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语言文学对水文化的发展研究
——评《中华水文化文集》

2021-01-19 04:32黄缨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中华文化水利

水利语言文学作为水文化的组成部分,记录与书写着水文化,为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助力,例如,《水经注》《河防通议》《河防一览》《水经注笺》《水经注释》等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山川水利走势、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和技巧,还融入中国水文知识、水治理者的思维方式等,为水利知识传承后世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推动了水文化的形成。反之,水文化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指引了水利语言文学的发展,为水利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指导。而在2012年出版,由李宗新、闫彥主编的《中华水文化文集》(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便是对水利语言文学与水文化两者关系的理清。该书结合专业水利语言,分别从水文化的基本要素,历代水利人治水理念、治水方略,水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浙江水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等方面,展示了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挖掘了传统水文化思想价值,为当今水利建设提供了借鉴,即让现代水利工作人员从中吸收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文化思想,使先进的水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当代水利人的精神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中华水文化文集》涵盖三大部分内容,分别是“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水与中华文化”“浙江水文化”。在“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这一部分,该书从水文化整体介绍、水文化建设与传播、典型的水利工程、推动水文化发展的历史与措施等章节,为读者介绍了水文化的要素、功能、意义以及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对于水文化传播途径,作者更是提出详细而具体的措施,对我国水文化传承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也让读者对中华文化有了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同时,书中也对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的水利文化作出了详细介绍,并以此提出了治水新思路。究其原因,我国水利事业已存在几千年,不管是都江堰还是京杭大运河,都凝聚了劳动人民在水利方面所发挥的聪明才智,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对水利事业的独到见解,其对现代水利建设的指导功能是不能泯灭、也不能忽略的。例如,现代水利可以系统综合治理与管理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等,使水利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而言,通过介绍古今水利文化,为现代水利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其次,书中第二部分从水与社会、精神风貌、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以及水文化史略几方面介绍了水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利水文专业人员,了解水文化,尤其是水文精神,一方面有助于培养“献身、求实、负责”的现代水利精神、“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行业思想以及“科教兴水”的行业职责;另一方面通过感受贯穿古今的水文化,能培养和提高审美趣味,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最后,书中重点介绍了浙江水文化,即选取浙江独具特色的水利水文化,再现浙江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强调水文化底蕴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简言之,整本书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为读者了解与学习水文化提供全面而丰富的素材。

二、语言生动形象,文学性强

该书由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宗新与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所所长闫彦教授共同编著,他们在语言使用上既注重专业性,又注重文学性,深入浅出,将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阐述得生动形象,给底蕴深厚的水文化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描述水与文学艺术一部分,分别从“神话传说颂治水”“行云流水话散文”“茫茫诗词觅水韵”“艺术殿堂水增辉”以及“以水为媒结情缘”几方面展开,描述了水在神话、诗词散文中的艺术价值,再比如“‘二十八星宿’的三江闸”“‘东方莱茵河’上的奇葩”,标题对仗工整,运用比喻,使语言更形象生动,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该书文字表达流畅、专业性与文学性并行,全书理论体系与事例描述相融合,是一本集中华水文化之精华于一体的著作,既可以作为水利水文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水利系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用书,还可作为提高全社会水意识和水文化意识教育的参考用书。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中华文化水利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河南省重点学科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