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与对策研究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证分析

2021-01-16 08:34杨琪琪沈雁沈翔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困难维度

杨琪琪,沈雁,沈翔鹰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正处于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阶段。面对人生第一次职业抉择,由于受自身准备不足、对外部环境信息不了解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无法做出明智的职业决定,即面临职业决策困难问题,从而引发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由于缺乏相关职业技能或职业生涯不成熟,或者对自我、专业、职业和工作环境的信息认识不全面,从而不能够或不愿意做出职业生涯决策[1]。

地方本科院校发挥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面临着有别于中央部属高校、重点大学不同的特殊困难,如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小、就业资源匮乏、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弱等[2],因而如何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推进当前全社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一步,且聚焦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现象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该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揭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规律,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就业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2 研究对象、工具与过程

2.1 研究对象

2019年9月对浙江省某高校大学生施测,共随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5份,有效率为63.12%。其中,男生256人(50.69%),女生249人(49.31%);贫困大学生201人(39.80%),非贫困大学生304人(60.20%);大一195人(38.62%),大二155(30.69%)人,大三155人(30.69%)。

2.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口学信息、有关专业和职业的主观评定。第二部分采用国内学者沈雪萍2005年的修订版职业生涯决策困难量表(简称CDDQ)[3]。该量表共35个条目,分为3个大维度,共有10个小类因子。具体为缺乏准备性维度(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良信念)、缺乏信息维度(对自己缺乏了解、对职业缺乏了解、对决策过程缺乏了解、不知如何获取职业信息)、不一致信息维度(不可靠信息、内在冲突、外在冲突)。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量表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职业决策困难度越高。该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

2.3 研究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体施测,采用纸质问卷答题方式集中统一完成测验。调查开始前,主试统一向被试宣读指导语,介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让被试者自行完成问卷填写。该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数据运用SPSS 20.0进行管理与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描述性统计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n=505)

由表1可知,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10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中值2.5分,职业决策困难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困难度得分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犹豫不决”“对职业缺乏了解”“不知如何获取职业信息”。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为2.94,说明职业决策困难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

3.2 职业决策困难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人口学差异情况见表2。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人口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t=2.05,P<0.05)、不一致信息维度上(t=2.35,P<0.05)男生均高于女生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t=-2.21,P<0.05)、缺乏信息维度(t=-2.66,P<0.01)、不一致信息维度上(t=-1.89,P<0.05)城市生源大学生均低于农村生源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t=1.97,P<0.05)、缺乏信息维度(t=2.15,P<0.05)、不一致信息维度上(t=1.87,P<0.05)贫困大学生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均分(t=-1.74,P<0.05)、缺乏信息维度上(t=-3.45,P<0.01)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大学生显著低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大学生;不同职业规划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性差异(F=6.02,P<0.01),且进一步事后检验分析发现,职业规划程度的3个水平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递进规律,即详细职业规划<简单职业规划<没有职业规划。

表2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人口学差异比较(n=505)

3.3 职业决策困难与培养方案熟悉度、行业发展熟悉度等内容的相关分析

职业决策困难与培养方案熟悉度等4个内容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表明职业决策困难与培养方案熟悉度、行业发展熟悉度、专业总体满意度、职业规划程度均有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与这些内容有着重要的关系,降低职业决策困难度可以通过熟悉培养方案、行业发展、提高专业总体满意度、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

表3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的统计分析结果(n=505)

4 讨论

4.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困难的要素分析

总体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得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即职业决策困难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其中“犹豫不决”“对职业缺乏了解”“不知如何获取职业信息”3个因子的得分最高,即这三者对他们造成的职业决策困难最大。同时,考虑到研究采用的自评方式存在评价结果的宽大效应,故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实际职业生涯决策中所面临的困难水平可能更高。因此,必须聚焦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决策力提升的制约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决策能力提升[4]。

一是要凝聚共识,强化组织领导。以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整体规划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校内外生涯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手段,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为大学生生涯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空间和氛围[5]。

二是要精益求精,完善课程体系。学习借鉴重点大学开展职业规划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立足专业,实现“一专业一课程”,打造融合专业特色的职规课程体系。同时,以生涯决策为核心,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实践体验—专题研究”多维综合教研体系,实现整体与个体、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6]。

三是要聚焦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围绕“犹豫不决”“对职业缺乏了解”“不知如何获取职业信息”的关键问题,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决策风格,探索不合理职业信念,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学生接触求职行业和相关岗位的实践锻炼机会;利用校友、实习合作单位等资源,拓展深度访谈渠道;通过信息共享、咨询服务等方式,训练信息搜集技能,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4.2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困难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研究表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在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差异性特点。

一从性别看,男大学生在决策困难总分和不一致信息维度得分上均高于女大学生。这说明高校女大学生随着职业观念的不断解放,自身专业成绩和职业能力的日益突出,在就业初期反而比男大学生更加有规划、决策困难也更低。当然,这一现象更需要地方本科高校持续开展生涯教育校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剖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解决方案提供思路和合理化建议。

二从城乡差异和家庭状况看,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当前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职业定位探索、职业信息获取、职业决策分析等方面处于不利处境。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社会资源、就业心态等的影响,无论在就业认知观念上还是就业技巧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大学生特需群体帮扶机制,将受地域、经济、家庭因素影响较大的学生群体纳入重点帮扶范畴,在家校联动、资源供给、咨询服务、平台创设上给予重点关注和提供特殊通道,降低因客观因素导致的决策能力落后。

三从个体职业规划程度看,大学生群体的职业规划制定情况参差不齐,仅有不足10.00%的群体制定了详细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且不同的职业规划对学生自身的职业决策困难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即制定的生涯规划越详细,面临的决策困难越小。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生涯教育在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的前提下,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生涯教育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全程化、不断线,又要有重点、分阶段推进。低年级要侧重生涯意识唤醒,中年级侧重职规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提升,高年级侧重实践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在教育效果上要探索提高生涯教育效能的方法,形成教学—研究—实训的有机整体,使之互为补充,相互促进,避免课程与实践“两张皮”现象。

5 建议

一要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要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到“就业易”的彻底转变,培养独具优势,且能契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毕业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需要学校从自身定位出发,结合地方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要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满意度。通过开展朋辈教育,帮助学生挖掘专业学习兴趣,交流学习方法;拓展有利于专业人才发展的各类渠道和空间,助推学生专业成长成才。

三要建立“政产学研用”育人共同体。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校地共育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实现课程、师资、平台等方面与政府、行业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共建,促进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外,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设置专业机构和人员,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架起互通有无、双向选择的桥梁,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全程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困难维度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困难中遇见团队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困难我不怕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