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与“话语”获得

2021-01-14 05:29陆浩磊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自我认同中职生话语

陆浩磊

摘 要:职业教育过程中,职校学生在获得相应技能的情况下,另外需要获得的就是社会认同的提升。提升的本身来自于职业学生对于自我认同的提升。这表现在职校学生向自我、他人、社会的话语表达方式上的自信与自强。一方面是职业技能的外在获得,另一方面需要德育教育的内在稳固。因而在德育课的功能上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观念和知识,更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让学生能更好更顺的步入社会。

关键词:中职生  自我认同  话语  存在感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不可不说是重要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进入市场化的经济时代。而通过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当然也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

但从近几年高职择业的情况来看,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存在危机与危机感的不断深化,一部分原因在于高职生“话语”的缺失,以至于最终“话语权”的缺失(程治强,2013,P17),即我们所说的“集体性失语”问题。也就是我们往往听到更多的是社会或学校的要求,而较少听到学生对自身与社会的要求。这种话语感与话语权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过程中对于这一内容本身的结构性缺失。其结果就是在充满未知的职场求生环境的压迫之下,高职生对于求职抱有的试探性未遂后产生的茫然感1。而对于中职校学生来讲,更多的则是显示出自然态茫然的状态。表现为社会对于中职校学生的“标签”少,即无话可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职生社会话语的缺失。而从德育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抛开职业化的技术性问题深化之外,“话语意识”与“话语权”回归的自我意识教育显得相当具有意义。

对于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化的意识教育在中职校教育中,可以包含在四门德育课中:《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而其中,尤以《哲学与人生》最为显的有意识交流之感。因而在教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之中,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需要对于学生的现状与自我人生的需求做类比化的讨论,通过明显而强烈的对比,“唤醒”其自我意识,建立其话语的自我认同感与存在感。而围绕课程的开展,教师需要有意识的逐步解决学生三方面的问题:在校期间的问题、求职过程中可能的问题和职场生活中可能的问题,以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话语”的自我主动意识。

一、若干在校期间问题的探讨

初高中,德育课一般以我们所知政治科目呈现,分别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展开,往往与枯燥和乏味相伴随。而在中职校,德育课程相对比较“白话”,同时也更贴合中职生的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因而或许更能丰富多彩。

但是面临的问题是,本意上来讲中职校更“重”技能培训而“轻”2文化与德育培养,这无可厚非。然而现实问题是在技能培训还没完全成熟的基础上,文化特别是德育教育却又没有深入探讨,这从根本上造成了中职生在校与社会上的“无语”:既不能拿出过硬的技能水平,又不能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自我批判性反思能力得以提升。这种“无语”对于中职校学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其可能演化出的结果便是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存在感,呈现出在校的“游离”姿态,并导致对于学校缺乏归属感。(潘发达,王琴,丁锦宏,戴家隽,2010,P263)或许最终可能也会引起学生社会归属感的缺失。因而,基于此,中职生德育课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以校园小社会作为展示话语的舞台。而这些从课堂上来说则需要围绕中职生的话题进行展开。

(一)游戏与学习的类比讨论

从不少中职校学生家长反映而来,学生学习不努力而最终“考”入职校的很关键原因是对于电脑游戏,尤以网络游戏的痴迷而产生的结果。家长对孩子把控不住,孩子對游戏把控不住。这种“不能把控”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其无暇顾及在校的“话语”表述,在校更多的是为其游戏找到现实中的群体关系。从这点来讲,学生也是在建立人际关系,但“面”相对比较小而已。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中,曾经提到游戏这个问题,学生显得很兴奋,不断提到游戏中的经历和自己打游戏中的成就感。于是教师抛给学生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打游戏?;二,为什么学习?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前者更容易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似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而后者带来的只有或更多是被动而痛苦的感受。

约翰·贝勒斯说“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作为教师会很乐意地把这句话送给学生。在学生若有所悟时,教师加以诠释:我们是不是在扮演这样一种角色,即“随意”的学习,“努力”的游戏。不在意学习的效率,而在意“体制”之外的放松。因为对于学习的不关注,也就无所谓置于或不置于什么位置。因为游戏不是竞技,无须那么多评论与压力,而学习早已被套上了竞争性的枷锁。学生对此表示同意之时,又继续点评:学习之后游戏的渴望性或许远比游戏之后学习的渴望性来得更强烈。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游戏与学习对于青少年来讲也可以相得益彰,偏置一方,对于其来讲可能都不见得好。但是调整两者的前后关系或许是我们学生需要明白与行动的,而这个改变的起步,就在于课堂。因而这样的现实性话题千万需要讨论,而且要多讨论,学生乐意讲,教师乐意说,话语的沟通性便精彩纷呈。而这些点评性的话语,在日积月累中,学生便能意识到其价值所在,从小处不断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屎味的巧克力与巧克力味的屎

小标题很觉得“俗”人眼球,但却蛮能说明问题。

在与学生讨论“选择”这一课题时,老师给了学生这个话题。原因是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对于选择,学生往往很茫然,正如学生对于这个话题进行选择时的一时无措。

曾经本人几乎问过所有教授的一年级学生:在其考入职校时,是否是自己的主动选择。答案在细化之后呈现这么一种态势,即主动在职校中选择的往往表现为班级中积极的一部分;在高中与职校之间做选择的反而积极性没第一部分强;而大部分学生当时是没有做所谓选择的,实为不选择的选择。其实学生对于这样的结果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明白。对于多数中职校生来讲,在择校初期没有所谓选择的问题,因为确实社会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包容性太过强大,以至于其永远可以在学校中——不是这个学校就是那个学校。但是这真是一种可怕的暗示,这让学生很轻易的就会相信,以后的工作总会有着落的,不正如现在还能“读书”一般轻松。这些意识给了学生,而学生会在反思中感受到自己。这就是很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就是讨论为何会呈现以上三种情况,特别是第一和第二种的对比。一言以蔽之,选择更有针对性,你对自己认同感便会越强,因为选择之初你的定位是清晰的,存在便是真实的。

这个话题其实可以一直跟学生进行讨论,因为“选择”在其生活中太重要了,而多数学生的忽视正是德育课中给予他们补充的绝好机会。创设话语环境,让学生搭建话语平台。敢言、多言、会言。

(三)先天的优势与后天的努力

这一话题也是困扰我们中职生的问题。我们抱怨学生不努力,学生淡然表述为不是读书的料。“先天”与“后天”之间似乎有道鸿沟。这一比较中,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师生相互游离,关注点不在填沟而在隔岸观望或各干各的。那么,对于德育课确实需要老师主动搭座桥、架座塔,以便学生能靠近看看老师所谓的“后天”努力与“先天”优势的区分。

“后天”努力的过程中,青年的相对浮夸表现在耍弄小聪明。耍弄的姿态让我们部分学生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因而会听到诸如“当初就是没好好考而已”“好好考了怎么会来职校?!”的话语。从话语中,能感受到,学生不是在建立沟通的对话,而是在破坏对话。这不仅变为对自我定位的嗤之一笑甚至嗤之以鼻,更让一部分社会人士也对之嗤之一笑甚至嗤之以鼻。

在讨论中本人告诉学生:若一直把努力的后天所得作为优势的先天恩赐,结果便会是永远未知而茫然的明天。在校生活,如果不能把这点落实清楚,那么步入社会,你便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先天的优势可言。我让学生细细想想,社会中那个行业可以凭借所谓先天的优势来获得?在学校中的认同或许很难迁移到社会中的认同,在学校中同学间的情感认同绝对换不来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认同。社会的“话语”只能用社会的能力去换取,这绝对不同于家庭或者社会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

所以落脚点便是:罗马确实不是一天而建!年轻人,需要踏实学习的路漫漫而长远!“话语”的获得不仅是自我认同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自我建立的过程。职校德育课的在此中起到的就是帮助意识认同中获得建立的勇气与方向。

二、求职过程中问题的探讨

在校期间的意识建立在哪里得到验证呢?验证的第一步在于求职意识的建立。职校的职业导向的关键一步就是求职中踏入社会的一步。学生在校期间的无数次内心演练与现实操练,终于在求职上得到了正式的表演。而表演的高低之分,在于自我定位职业的现实目标之中,即能否找对自己的目标,不好高骛远、不自谦自卑地找到自己的点。再进一步地说,如何来看目标的选择呢,最终还是看目标的适合与否,正确与否。

对于我们学生可能面临的是无所谓求职与否,因为现在职校的实习率一般都高的离谱,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给予学生诸多的实习可能性,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求职变成一项没有过多经历的经验。这一方面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不到找工作的压力,更不要说在之后可能的自我创业。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有筛选或者批量下岗的危机存在,但这份危机感因为没有对比的内心失落感而不得不让学生在无形中承担空降的压力。当然,相对来说,这份落差比起那些高层次岗位来说肯定小的多,所以即使在求职过程中有失落,再次求职的打击性或许不会太大,而唯一的可能是,因为落差不大,再次求职的动力性也或许不大了。

于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看到一步步向上的力量,而非体验在校期间现实到无骨感的平淡。我的办法是案例的引导。鸡汤式的案例一向是有意义的,有意义在于未受生活无情直视过或直视后希望改变之人,学生当然属于第一類。我拿马云的例子、李嘉诚的例子、成龙的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就是当初很草根,现在很成功。当然,案例只能暂时唤起学生内在的青春激情。在求职中的现实中,自信的自我才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如果技能课是砖的话,德育课就是能让每块砖粘合在一起的水泥。德育课的意义就在于让技能的自信累计变成整体的自强。自强的呼唤出职校生的声音,自强的喊出职校生的“话语”自信。

三、职场生活中问题的探讨

这话题其实不能是在校期间进行讨论的,因为相对比较空。但是有些问题其实是有共性的。在职校德育课程中,我曾用较完整的篇幅与学生谈论在实习或者工作过程中公与私的问题。

00后的年轻人被“虚拟主观化”的比较多,呈现的比较多的就是社会的一些导向往往潜移默化成他们自认为的社会观念。而且在这之中,道德的观念被相对边缘化,而浅道德化或者说非道德化的观念对于我们学生影响相对比较多,这一部分原因归于网络社会,一部分又来源于家长、学校等诸多学生能获得认识的地方。因此德育课的以正视听作用其实很关键。

公,相对于私来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让个人无安全或平稳感;而私相对于公来说又体现出明显的个体利益的融合性。也就是说为私,我的利益显而易见,为公,我的利益不知在何方。因为自私自利不是无理由的存在,是个人对于问题的看法存在其自身的合理性。但是,为何还要为公呢?比方说我们为何拔河的时候是一起往同一个方向使劲呢,而且都有一种荣誉感呢?因为人有一种属性:社会性。人是需要相互的,无独立存在的人的个体。因而你在为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体现和维持这份公共性、相互性,以便让自己更好的在群体里获得认同。因而,我们的德育课中的讨论公与私的话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对于我们个人存在的影响,而非简化的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彰显。随着学生对于现有伙伴模式的体会,也就能渐渐感知到公里面带有很强的私,私里面也体现公的个体性。

职校期间的学生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群体,其不仅需要技能的锻炼,更是心灵成熟上的建立。其个人认同包括其“话语”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上的观念建立。因而职校德育课的一部分功能即明辨是非、曲折与各类现象,剥丝抽茧,找到正确的路,让我们的学生找对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 程治强,《浅析舆情危机下高校的话语权建设》[C],《中国轻工业教育》,2013

[2] 潘发达,王琴,丁锦宏,戴家隽,《青少年学校归属感研究的现状和展望》[C],《交通医学》,2010(3)

猜你喜欢
自我认同中职生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