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财务绩效评价
——以2019年220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例

2021-01-20 08:14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服务业软件财务

高 惠

(东莞理工学院 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1 概述

随着5G商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地运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强劲,产业的集约化、技术化、服务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产业整体上保持着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的《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中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外部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产业加快转型调整。

同时也要看到,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A股市场有200多家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上市公司,代表着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力军,财务绩效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综合实力与财务水平。

2 因子分析

2.1 样本与指标选择

以沪深上市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228家公司为基础,剔除存在缺省值的部分企业,最终以220家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进行因子分析,样本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96%,具体较高的代表性。

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流动比率、现金比率、产权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每股经营现金净额、营业利润现金流比率、营业收入现金流比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收益、营业利润增长率等18个财务指标为依据,涵盖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能力的财务指标,具体较好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能综合地反映企业总体财务状况。

2.2 KMO 检验和 Bartlett 检验

利用 SPSS 17.0 软件处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KMO 检验和 Bartlett 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见表 1),得出此处 KMO 值为 0.723,大于标准值 0. 5以上;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值为3 577.336,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为 0. 000,小于 1% ,拒绝零假设,说明数据具有显著相关性,两种检验结果说明上述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

表1 KMO 和 Bartlett的检验

2.3 构建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通过6 次迭代后收敛,得出解释的总方差表如表2所示。选取因子负荷矩阵特征值大于 1,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 80%的5个公共因子作为解释因子,这 5个公共因子能解释18 个财务指标 80% 以上的财务信息,具有较高的解释度。根据5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分别可以反映出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根据表2,将5个公共因子分别设为F1、F2、F3、F4、F5构建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为:

F=(22.945F1+19.207F2+17.445F3+12.839F4+7.960F5)/80.396

3 财务绩效评价

3.1 总体财务绩效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沪深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排名。大多企业得分基本集中在-1

图1 综合因子得分的直方图

从每一个因子的频率分析(见表3),又各有差异。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于0的企业占71%,但各企业差异较大,业绩不突出;发展能力相对较好,但是营运能力、现金流及偿债能力大于0的企业较少,相对偏弱,导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绩效偏弱。

表3 各因子的频率分析

从综合得分与公司上市年龄之间的散点图如图2所示,综合得分与上市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说明上市时间越长,企业绩效呈下降趋势,这也说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效能降低。

图2 综合得分与上市年龄散点图

3.2 企业个案财务绩效

由于企业较多,现将前10名与后10名列表,如表4所示,前10名公司得分也相差较大,从上市日期来看,主要集中在近5年的上市公司,而排名在后10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成立10年以上的公司,这也说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否则不进则退。有6家公司绩效得分在1以上,分别为万集科技、指南针、柏楚电子、宝兰德、乐鑫科技和云涌科技,有1家公司绩效小于1,为天夏智慧。从排名在后10位的公司五个因子来看,主要是盈利能力较差,导致整个绩效偏低。

表4 排名前10与后10公司名单

3.3 区域间财务绩效

根据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将全国各省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有领先省份、中间省份和潜力省份。现以领先省份为例分析省级之间的财务绩效,其情况如表5所示,领先省份的财务绩效差距较大,北京、上海、江苏财务绩效较好,广东、福建、四川上市企业的财务绩效较差。从中国的三大发达经济区域来看,珠三角区域的软件与信息技术企业虽然增速较快,但财务绩效较差,特别是其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欠佳,导致珠三角地区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全面总体水平排名靠后。

表5 领先省份财务绩效情况

4 相关建议

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企业经营与发展生态环境未能形成。需要大力支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从技术、资金、人力、服务体系等方面为其构建生态建设服务平台,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组建技术生态、资金生态、人才生态、服务生态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的生态圈,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创新动力和创新效能,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1 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扩大企业市场空间

加速推进传统工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以智能化生产和网络化协同,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建立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扩大行业的市场空间。

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牵头,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给予支持,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研发,鼓励软件企业制定并执行软件质量、信息安全、开发管理等国家标准,完善标准体系,提升研发能力。尽快破解我国关键核心技术贸易壁垒,解决软件业发展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开展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新技术的更新,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软件与信息技术开发人才。深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全球合作,为国际企业在华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国际企业在华建设研发中心,加强国内行业协会与国际行业组织的沟通交流,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协作和国际标准制定。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支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扩大市场空间创造条件。

4.2 加强企业整合与兼并,强化标杆效应

鼓励和支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的重组并购,以领先省份、龙头企业为中心,树立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系统端与实体端的有机融合,形成核心龙头企业,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

通过政策引导,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推动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支持软件产业园区向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强化标杆作用,带动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支持软件领域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按照市场机制提供聚焦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快制定相关标准,推广软件开发成本度量的规范,从而提高行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市场地位。

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市场秩序,加强反垄断执法,依法打击各种垄断行为,维护其产业市场公平竞争。

4.3 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急需的要素资源

通过政策的制定、资本市场的优化以及国际化联盟等措施,帮助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强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有序引导和规范其产业发展秩序,做好规划布局,强化风险提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现有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多渠道筹资,设立投资基金,提高基金市场化水平。

鼓励地方政府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手段获得商业贷款。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担保服务。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鼓励符合条件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中长期债券等方式从债券市场筹集资金。

加快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充分发挥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引进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团队,建设好人才服务新机制,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4.4 加强财务控制,提高企业营运水平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行业的销售净利率。从行业的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比较,发现行业的销售毛利率均值为42%,而销售净利率均值为-2.93%,有50%企业的毛利率在38%以上,而50%的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只有9.1%,两者相差悬殊,说明行业的成本费用税收等支出较大,需要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对于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作资本化处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可以考虑自获利年度开始,执行“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继续实施软件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在人工成本上给予更大的优惠,减少技术创新人才的个人所得税率,鼓励其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更大的利益。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地提高其综合财务绩效水平,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服务业软件财务
禅宗软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软件对对碰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