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MRI序列检查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评价

2021-01-19 01:26抚顺市中医院辽宁抚顺113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膀胱癌肌层常规

抚顺市中医院 (辽宁 抚顺 113006)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不同MRI序列检查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5例,予以常规MR平扫、常规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MRI)扫描、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动态增强(DCE-MRI)扫描等方式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DCE-MRI扫描序列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测序列方式,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MR平扫联合DW-MRI扫描+DCE-MRI扫描方式检查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显著。

膀胱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该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群体,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良好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升健康水平的关键[1]。然而由于该疾病较易发生肌层浸润,因而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则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影像学检测,目前MRI成为临床中常使用的方式,但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显示,不同的MRI序列检查方式对于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具有不同的效果[2,3]。本文将探讨不同MRI序列检查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65例,男女各42例与23例,年龄43~72岁,平均(57.5±4.9)岁,病灶直径5.5~8.2mm,平均(6.7±0.1)mm,其中37例为单发灶,28例为多发灶。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为膀胱壁肌层无浸润,30例患者为膀胱壁肌层浸润。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膀胱癌临床诊断与治疗》[4]中关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具有完整的病理资料且均获得家属的完全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检查禁忌症;②存在脏器病变与沟通障碍情况。

1.2 方法

①检查前准备。选择G.E.360 1.5T磁共振仪,于检查前6h使患者禁食,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使其膀胱进行常规的充盈,并使其保持仰卧体位。②常规MR平扫。T1WI使用自动回波序列,将仪器的电压设定为120kV,将电流设定为150mA,将层厚设定为4.0mm,将层间距设定为4.4mm,将重复时间设定为440ms,将回波时间设定为8.5ms,矩阵设定为256×256。T2WI使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将仪器的电压设定为120kV,将电流设定为150mA,将层厚设定为4.0mm,将层间距设定为4.4mm,将重复时间设定为4800ms,将回波时间设定为120ms,将矩阵设定为256×256。③扩散加权成像(DW-MRI)扫描。该种扫描使用单次平面回波成像,将仪器的电压设定为120kV,将电流设定为150mA,将层厚设定为4.0mm,将层间距设定为1.0mm,将重复时间设定为4000ms,将回波时间设定为0.1ms,将矩阵设定为512×512。④动态增强(DCE-MRI)扫描。该种扫描使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将仪器的电压设定为120kV,将电流设定为150mA,将层厚设定为4.0mm,将层间距设定为4.0mm,将重复时间设定为3.5ms,将回波时间设定为1.5ms,将矩阵设定为512×512。⑤膀胱壁肌层浸润评估标准[5]。以T分期为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表示T分期<T2a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表示T分期≥T2a期。

1.3 观察指标

①三种检测方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情况;②三种检测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种检测方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情况

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结果见表1。

2.2 三种检测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比较

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DCE-MRI扫描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测序列方式,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膀胱癌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其预后质量。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多使用MRI方式进行检测,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显示,不同的MRI序列将会产生不同的检测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不同序列的研究,以便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辅助效果[6]。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CT、超声、MRI等方式对于T3-T4期膀胱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然而对于T1-T2期膀胱癌而言,由于受到病情发展程度、病灶直径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临床鉴别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进而较易发生漏诊、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7]。通过之前相关的学者研究可知,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病灶,使用DWMRI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率,与常规MR平扫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但对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上易出现T1期过度分期为T2期的患者而言,则无法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因此为有效地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则需要在上述两种检测序列的基础上使用一种更加有效的序列,即使用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DCE-MRI扫描序列方式,此种检测方式能够基本上对所有类型病变情况进行检测,因而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检测数据,从而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MR平扫、常规MR平扫+DW-MRI扫描序列方式相比,MR平扫+DW-MRI扫描+DCE-MRI扫描序列方式对于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提升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原因在于联合序列的扫描方式能够更加明确、深入的显示病灶情况,从而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并且此种检测方式无需对患者造成不良损伤,因而较易被患者接受。

表1.三种检测方式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情况(n=65,n)

表2.三种检测方式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比较(n/n)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常规MR平扫联合DW-MRI扫描+DCE-MRI扫描方式对于检查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便于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辅助,可作为临床中的首选MRI检测序列。但检测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该种序列的研究,以便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数据,为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检测服务与治疗服务。

猜你喜欢
膀胱癌肌层常规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