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分析

2021-01-15 04:2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妇科护理人员研究组

梁 燕

(贵港市人民医院妇科,广西 贵港 537100)

手术属于妇科肿瘤得以治疗的最有效方式,尽管能够获取很好的疗效,但手术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手段,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从而易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影响其术后康复效果,基于此,需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干预,以期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才能提高患者预后质量[1]。PDCA循环护理是一种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的科学护理新型模式,重点是把这种护理方法运用至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整个过程的护理工作中,有益于护理人员全面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康复的危险因素,且实施对应护理方案加以干预,以此改善护理满意度相关预后情况[2]。本文选择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时间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为分析目标,详细干预结果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收入需执行妇科肿瘤手术患者(80例)为分析目标,选定时间集中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分配,其中对照组(40例)男:女=22:18,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数值(37.13±2.20)岁;研究组(40例)男:女=24:16,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数值(37.15±2.21)岁。各组资料信息执行t检验后,表现的差异十分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内容是:为患者提供一些术前检查项目、手术器械及手术物品的准备以及术后对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测等等。

研究组选择围手术期PDCA循环护理,详细内容见:(1)P(即,计划):成立“PDCA循环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员主要人员为责任护士,需具备高年资工作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极强的沟通能力,负责指导的人选定为科室护士长。(2)D(即,执行):确定了最终的计划之后,其具体护理管理方法要通知到每一位参与护理的人员,按照计划开展针对性、高效的培训,再给出具体的职责、分工,依照计划就其患者落实护理干预,且质控小组负责监督整个护理计划的实施过程。①术前护理。在术前需护理人员自发的去和患者展开交流,掌握他们心理上的活动状态,如果患者担心手术产生的疼痛以及手术疗效等,这需对其开展手术有关临床治疗的讲述,告诉他们现在使用的都是微创技术,产生的疼痛也是十分轻的,且以成功得以治疗的案例仅限定现身说法演绎,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并利于预后信心的良好树立[3]。②术后护理。在术后需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捆腹带,以免腹压增高而引发切口出血,并且,还需定时给其切口换药,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3)C(即,检查):每天需要质控小组对其护理人员开展的护理计划详情以及执行程度等加以检查,就其在执行之中产生的一些无法预测的问题要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通过定期召集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的讨论,进而总结出护理计划具体执行之中所暴露的问题,保证能够对于一些关键环节做出现场性的示范,进而明确实施的最佳方案等。(4)A(即,处理):按照时间表去召开护患人员一起加入到讨论会之中,多多征集一下患者本人以及家人的意见,且就前三个阶段落实的护理工作情况加以汇总,然后进行护理满意度的有效调查,便于改进其护理流程变得更加标准化,与此同时进入另一个PDCA循环护理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的术后相关指标(a.首次排气时间、b.下床活动时间、c.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数据录入“SPSS 20.0”,术后相关指标选择“±s”展示,并执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选择(n、%)展示,并执行x2检验。统计结果显示:P<0.05,记作统计学差异大。

2 结 果

2.1 术后相关指标

研究组的术后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统计(±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统计(±s)

组别 n 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0 3.91±0.63 60.12±3.18 9.53±1.14研究组 40 2.43±0.25 52.27±2.64 6.26±1.02 t - 8.927 8.115 8.639 P -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产生情况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50%(1/40)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0%(7/40),且“P<0.05”,见表2。

3 讨 论

在妇科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以及康复质量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术后相关指标(a.首次排气时间、b.下床活动时间、c.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且“P<0.05”;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50%(1例)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0%(7例),且“P<0.05”。与杨娟[5]等人研究报告中得出的PDCA循环护理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52.44±10.69)h、住院时间(6.15±2.5)d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60.44±13.27)h、(9.6±3.23)d结论基本一致,展现出:PDCA循环护理应用的优势以及最终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选择围手术期PDCA循环护理后,不但术后相关指标得到优化,而且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

猜你喜欢
妇科护理人员研究组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