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法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对译语产出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1-16 08:35苑晓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图形符号译语汉英

苑晓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1620)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愈发紧密。因此对于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最为常见的口译工作方式之一便是交替传译,就是译者在说话人说完一句、一段甚至是整个语篇后将其译成目标语的方式。许多专业人士认为交替传译是对口译员是否真正称职的严峻考验。人们对交替传译预期的翻译质量比同声传译要高很多,一般要求准确度在95.00%以上。交替传译具有即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只能依靠短期记忆和笔记完成对源语的理解、分析、储存以及转换等一系列加工过程。该文主要研究了八大类笔记符号在汉英交传中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口译学习者(非专业译员)进行汉英交传时笔记记录采用的语言形式以及最喜欢的笔记法符号。

1 文献综述

1.1 口译笔记发展

口译笔记指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一定的职业化手段即席、迅速地通过整理原语思维线路来标定原语内容、关键词和译语搜觅与组织工作的“提示性”笔记。Herbert(1952)、Rozan(1956)、Gillies(2005)、Andres(2002)和Albl-Mikasa(2007)提出笔记的原则和规律,并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国内很多学者对笔记符号进行系统整理,林超伦(2004)提出笔记的六大特点:少写多划,少字多意,少线多指,少横多竖,快速书写,明确结束。吴钟明(2015)对交传过程中最常出现的词汇符号进行初步总结。经分类归纳,笔者将笔记法分为八大类:包括图形符号(如*表示特点feature)、标点符号(。做上标表示人,做下标表示地方)、数字符号(+表示增加)、箭头符号(表示造成、导致)、希腊字母(β表示变化、改变)、字母和缩写(buz表示公司)、汉字偏旁(凡表示繁荣)、国名简写(UK表示英国),并依次编码为A、B、C、D、E、F、G、H。

1.2 口译笔记在交传中的作用

笔记在交传中起到信息记录和辅助理解记忆的作用。贾一诚提出,“口译人员仅凭大脑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准确记住段路较长的讲话或发言的全部内容。此外,频繁出现却稍纵即逝的特殊词,如人名、地名、数字也给大脑记忆增加了重重困难。欲克服这些困难准确地进行传译,唯一途径就是做口译笔记。”心理学“短时记忆遗忘规律”指出,随着时间的延缓,人的回忆的正确率会急剧下降。故口译笔记是促成口译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口译笔记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自口译笔记法诞生以来,口译译语表达的译语产出质量一直是口译学者、口译测试设计者、口译培训者和口译员的关注重点。译语产出质量受语言因素(如原语的听辩和理解能力)以及译员智力因素的影响(转引自鲍刚,2005)。由于交替传译具有瞬时性、一次性的特点,口译员只能依靠短期记忆和口译笔记来完成源语听辨与信息贮存、表征和命题形成、译语计划与产出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因此,口译员口译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笔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该研究主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1)在汉译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记录笔记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及原因是什么?(2)在汉译英传译活动中,译员最青睐的笔记法符号是什么?为什么?(3)影响译语产出质量的八类笔记法中,哪种笔记法符号影响最大?哪种最小?

2.2 研究对象

选择6名大学本科4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受试对象。6名学生是经过严格的笔记法训练,已经熟练掌握八大类笔记法符号并且明确笔记法内容注意事项(如关键词、逻辑关系、纵向列表、梯形缩进、重首尾等)。受试者英语水平基本一致,TEM-4成绩优秀并且拥有CATTI三级口译(由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或是同等难度的上海市中级口译(由笔试和口试组成)资格证书。受试者全是女性,平均年龄21岁。姓名采用数字编号,以保证研究对象个人隐私。

2.3 测试材料及内容

中文原文(时长3分10秒,共9个部分,计539字)来自中共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的一段真实的口译材料。该段材料总长190 s,是发言人庹震答新华社记者有关“脱贫”的提问。笔者用爱剪辑将其分为9部分,时长分别为30 s、20 s、22 s、10 s、35 s、15 s、20 s、25 s、25 s。每一个部分意思完整且涵盖八大笔记法符号。测试材料的难度和长度参照了CATTI三级口译考试。每一部分的口译时间是对应材料间隔时间的两倍。

2.4 实验过程

实验在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进行,为避免相互干扰,6名学生分别坐在不同的同传箱进行交替传译。受试者在接受测试过程中均采用A4纸进行笔记记录,写下自己的名字、学号、座位号。源语和被试的译语均被保存在同一音频里。在实验开始前,将测试材料中出现的晦涩难懂的术语以及评分量表告诉被试者。口译质量量表借鉴San-Bin Lee(2017)最新研究成果。实验结束后,立即对被试者进行测后访谈,利用“有声思维法”,让他们看着自己的笔记,作为“指示性回忆”,告诉测试者每一个笔记符号的意义,因此测试者能够对其笔记进行分类。最后,对被试的笔记进行扫描保存,以供评估者进一步分析,访谈录音以电子音频格式保存。评估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有丰富口译实践与教学经验,对学生口译质量评分是可靠的。

2.5 访谈问题

(1)汉英交传活动中,你更喜欢使用的语言记录形式:即原语(汉语)记笔记还是用译语(英语)记笔记?(2)汉英交传时,你更喜欢哪种笔记法符号?你为什么在测试时喜欢使用某某笔记法?(3)你是否有自己独创的笔记法符号?

3 结果与讨论

3.1 口译笔记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如表1所示,口译笔记得分与口译笔记数量都不能单独解释口译质量的差异。

表1 口译笔记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口译质量似乎是口译笔记的质量和数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该研究的被试者都是英语水平较高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实验前近一个月,她们在口译课上系统学习如何做笔记。这就是解释了她们在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所做的几乎都是有效的。因此,研究结论为,被试者所记下的口译笔记越多,口译质量越高,因为其笔记大多是有效的。例如,被试5和被试6,她们所记下的笔记数量最多,笔记分数也最高,所以口译质量最高。被试2和被试4记下的笔记数量最少,笔记分数最低,口译质量也最低。因此,系统学习笔记法符号对口译学习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3.2 语言形式的选择

从做口译笔记语言形式的分布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在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被试群体更喜欢用A语(汉语,占28.00%)而不是B语(英语,占6.00%)。表2的数据表明,口译学习者优先选择母语汉语做笔记。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语言偏好:一方面,测试材料是中文,作为一名母语为汉语的口译人员,用汉语做笔记显然更容易,可以不用浪费时间进行代码转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她们的认知负荷。另一方面,汉字通常比英文字母包含更多的信息,一个简单的汉字往往可以涵盖整个短句的意思。

表2 口译笔记语言形式的分布情况

3.3 笔记法符号的选择

如上所述,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记口译笔记的文献,将所有口译笔记法符号系统划分为8类。表3笔记法符号的分布显示了每个笔记法符号对其口译质量的影响。从表3可以得出,在影响译语产出质量的八类笔记法中,图形符号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箭头符号,最不重要的是希腊字母。例如,除了被试2记下的箭头多于图形符号之外,其他所有被试者记下的图形符号都是最多的,尤其是被试5和被试6,这两位学生的口译质量最高。同样,D列显示箭头符号在影响口译质量方面排第二;而E列显示希腊字母对口译质量几乎不起任何作用。此外,英语口译学习者在本次汉英交传中除被试5有一个自创符号(眼睛代表监督)外,其他5位无自创符号。

表3 笔记法符号分布情况

测后访谈显示:图形符号占比为33.30%,箭头符号为66.70%。口译学习者认为箭头符号和图形符号生动、直观,容易记。这似与前文“在汉英交传中,图形符号影响最大,其次是箭头符号。”不一致,实则不然。这是因为箭头符号用于显化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此外,测后访谈显示,几乎所有的口译学习者都没有独创的笔记符号。他们认为作为口译初学者,应先打好基础,在有丰富口译实践机会和经验基础上,自然会有自创符号。

4 结语

研究发现:首先,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做笔记时更倾向于母语—汉语;其次,他们最常用的笔记法符号是箭头符号,由于箭头符号方便、简洁、容易理解;最后,在八大类笔记法符号对口译质量的影响中,图形符号最为重要,箭头符号次之。最小的是希腊字母。而英专本科生几乎没有自创符号。该研究对口译教学者和学习者有一定的启示。口译教学者在教笔记法时,重点教授图形符号和箭头符号,不需过多强调希腊字母,甚至可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直接省略希腊字母笔记法教学。同样,口译学习者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笔记法符号上。

猜你喜欢
图形符号译语汉英
关于广告中图形符号设计的视觉传达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东部的太阳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图形符号新考
中国早期图形符号的运用及发展初探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平面设计中图形的符号视觉传达分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