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21-01-16 08:43王冬菊宋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5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氨氯地平心绞痛

王冬菊,宋强

作者单位: 350001 福州市,福建省立医院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很大的变化,摄入的热量增多,导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提升[1],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诱发因素,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较常见的是冠心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本研究观察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0~79(66.33±8.5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51~80(66.75±8.84)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3]:(1)所有患者经影像学、超声心动图等、血压测量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伴高血压;(2)患者基本资料齐全。排除标准[4]:(1)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禁忌证患者;(4)有精神病史、沟通障碍患者;(5)资料不全、配合度不高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合理膳食,保持适量运动。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片12.5 mg口服,每天2~3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2)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3)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4)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9.70%(χ2=4.941,P=0.026)。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2.4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SV、LVEDV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胃部不适于停药后消失。

3 讨 论

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冠心病伴高血压的发病率大幅度提升,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临床研究发现,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治疗。为提高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最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6]。

氨氯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药物,具有较强的血管选择性[7],可有效地松弛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压,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等症状。卡托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冠脉血管收缩效应,降低血压[8]。另外长期服用此药物对血管重构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可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LVESV、LVEDV均低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轻微胃部不适于停药后消失。黄小荣等[10]指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效率为87.76%,而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有效率为69.39%,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效果较好,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可完成治疗疗程,联合治疗为临床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较好选择。

综上所述,卡托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氨氯地平心绞痛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