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1-01-16 08:43于辉李凤华孙士杰陈美玲勾育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5期
关键词:格列齐特餐后列奈

于辉,李凤华,孙士杰,陈美玲,勾育松

作者单位: 253006 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学院医药与护理学院(于辉、孙士杰)253006 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李凤华、陈美玲)253300 山东省武城县武城镇医院内科(勾育松)

糖尿病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发病过程。而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ɑ细胞功能异常和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缺陷导致[1]。不同程度伴有胰岛素质量的异常变化,早期多有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或缺失,多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合并脂代谢紊乱[2-3]。T2DM患者常见的病理变化是糖、脂类及蛋白质代谢异常,并且三者具有协同效应,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疾病并发症加速进展,其中心脑血管发病率高达50%,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扰[4]。鉴于此,本文以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的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比较T2DM患者采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后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变化,旨在观察瑞格列奈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1日-2020年2月28日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73例,年龄(50.87±9.24)岁,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5.83±3.09)kg/m2,糖化血红蛋白(8.30±1.64)%,空腹血糖(8.60±3.28)m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格列奈组和格列齐特组,每组80例。瑞格列奈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50.39±8.76)岁;体质量指数(25.80±3.57)kg/m2;糖化血红蛋白(7.98±1.62)%;空腹血糖(8.61±2.38)mmol/L。格列齐特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51.80±9.87)岁;体质指数(25.72±3.64)kg/m2;糖化血红蛋白(8.35±1.76)%;空腹血糖(8.58±3.79)mmol/L。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患者均符合T2DM诊断标准[5];(2)精神状态正常;(3)年龄18~70岁;(4)患者既往未使用过降糖药物;(5)患者心、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6)患者近3个月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7)空腹血糖7.0~13.9 mmol/L,或空腹血糖6.0~6.9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 mmol/L;(8)糖化血红蛋白6.5%~8.5%;(9)体质量指数18~30 kg/m2。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3)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其他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5)临床资料不全患者;(6)对本次用药过敏者;(7)正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组后第1天晚8点开始禁食12 h,于次日清晨8点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胰岛素、空腹血脂检测。抽血后给予实验标准餐(标准餐总热量为2 080 kJ,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5%、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餐后30 min、2 h分别检测患者血糖、胰岛素。之后瑞格列奈组给予瑞格列奈片餐前30 min内服用,随餐服用,每次1~4 mg,每天3次,每天最大剂量≤16 mg;格列齐特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次30~6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观察过程中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2组治疗疗程均为6周。

1.4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血糖水平;(2)胰岛素: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3)血脂水平: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患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

2 结 果

2.1 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2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2 胰岛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胰岛素、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格列齐特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瑞格列奈组高于格列齐特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比较

2.3 空腹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瑞格列奈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瑞格列奈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齐特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3 讨 论

T2DM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多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缺乏,到胰岛素缺乏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是以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6]。患者进餐后,早相胰岛素分泌应答能力减弱,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造成患者血糖即时代谢障碍,引起机体一系列变化,主要以餐后高血糖和高血脂为主要特征[7]。瑞格列奈是一种胰岛素促泌剂,可有效结合相应受体,抑制β细胞内K+外流,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8]。格列齐特是Ⅱ代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吸收不受消化道pH值的影响,可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可提高葡萄糖的代谢作用,从而达到低血糖降低目的,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取得良好效果[9-10]。

本研究观察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对患者空腹、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以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2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均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控制血糖。瑞格列奈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格列齐特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比较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瑞格列奈可以有效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的分泌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起效作用持久,即使空腹状态下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格列齐特可有效升高患者餐后30 min和餐后2 h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但对空腹胰岛素分泌无显著影响,这与瑞格列奈形成对比,提示瑞格列奈对患者胰岛素调节效果更好。治疗后2组患者餐后30 min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瑞格列奈组高于格列齐特组(P<0.01)。表明瑞格列奈不仅能长久且有效刺激患者胰岛素分泌,且刺激胰岛素,提升胰岛素分泌的能力高于格列齐特。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瑞格列奈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瑞格列奈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格列齐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齐特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患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降低患者血脂,瑞格列奈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脂,且控制效果强于格列齐特。

综上所述,瑞格列奈可有效降低和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与格列齐特无明显差异。但在控制血糖水平和血脂方面瑞格列奈效果强于格列齐特,更能有效预防和延缓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改善心脑血管代谢、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格列齐特餐后列奈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格列美脲与格列齐特治疗糖尿病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价研究
论格列齐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应用及疗效
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