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情节曲折之悬念法

2021-01-14 07:06尹红娟刘西洲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于勒百草园悬念

尹红娟 刘西洲

名家引路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阅读心得

这一段交代了百草园最后的结局,并告诉读者,这里曾经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却是“我的乐园”。这就造成了悬念,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为何会成为“我的乐园”?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彭荆风《驿路梨花》

●阅读心得

我们进了屋,却不见主人,便按照墙上所写的提示自己做饭。这时,来了一位老人,我们误以为是主人,可老人却说他也是过路人,是给主人送粮食来的,也不知道主人是谁。这就给读者设置了一连串悬念:主人是谁?他为什么不在家?老人不知道主人是谁,为什么要送粮食?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阅读心得

天冷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赤着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了一个典型环境中,设置了悬念,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法国]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阅读心得

作者先交代“我”拮据的家境和一家人每周都要去海边散步的奇怪行为,然后引出父亲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于勒归来会改变“我”家的境况吗?于勒现在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这一连串的悬念,将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

写作借鉴

欣赏戏剧、影视剧或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就是悬念。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合理地掌握和运用这种心理,在处理情节结构、安排矛盾冲突时,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的悬念,就能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

设置悬念的方式有很多种:

1.利用倒叙设置悬念。先将事件结果陈述出来,引发读者对过程的期待,然后再陈述经过。

2.打哑谜。陈述事件时只透露一点点信息,故意不说明白,使读者产生疑问。

3.通过误会设置悬念。

4.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等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悬念设置要自然、真实,符合生活常理。

2.要有“设”有“解”,不能只“设”不“解”,那样会使读者不知所云,也就失去了设置悬念的意义。

3.设“悬”要巧,揭“底”要妙,最好能将谜底留到最后。而且谜底要做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果谜底揭开后,内容不合逻辑,这种悬念就是失败的。

4.要与伏笔配合运用,光有悬念没有伏笔,就会失去真实性。

5.行文中,可以设置自始至终萦绕在读者心头的总疑问,用一个悬念来贯串事件始末,然后逐步解疑,拨云见日;也可以制造一系列小悬念小麻烦,环环相扣,使作文情节曲折动人。

學生习作

迟 到

◎周俊宇

民政局大厅里,只有一个女子和几个工作人员。女子坐在椅子上,一只纤细的手撑着白皙的脸庞,几缕青丝别在耳后,眼眸空洞,流露出无奈与失望。伴着大厅墙上钟表的滴答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离约定时间还有一小时。

不规律的呼噜声被急促的闹铃声打断。男子瞟了一眼闹钟,又环视了一下空荡荡的房间,叹了口气,穿上羽绒服匆匆出门了。

离约定时间还有四十分钟。

女子纤细的手指敲击椅把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

离约定时间还有三十分钟。

男子已经走到中桥下了,他抬头看了看中桥。上面人头攒动,有一名女子翻过围栏。声音更嘈杂了。男子并没在意,仍旧向前迈着步子。可走了没几步,只听见“扑通”一声,女子跳入河中,她身上的羽绒服勉强令她漂浮起来,可谁也不清楚她能漂几分钟。男子本来想快步走开,不予理睬,可是没有人下水去救女子。中桥上的人已经拿出手机开始拍照、发朋友圈了。

“唉,就当冬泳了。”男子脱下衣服,又是一声“扑通”。他飞快地游到女子身边,拉着她往河边游,不敢迟疑片刻。上了岸,岸上的人问:“小伙子,没事吧?”“好样的,小伙子,比那些拍照的人强。”他头晕晕的,穿上衣服。像是想到什么,跑了起来。他知道要迟到了。

离约定时间还有十分钟。

女子坐在大厅里,显然等不及了,她不耐烦地刷着短视频。一个视频跳出来,标题是“一男子勇救落水女性后,不留名奔走”,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点了一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是他,真是他!女子捂着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竟然……女子的眼睛失了神,回忆起美好的过去。

“我来了,抱歉起晚了。”男子抓了抓头。

“真的吗?自己看吧,你蛮勇敢的嘛!”

男子看了看女子的手机,看到了自己救人时的视频。

“为什么不说实话?”

“说了你也不一定信,我这种人……”

女子突然抱住男子,男子愣住了,看着怀中的女子。“你能像救人时一样靠谱吗?”“能吧。”“说能。”“能!”

永不迟到的是爱。

(江西奉新县第二中学,指导老师:王纪金)

我来点评

作文情节设置别出心裁,人物描写细腻,主题深刻。最大的亮点在于多处设置悬念,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项训练

请以下面一句话为开头,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运用悬念法;不少于600字。

一座巨大的山峰压在我心头,令我窒息。

猜你喜欢
于勒百草园悬念
学校里的“百草园”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