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农书》“菌子”篇的内容及价值简析*

2021-01-18 08:31王金丽于淑华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1期
关键词:菌子栽种原材料

王金丽,于淑华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当前有许多学者投身于《王祯农书》的研究中,它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辑要》)这三部元代农学著作中研究价值最高的[1]。《王祯农书》的作者王祯,出生于1271年,山东人,一生恪尽职守,当县令的5年期间造福了任职地的百姓(安徽旌德、江西广丰),尤其是对当地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2]。因为他的丰功伟绩,被后世评为道家学者、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与汜胜之、徐光启、贾思勰三位农学家共同占有同样的农学地位,其思想、精神积极影响了后世人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3]。

1 《王祯农书》及其菌子篇简介

《王祯农书》问世于元朝,由当时的司农司编写,同期还编写了2部著作——《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它们一经问世,就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4]。打开我国的农学史,就会看到它们的身影,为元朝及以后朝代的耕作提供了借鉴经验[5]。《王祯农书》在1313年完成,第一次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其写作方式也开创了总论+分论的写作方式[6]。在内容上概括了以前学者留下的著作内容,并结合了一些当时王祯任职期间百姓耕作的经验教训,而且还论述了之前的农业工具和发明。所以《王祯农书》的实用性强,是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编写而成,用事实验证了前人的成果是否真的“实用”[7]。《王祯农书》连机碓图及复原模型[8]见图1。

《王祯农书》共分为三大模块:“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其中“百谷谱”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菌子的生产技术进行论述。“菌子”篇中蕴含的知识较多,已发表的文献对其引用很多,但是没有深入,很大一部分只是涉及了“菌子”篇中的“今山中种香蕈”,虽然这个部分占据了总文的1/3,但是总文的其他部分也很精彩,也同样值得研究。本文对“菌子”篇的全部内容进行研究,浅谈其史料价值[9]。

2 《王祯农书》的内容分析

2.1 三月种菌子的内容分析

在《王祯农书》中,对于三月种菌子的描述是引用了《四时纂要》的内容,因为《四时纂要》是最先提出“三月种菌子”的,王祯并没有逐字摘抄,而是又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增减修改[10]。如将原记载的“取楮可长六七尺”改为“取楮可长六七寸”、“于畦中匀布,土盖”改为“匀布土盖”等[11]。这样的改动,使当时的百姓更易理解,然后乐于采用这些方法栽种菌子,从而提高收入,提高了幸福感;也为国家增加了税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库紧张的压力;同时,也为日后的相关人员提供了更详细、更准确的参考经验,在栽种菌子时少走弯路。

2.2 四月种香蕈的内容分析

“菌子”篇里对于香蕈的描写最为精彩,因而也常被人引用。仅用150字进行简短概括:适宜生长的环境场所——向阴地;最好的原材料——枫、楮、栲等;最适合加工原材料的方法——砍花、惊蕈;收获时该如何保存——焙制等[12]。简单的150个字就精确的描述了当时百姓栽种香蕈的工艺,在栽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原材料的选取和对原材料的处理,即选树、砍花、惊蕈[13]。如选树,根据王祯所写的内容可知,树的种类最好是枫树、楮树及栲树,只有这样香蕈才容易存活,而且产量也比其它树种的高。在1978年,浙江龙泉市八都镇,栽种香蕈时选用的原材料中95%都是枫树、楮树及栲树,后来收获满满,验证了王祯所写内容正确[14]。再从王祯提及的栽培方法——“惊蕈”、“以蕈碎剑,匀布坎内”等可知,在当时科技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栽培技术已经很是完美;甚至有的技术如今依然突破不了,只能是延续,所以有很多学者争相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改革升级,例如“惊擊”这一技术[15]。现今,我国香蕈栽种时依然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王祯农书》中的砍花,这个技术历经800年之久,且其中最神秘的部分只被当地少数人掌握[16]。

根据历史记载的数据可知,在1980年,我国龙县、庆县、景县3个县的菇农中就有约20 000人去其他省市进行香蕈产业的栽种开拓,而且有2/3的人采取了砍花这一技术,这些数据验证了《王祯农书》中“菌子”篇的实用价值[17]。但是《王祯农书》中“菌子”篇的一些内容,没有得到验证,也有的与现实相反且无法解释,如“以土复压之、以蒿叶及土复之、时用泔浇灌”等[18]。

在观察香蕈栽种的过程中,了解到香菇(即香蕈)属于木腐菌,不同于草腐菌,喜欢氧气,寄生于木材,使用的栽培方式大多为砍花法[19]。菇民将树木处理后,放在一起,要保持周围环境中湿度和温度的适宜,且周围不能有泥土[20]。所以《王祯农书》中提到的“以土复压之”存在错误,可能是当时王祯记录这条数据时没有多次验证且恰好他看到的是百姓将菇木栽种到了土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另外,“泔浇灌”也是错误的,因为香蕈产业生长于山林之间,所处面积广,用泔浇灌是不可能的,因为山林里没有那么多的泔并且没有那么多的人力进行“泔浇灌”,但是其依旧可以长出来[21]。王祯产生这些错误记录的原因如下。

1)他记载的“砍花”是不外传的,受当时时代的影响,人们思想受到了限制,一些方法技巧只能是家族内部共享,传儿传媳不传女,没有文字载体只是口头告知。

2)王祯当时的官位也不大,只是县令,所以在其记载的时候,咨询当地菇民时,并不会被完全如实告知。

3)他只是短暂的任职几年,对当地的通用隐语也没有完全掌握,所以理解会有误差。

3 《王祯农书》的历史价值

3.1 有助于后人对菌菇类植物的认识

在《王祯农书》中,首先总体简单论述了菌子的各种别称、种类、归属科目,这些内容与今天对真菌的定义大致相同,更与某些真菌学知识有原理交集。在书里的“总论”部分分为以下几部分。

1) 交代了菌子进行繁殖的条件——“率皆朽株湿气蒸浥而生”,即对生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有要求,说明当时的百姓已经掌握了栽种菌子的基本条件,但是不知道菌子的种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2) 交代了菌子的特性——“虽南北异名,而其用则一”,即菌子品种多,别称多,属于同一种科目,但是研究者并不能明确书中记载的“松滑”“黄耳”等在现在菌类中对应的是哪个品种[22]。

3) 交代了菌子食用收获的最佳时期——“伞不如笠钉胜笠,盖愈嫩愈美”(引于杨万里的诗句),即菌子刚长出来时为“钉”状,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为“笠”状,最后为“伞”状,在刚长出来时食用最鲜美。

4) 交代了并不是所有的菌子都能食用——“然辨之不精,多能毒人”,即菌子种类多,有的有毒,如果不能仔细辨认,容易误食中毒,说明当时的百姓已对菌子有了初步的正确认知。

5) 交代了菌子因生长环境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深山中多有之,菌之种不一,名亦如之”,即菌子种类繁多,有时同一种菌子起的名字可能不一致,这取决于其生长的地方。

6) 交代了菌子的形态——“紫蕈”“白蕈”等[23]。

3.2 有助于后人借助本书学习食用菌类栽培技术

在《王祯农书》中,对于三月种菌子的描述是引用了《四时纂要》的内容,里面的栽培技术是我国在农书中最早记载的大型菌子的栽培技术[24]。“菌子”篇里提到了2种三月种菌子的方法,其总体特征为如下。

1) 菌子收获的最佳时期和菌子蕴含的营养价值——“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本自构木,食之不损人”。

2)栽培菌子时的最佳时期——三月(农历)。

3)栽培菌子的方法——“覆土”“截断捶碎”“于地埋之”等。

4)菌子的生长速度——“两三日即生”。

5) 栽培菌子的最好原材料——“烂楮木及叶”等。

6) 栽培菌子时的管理方法——“常以泔浇灌之”“如初有小菌子,仰耙推之”等[25]。

另外在《王祯农书》中,描述的四月种香蕈中提及的栽培方法[26]。

1) 较为系统的香蕈栽培技术——香蕈栽培的最佳场所为“取向阴地”;香蕈的储存方法为“曝干”,即晒干;栽培香蕈的原料为“枫、楮、栲等树”;处理香蕈原材料的方法为“伐倒,用斧碎斫成坎,以土覆压之”;食用香蕈的方法为“新采,趁生煮食”;对收获一批香蕈后,原材料的处理方式为“采讫遗种在内”;香蕈的种子出处、下种后的初步措施为“经年树朽,以蕈碎剉,匀布坎内,以蒿叶及土覆之”;香蕈产业带来的利润为“虽踰年而获利,利则甚博”;栽培香蕈期间的管理方法为“时用泔浇灌”“惊蕈”;香蕈生长的环境为“雨雪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

2) 栽培香蕈的出名地区——龙、庆、景三县的山中;香蕈名字最早提出的时间——元朝。

在《王祯农书》中的“菌子”篇提及的栽培香蕈内容,是王祯对龙、庆、景这三县当时栽培技术的总结,前人没有涉及,是一次创新,他记录了较为完整的栽培工序以及体系[27]。其中文章的亮点如下。

1)“以蕈碎剉”,即将成熟的香蕈碎剉,从而提取香蕈的菌丝体和孢子,以便栽种。

2)“匀布坎内”,即将提取好的香蕈菌丝体和孢子,均匀的接到处理好的原材料中。这两项方法在当时是遥遥领先的,但是却没有被其他人注意,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后继朝代的学者也较少研究。“菌子”篇还提到了香蕈的成活率高——“相地之宜,易岁代种”,只要找到适合的生活环境进行栽培就可收获满满[28]。

4 结语

《王祯农书》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是王祯引用前人相关经典并总结概括当时百姓耕作经验(黄河流域旱田、江南水田)的有效融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第一次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较为全面的概述,书中涉及的大量方法和农具被后世引用和赞赏,人们对其认可度很高。在《王祯农书》里描述的“菌子”篇内容,对后世栽培菌子的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较高水平的借鉴经验,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大型真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猜你喜欢
菌子栽种原材料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静静的菌子世界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小菌子撑开大产业
有 时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冯至的“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