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

2021-01-17 10:13胡延林陈新星崔涛邹芝兰李常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帕酮室上性普罗

胡延林,陈新星,崔涛,邹芝兰,李常军

作者单位: 442600 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急诊ICU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一种连续多次出现室上性期前收缩现象,其特征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突发、突止、持续时间不定[1]。本研究通过进行对照试验,观察三磷酸腺苷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湖北省郧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0~65(45.63±6.30)岁;心脏病史1~9(5.00±1.35)年;发病时间1~5(5.00±1.50)h。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0~65(45.63±6.32)岁;心脏病史1~9(5.00±1.32)年;发病时间1~5(5.00±1.35)h。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者;年龄<75岁的成年患者。排除标准: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有支气管哮喘史的患者;1周内接受过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中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574)3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443)20 ml中静脉注射,10 min后重复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磷酸腺苷(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0959)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注射,5 min后重复给药。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以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取采集的空腹静脉血静置3 h以后,使用血沉仪、血液分析仪、血凝仪开展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所有试剂均为原厂配套。

1.5 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心律异常症状彻底消失或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无任何并发症;有效:心律异常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结果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或伴随轻微并发症;无效:心律异常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好转或病情进一步加重,伴随严重的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1,P=0.000)。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

2.3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D、LVESD、LVEDV及LVESV比较

3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一种危害性高的心律失常疾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常规用药包括胺碘酮、洋地黄及维拉帕米等,但患者长期使用胺碘酮,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呼吸困难、胸闷[3-5]。因此,必须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救治。

普罗帕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钙离子、钠离子的通道,从而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同时降低房室结、窦房结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6-9]。三磷酸腺苷可有效地抑制房室结、窦房结的负性传导,进入体内后转变为腺苷,与房室结区腺苷受体结合,从而抑制钙离子内流,同时激活钾离子通道[10-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三磷酸腺苷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疾病的转归,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究其原因,可能由于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扩张冠状动脉,提升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三磷酸腺苷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对心功能改善有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猜你喜欢
帕酮室上性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盐酸普罗帕酮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