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炎患儿心肌酶的影响

2021-01-16 08:44沈俊良赖瑜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5期
关键词:磷酸钠肌酸激酶心肌炎

沈俊良,赖瑜华

作者单位: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药学部

心肌炎(myocarditis)属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细胞发生炎性病变,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致使心功能出现障碍[1-2]。心肌炎患者分为急性心肌炎、亚急性心肌炎和慢性心肌炎。其中慢性病程在半年以上,急性病程在3个月以内,亚急性病程在3~6个月。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通常诱发此病的因素是发生病原菌感染,如心肌炎患者上、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腮腺炎感染、水痘感染、风疹感染等,心肌炎情况较轻患者会只出现ST-T改变,无其他明显症状,心肌炎情况较重患者在短期内不进行及时救治,将会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并可能导致心肌炎患者出现晕厥或发展至心源性昏厥,甚至猝死。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困乏无力、胸闷气短、心肌酶变化、心律失常与心电图变化等症状。常规治疗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临床效果不明显。本研究观察左卡尼汀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心肌炎患儿心肌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联合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3(7.72±1.47)岁;体质量9.32~35.03(18.47±4.21)kg;抽搐7例,心力衰竭15例,晕厥7例,心源性休克9例,急性期心脏扩大7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13(7.72±1.47)岁;体质量9.22~35.13(18.45±4.22)kg;抽搐6例,心力衰竭16例,晕厥8例,心源性休克9例,急性期心脏扩大6例。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14岁。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异常或严重认知障碍者;(2)伴心、肝、肾等器官疾病;(3)对左卡尼汀或果糖二磷酸钠过敏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及补充维生素、吸氧等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东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72)50 mg·kg-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意大利福斯卡玛生化制药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20150004)<6岁2.5 g,6~14岁5.0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滴注。2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2周[3-5]。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心肌酶检测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心肌酶、心电图检查检测结果有所改善,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无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心肌酶检测、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患儿出现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P=0.014)。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比较

2.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联合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在临床中,心肌炎是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引发此类疾病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情况下,由于心肌细胞造成损伤机体在释放抗原的过程中,很容易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5-8]。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增高是诊断心肌炎的标准,可辅助心电图做出诊断。通常心肌炎患者发作较快,病因多,基本表现症状为胸闷乏力、恶心呕吐、发热,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炎性细胞因子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常规治疗常采用补充维生素,进行吸氧、休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发病后在前臂皮肤接种卡介苗或选用细胞免疫增强剂胸腺素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预防反复感染。

一般心肌炎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感染、过敏或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肌炎,内分泌紊乱与代谢紊乱、理化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或结缔组织病。其中,感染包含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真菌感染、原虫感染、螺旋体感染及蠕虫感染。感染是引发心肌炎最重要的原因是病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占57%以上。主要采用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波、病因学检查、心内膜活检及放射核素检查等,因心电图异常是心肌损伤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指标之一。当患者患有心肌炎时,心电图主要变现为ST段与T波变化,有时呈冠状T波变化或T波减低或倒置,一般ST段变化较轻。左卡尼汀可为心肌组织提供大量能量,改善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与机体中的活性氧、中性粒子、钙离子均存在密切联系[9-10];同时与心肌细胞产生能量存在密切联系。左卡尼汀可给予心肌大量的能量,保证心肌细胞活性,降低心肌细胞损伤等。果糖二磷酸钠作用于机体,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同时促进钾离子内流,一般通过促进机体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保证平衡细胞内环境,因此可有效减少心肌损伤,因其心肌细胞提供大量能量,治疗效果显著,所以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损害,引发消化道不良症状,所以临床使用时要严格把控用药时间。我院采用左卡尼汀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可促进钾离子内流,为心肌细胞提供大量能量,保证机体能量正常代谢,稳定细胞内环境,以此减少心肌细胞劳损,改善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左卡尼汀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心肌炎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磷酸钠肌酸激酶心肌炎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