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千年往事

2021-01-16 23:02火火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盐商食盐

火火

一个人可以不吃辣,也可以不吃酸、不吃甜,但绝不能不以咸味来点缀生活。因此,作为咸味最重要来源之一的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小小的食盐看上去平淡无奇,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古代,盐的重要性更是远超人们的想象,它甚至是决定国家生死和富强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很早便发现了盐。在古代,人们称自然盐为“卤”,《说文解字》中也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为盐”,即“卤”经过加工后,才能被称之为“盐”。

至于盐的发现,还有一个传说。先秦古籍《世本》说,黄帝时期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后来,关于夙沙的传说越来越具有戏剧色彩:相传有一天,夙沙从海里打了半罐水刚放到火上煮,这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底部留下一层白白的细末。夙沙用手指蘸了一点尝尝,又咸又鲜。他用烤熟的猪肉蘸着吃了起来,感觉味道很鲜美。这白白的细末便是盐,而这位发现盐的夙沙氏,也被后世尊为“盐宗”。

也有观点认为,“夙沙”或许并不是一个人名,更有可能是沿海一个部落的名称,是这个部落掌握了煮盐的技术。当然,远古传说的真实性难以考究,夙沙的故事也不排除是后世编撰加工。但根据考古发现,在中国,使用盐的时间确实超过五千年,至少在黄帝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用海水煮盐的技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后,煮盐技术历代相传,不断成熟。在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柳永就写过一首《煮盐歌》,提及当时的盐民早出晚归,前往深山中砍柴禾,然后堆积起来烧火,经过日夜不休的看守,最终得到洁白的食盐。

海盐的发展日益兴旺。唐代之后,从中国北方的幽州,到南方的岭南等沿海地区,都有海盐生产,其中“两浙盐”和“两淮盐”最有名。

中国也是井盐的发明地。川盐作为中国井盐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过不可或缺的角色。

战国末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今成都双流地区开凿了广都盐井,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自此开始,一座座盐场应运而生。歷史上,自贡盐场是四川最重要的产盐基地,民国初年,1.2万多口盐井遍布在自贡的土地上,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盐井中最著名的当属燊海井,深达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对古人而言,盐的意义就像是冰箱对现代人的意义。盐可以用于保存菜、肉、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物可以长期保存,但用盐将其腌制成酸菜、火腿、咸鱼,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

此外,盐还催生了许多美食的诞生。例如,川菜中的水煮牛肉就出自于自贡盐场。古时,自贡盐场的牛用来拉车汲卤,是盐场的一大劳动力。明清时期,盐场增多,所用的牛也增多,所以不断有退役的牛供人们食用;于是,自贡出现了很多以牛肉为原料的美食,如水煮牛肉、火边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锅、牛尾汤等,尤以水煮牛肉最为有名。而在湖北利川柏杨镇,由于地下水中含有天然卤水成分,且含盐量恰到好处,因此用柏杨卤水做出的豆腐,自然成形,香咸可口。

除了食用之外,盐还有杀菌消毒、护齿、清洁皮肤、去污等作用。更重要的是,盐富含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如果长期不吃盐,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头痛、无力、恶心等症状。所以,人类离不开盐,在“五味”之中,盐当之无愧排在首位。

既然盐如此重要,所以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对其进行了控制。

根据《周礼》记载,周朝就已设立了“盐人”,专门管理盐政。到了春秋时期,齐恒公手下的名相管仲第一次提出“官山海”的思想。官山海,亦称“管山海”,山即矿场,海是用海水煮盐。所以,“官山海”主张由官府专营盐业、矿产。政策出台后,齐国很快富了起来。与此同时,管仲还严格控制食盐出口:和平时期,把盐卖给地处内地、不产盐或产盐很少的诸侯国。这样,齐国不但赚了别国的钱,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听话就不给盐吃,这也是齐国能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汉武帝登基后,常年对外征战,尤其是与匈奴的战争,更是旷日持久。行军打仗,花钱如流水,国家财政吃紧。为了创收,汉武帝任命桑弘羊理财,并在其主持下“笼盐铁”,实行盐、铁、酒官府专营制度。

后来,安史之乱让唐朝财政陷入困境,于是唐朝统治者也打起盐的主意。当时,一位叫第五琦的“理财专家”创造了“榷盐法”,即在产盐的地方设盐官,将盐民编入亭户,产的盐由官府统一收购、销售,禁止私卖。这比桑弘羊的措施更彻底,连盐的生产环节都控制了。第五琦的方法让唐朝统治者很满意,因为仅仅一年,朝廷便增加了40万贯收入。后来,朝廷进一步改革:将盐税加入盐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卖给普通消费者。搞批发的改革很成功,到了大历年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从此以后,食盐专卖成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要财源,掌握了盐业资源,就如同掌握了一座“金山”。

后来官盐生意被一些盐商垄断,这导致盐商暴富。乾隆六下江南,耗资巨大,很多费用都是由盐商出的。当年有这样的俗语:“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可见盐商财力之雄厚。

但是,食盐带来的丰厚利润只是让统治阶层和盐商获利,寻常百姓想要吃盐是难上加难。

《新唐书》如此评价第五琦的改革:“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本来在市面上花10文钱就能买一斗盐,结果改革后,盐的价格暴涨了十倍。唐德宗贞元年间,长安的一斤盐是40文钱,合约每斗400文钱。很多老百姓吃不起盐,甚至拿着数斗谷子,也只能换一斗盐。

官府抬高盐价,也就导致私盐拥有了巨大市场。到了晚唐,盐枭甚至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大问题。

由于唐朝统治者对私盐打击十分严厉,为了对抗官府缉捕,盐枭不得不组织武装自卫,一遇到灾年,盐枭就可能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晚唐起义军领袖黄巢,祖上几代都以贩盐为业。后来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从盐枭成了农民起义军首领。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开国之君钱镠,前蜀开国之君王建,年轻时都贩过私盐。这些盐枭,无疑都是唐朝的“掘墓人”。

由盐引发的还有腐败问题。由于盐商十分富裕,盐官自然少不了借商人之手中饱私囊。比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有位叫尤世拔的两淮盐政,刚上任就对盐商理直气壮地索贿。当时,盐商必须凭“盐引”这种经营许可证才能认购食盐销售,盐引成了抢手货,盐官往往通过盐商回扣的数额来分配盐引。但尤世拔的前任太贪心,不仅吃了当年的回扣,还预售了下一年度的盐引指标。所以,盐商拒绝了尤世拔。气急败坏之下,尤世拔直接向乾隆皇帝实名举报,由此引发了乾隆时期最大贪腐案之一的“两淮盐引案”。据查,从乾隆十一年开始,20年间,历任盐官共侵吞税银1000余万两。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也才5000万两上下,几任盐官竟吞掉了国库的五分之一。

盐,本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盐业专卖本可以维持盐供应以及价格稳定。然而,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却以盐来敛财,最终免不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盐,虽然被许多封建统治者当作一种敛财工具,但那并不是盐的错。实际上,盐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作用,甚至还推动了历史文明的发展演变。

作为一种硬通货,盐曾经作为货币使用。例如我国古代的西南地区,就曾出现过盐币。成书于晚唐的《西南志》记载:“(当时的西南地区)盐每颗约一两二两,有交易即以颗计之。”这是盐被货币化的最直接记录。颗盐超越一般商品,而成为特殊的商品流通于市场,充当等价物和反映各种商品的价值。

当然,这里的颗盐并不是我们印象中极其细微、一粒一粒的散盐,而是未经炼制的粗盐,其质量要比散鹽大得多。人们在交易的时候,以“颗”为单位,例如青菜价值多少颗盐、萝卜价值多少颗盐。

这种货币化的食盐,在后来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记载。马克·波罗记录的时间为元朝初年,比之几百年前的唐朝,“盐币”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那时的盐币已经不再是粗糙的颗粒,而是先进行煮盐,然后用模印将煮出的盐制成块,统一重量,上凸下平,置于热砖上烤硬,最后还得盖上官印。这样制作出的盐币甚至与黄金挂钩,尤为珍贵。

在一些交通不便、文化闭塞的地方,盐还促进了当地的商品流通以及商业发展,并因此衍生出一条条盐道。在西南地区,隐藏着众多古时的盐道,这些道路因盐而兴,也因盐而繁盛。它们影响着巴蜀地区的社会与经济格局,间接催生了民族间文化与商业的交融。虽然没有茶叶的芬芳,没有丝绸的华丽,但其历史意义却丝毫不亚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因此被很多学者称为“中国西南的陆上大运河”。

地处云南的盐津县,就因为有专门的运盐渡口而得名。秦开五尺道,汉代修南夷道,隋唐时又将这里的盐道拓宽,修筑了石门古盐道。自秦以来,这里就是中原文化、滇东文化与巴山文化相互交织之地,四川的盐、云南的山货和药材都从盐津的古渡口出入。控制着川滇门户的石门关,被称为川滇第一关,也是盐津盐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盐津县城,我们还能听到来自盐都自贡的方言,而盐业也仍是盐津商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运盐的古渡口,被现代化的公路与桥梁相连接,但盐业带给盐津的繁荣与辉煌,却始终不变。

这就是盐,看似毫不起眼,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既能引发帝国政权动荡,维系百姓民生,也能带动商业贸易的繁荣,推动历史的发展演变。今天,当你在生活中看到它、使用它时,是否会觉得神奇且有趣呢?

猜你喜欢
盐商食盐
愚人食盐
山东:加强食盐专营管理 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
“癫狂”与“无奈”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可入市销售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可入市销售
盐商文化群景区——财富扬州
愚人食盐
盐商为何跨不出资本经营这步
烛光有烟
烛光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