂中使用的一种很好的技巧,它能激发学习者积极参与到真实情境中,从而减少学生自我意识。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有害羞畏难情绪,在几次练习后可以克服,语言的运用信心会得到提升。

例1: 2人一组,即兴创作3个对话,主题是赞同、反对、说服,角色可以任意选择。

例2:4-5人一组,作为一群在聚会上玩的开心的人或失落的人,自己决定是谁,在做什么。

即兴创作活动的大部分内容可能来自参与者自己的背景和经验,教师在准备即兴创作活动时要选择和学生语言水平、认知和情感能力一致的情景,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语言交际技能。

(六)读者剧场

读者剧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者对戏剧、散文或诗歌的口头展示。读者首先阅读一个故事,然后将它转换成包含几个人物的剧本,最后再为预期的观众表演。为了塑造一个人物,读者努力做到声音灵活,表述清晰,发音正确和投射准确。由于读者剧场注重口头表达,学生能有机会反复练习,发音是一个关键要素。大声读、反复读和有感情的读对语言的准确度、流利度、韵律和适当性等都有积极意义。读者剧场的选题可以来自小说、故事、童话、传记、日记、演讲、信件、报纸杂志文章或者学生自己写的文章,重要的是要把它改编成短一点的适合多人参与且符合学生语言能力的剧本。研究表明读者剧场如果运用得当,对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帮助很大,除了能提升语言技能外,还能克服畏惧紧张心理,利于信心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下案例可以由3个学生来完成。

Reader 1: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iller.

Reader 2:He had a beautiful daughter.

Reader 3:She was a kind, shy girl.

Reader 1:One day, as the king was passing, he saw her.

Reader 2:“Wow!” She’s beautiful!” he said.

Reader 3:“Yes”, said the miller, “And she’s very clever. She can turn straw into gold!”

Reader 2:“What?” said the king, “Turn straw into gold? I can’t believe it! Bring her to my castle tomorrow. I want to see this with my own eyes.”

Reader 1:“Oh…oh….ok,” said the miller. He was already nervous.

教师在用读者剧场进行教学时,首先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对剧本的改编;其次,分组和分角色;最后,是学生的排练和表演。比如,青蛙和王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都可以改编成读者剧场。

(七)剧本创作

剧本创作是学生把自己的语言写下来作为剧本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写下他们要说的话,动作的提示,以及其他场景设置的要素,可以是一个简短的对话或一个完整长度的剧本,可以由1人、2人或多人小组来完成,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编辑和修改。剧本创作有助于学生关注语域、相邻语对、语境中的词汇和流利度,剧本完成后可以来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这样英语写作的技能又和听说读结合起来。剧本创作还可以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故事进行开放性改写或对结局作出不一样的预测。比如,大家熟悉的龟兔赛跑的结局是兔子输掉了比赛,那么第二次、第三次比赛会怎样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单独完成后面的剧本创作来练习英文写作,然后再2人或多人小组完成对话。

教师在运用剧本创作时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情感等,选择适当的场景以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在语言创作上给与必要的指导。

“Long ago there was a forest, legends attached to it. One of these legends was the story in which a child was seized by the King.”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开头来设置情景,并提出问题“What had happened? Who was going to help the child? 接着给出故事的开头“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oy called …He lived in a … The village was …”

后面学生就可以按照场景和问题来发挥完成剧本创作了。

(八)教师入戏

教师入戏是过程戏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改变了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权力结构,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戏剧活动中从而进入戏剧世界。教师入戏让学生感觉到进入场景和角色是严肃认真的,同时教师在戏中的角色又会让学生感到这是放松的、没有威胁的情景,学生被鼓励来参与戏剧活动运用语言。教师入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保护,参与者不仅是进入戏剧世界,更是去创造改变和超越。

例1:教师的角色是电视台主持人,学生扮演的是各个领域的名人。

教师(主持人): “Welcome to the TV studio. In this programme we want to find out about celebrity.” “Can you express with one word or sentence the benefit of being famous?”

学生(名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角色来作出回应。

教师(主持人): “Is there any downside to being famous?”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来扮演主持人,教师扮演名人,采访的问题可以先让所有人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后再筛选。

四、戏剧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与反馈

下文以中、外教师共同参加的戏剧教学工作坊中的2个活动进行分析。

Activity 1:Third Person (5-7 mins)

Choose a partner-someone you don’t know very well. Tell your partner about yourself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meone else who does know you, such as your father, husband (wife), sister or friend. For example, if your name is Harry and you’ve chosen your father’s point of view, you could say “Harry is so sleepy every morning. I have to call him ten times before he gets up.” Go on describe your personality traits, hobbies and so on. The person who is listening should ask question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What is his dream job?

-What was his best vacation that Harry has had?

-What is something that he would like to change?

-What is the funniest thing that has ever happened to him?

-What was an unforgettablething you’ve done together?

Activity 2: Sophia and her friend Andy, are talking about meeting Sophia’s math tutor Grace for the first time to decide whether Sophia should hire Grace or not and Andy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Sophia and Andy. Write down Andy’s suggestion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unicating by speaking and that by writing. (10 mins)

活动1通过角色扮演来开展口语教学,活动2通过场景冲突来融合口语和写作教学,有效处理了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之间的平衡。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学生在戏剧场景中能进入角色并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语言学习和社会发展能力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让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身份构建中运用语言,理解并运用了在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交际策略。我们通过这样的戏剧教学法工作坊对5位大学英语教师作了结构化访谈,他们在课堂进行行动研究之后都发现戏剧教学创造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娱乐性的氛围,学生积极参与,上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丰富学习者的语言体验,而且大学英语课可以通过戏剧教学法进行听说读写间的整合,学生在整体性的交际活动中可实现听与说以及言语化和内化的统一。戏剧活动强化了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联系,架起了课堂和实际生活的桥梁,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时候也能发展个性、兴趣、想象力以及合作与情商等。

结语

本文先从教育学和语言学理论入手阐释了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戏剧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并通过应用、反馈来归纳总结。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人际语用学人际语用效应和语用功能开展,也可以集中某个领域如读者剧场等。

英语教师对戏剧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都感到陌生,戏剧教学法的研究者可以和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线教师合作来开设工作坊或研讨会从理论和实践、课内与课外等来尝试把戏剧教学法整合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在实践中逐步了解和推广戏剧教学法。

猜你喜欢
戏剧学习者教学法
有趣的戏剧课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