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性激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1-16 08:44周丽芬孟新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5期
关键词:性激素异位症炎性

周丽芬,孟新洲

作者单位: 432900 湖北省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内分泌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较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程长,不仅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治疗,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结构的不断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故积极做好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具积极作用[2]。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即以性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实践表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性激素水平,对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病例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年龄32~56(44.02±10.11)岁;病程2~6(4.05±1.00)个月;发病部位:盆腔26例,卵巢20例,其他部位4例。对照组年龄33~55(43.57±10.20)岁;病程2~5(3.94±1.05)个月;发病部位:盆腔24例,卵巢20例,其他部位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资料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2)近6个月内未开展过药物治疗者;(3)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史者;(2)合并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3)药物过敏者;(4)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6)意识障碍者;(7)不愿参与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在月经第1天,口服丹那唑每次200 mg,每天2次。在月经第1天,试验组应用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551)每次12.5 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2组治疗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性激素、炎性因子水平,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4(IL-4)、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在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 ml,将其放置1 h后,经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后,取上清液,分别在准备好的EP管内进行分装,将EP管置于-80 ℃冰箱内保存,之后对其进行逐一检测,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指标水平[4];(3)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F-36量表评价,包括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环境功能、总健康状态和精力状态6个维度,共计25个项目,均以4分制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质量越高[5]。

1.5 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心理、生理等状况得以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所缓解,心理、生理状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均没有改善,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6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E2、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E2水平较治疗降低,LH、F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2.3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IL-4、IL-8、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IL-4、IL-8、TNF-α、CRP水平较治疗降低,且试验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环境功能、总健康状态和精力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同时临床以下腹疼痛、经期痛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不孕,除了以上表现,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器官、系统等损伤,影响机体健康[7]。此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时,卵巢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炎性因子也会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出现变化。故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需要监测性激素、炎性因子水平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情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此来提升疗效[8]。目前,临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患者会在出现痛经、大便异常等症状的同时因病情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炎性因子指标,即CRP、IL-8、IL-4等均为炎性反应的指标,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TNF-α,在机体中属于免疫机制因子,其可在新生血管中产生相应的作用,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内的TNF-α水平较高[9]。此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卵巢功能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故寻找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了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示:试验组性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有终止早孕、抗着床、促宫颈成熟等作用,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在药理作用发挥过程中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萎缩,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速度,从而实现治疗目的[10]。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使机体LH、FS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从而改善卵巢功能。虽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此药物影响较小,且在用药后可以改善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促使患者病情康复。且用药后患者不会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故用药安全性较高,可将其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规药物。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米非司酮应用后既能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又能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激素异位症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