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点与疗效观察

2021-01-16 08:44孙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头孢他啶阿奇耐药性

孙彭

作者单位: 250012 济南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呼吸道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因症状较轻且自身免疫力较强可进行自我调节,而其余患者因感染严重需立即就医。若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就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疗效显著。但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愈发严重,增加了患者选药的困难性。头孢他啶作为抗生素常用药物,伴随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患者耐药性逐渐增强,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而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性较强,其作用于革兰阴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方面疗效较好,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度更高[2-3]。本研究选取呼吸道感染患者56例进行研究,观察阿奇霉素的药理特点及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06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2019年1-6月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2019年7月-2020年1月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75(37.87±4.02)岁;病程2~8(4.31±1.71)d。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16~72(36.89±4.12)岁;病程1~8(3.90±1.89)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4]且X线片显示出现斑片状影或肺纹理变粗;(2)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咯痰;(3)患者均存在干湿性啰音;(4)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结核性感染患者;(2)患自身免疫疾病或哮喘患者;(3)心、肝、肾出现器质性病变患者;(4)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5)孕期、哺乳期妇女;(6)因自身原因无法配合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促进患者排痰、止咳、平喘,保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528)每次100 mg静脉滴注,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60111)250 mg+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 d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315)0.25 g,每天1次。2组患者均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1)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证候积分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咯痰三项,每项得分在0~3分,分别表示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满分9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重;(3)病原体清除效果,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取患者晨起痰进行痰培养,医师进行涂片后使用显微镜及光学镜进行细菌学检测;(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头晕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临床疗效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白细胞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病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部分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患者影像学检查得出病灶缩小>5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部分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患者影像学检查得出病灶缩小20%~50%;无效:患者症状未缓解,指标未恢复,且病灶缩小<2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5 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7,P=0.002)。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发热、咳嗽、咯痰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发热、咳嗽、咯痰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病原体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有痰菌53例,对照组有46例。2组患者治疗后,痰菌阳性率均下降,观察组患者病原体总清除率(94.34%)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3,P=0.002)。见表3。

表3 2组患者病原体清除情况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3/56);对照组出现腹泻4例、呕吐3例、发热1例、头晕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13/50),且2组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均好转。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3,P=0.003)。

3 讨 论

呼吸道感染作为门诊常见疾病,在春季、夏季发病率较高。患者早期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一般可根据机体免疫力自行调节,帮助患者抵抗病毒。而部分患者免疫力较差,患者无法进行自身有效调节,随着呼吸道感染加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肺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引起肺气肿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呼吸道感染一般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多,作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感染性疾病中疗效较好。因此,临床上一般使用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对患者使用头孢他啶及阿奇霉素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采用阿奇霉素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病原菌总清除率(94.34%)均高于采用头孢他啶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病原菌总清除率(71.74%)。这是因为头孢他啶虽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但易出现耐药性。而病菌耐药性增强会导致头孢他啶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时出现一定限制,从而影响患者疗效。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新型抗生素,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可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阴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细菌抑制作用明显;同时可积极修复体内紊乱免疫机制,协调免疫系统,可促进炎性因子产生,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并诱发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病原菌的防御能力,对病原菌起到抑杀作用[7]。且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半合成性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阻滞病原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极少出现耐药性菌株,安全性较高。患者在注射阿奇霉素时,起效快并且药效时间长,这是因为阿奇霉素有特定的靶向转运作用,药物进入感染部位后,浓度高于非感染部位的6~7倍,且半衰期较长,患者停药后可维持一定抗菌浓度[8]。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咯痰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证明阿奇霉素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良好。朱海静[9]将4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行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证明阿奇霉素可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指出,患者常规服用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时,一般会出现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抗生素易加大患者胃动力,导致消化系统紊乱,但阿奇霉素由于自身特性,不易发生分子内环化,因此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更少[10]。但有部分研究指出,患者用药后白细胞减少,并出现过敏性休克或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一般是因为患者自身对药物过敏或肝、肾功能有缺陷所致[11]。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26.00%),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因阿奇霉素静脉用药后,靶向针定位效果好,从而减少对其他器官、组织产生影响。同时,阿奇霉素具有二碱价双亲特性,生物利用度较好,进入人体后可经尿液在24 h内排出体外,对患者影响程度更小[12]。赵丽伟[13]对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使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结果得出阿奇霉素抗菌效果好于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抗菌效果较好,且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孢他啶阿奇耐药性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阿奇,出发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