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黑麦草补播方式与播种期对江西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的影响

2021-01-20 13:00于徐根戴征煌余华阳徐桂花刘水华谢永忠甘兴华李雯范明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鲜草黑麦草播种期

于徐根,戴征煌,余华阳,徐桂花,刘水华,谢永忠,甘兴华,李雯,范明

(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

江西省地处中亚热带[1],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天然草地主要野生牧草多在冬季枯黄休眠的生长特点。由于天然草地冬季和早春难以放牧利用,形成饲草淡季,严重影响草食畜的养殖和产业发展,更是家畜养殖放牧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利用多花黑麦草适应性强、季节性生长的特点,在天然草地上补播多花黑麦草,供冬春季放牧利用,从而实现提高草地产量、增加延长草地放牧利用期的季节性改良效果,并探讨补播方式与播种时间对草地改良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现代牧业科技园(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百草园基地。地处北纬28°22′22″,东经115°59′08″,海拔32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162.11 mm,年均温17.6℃,最热月均温29.2℃,最冷月均温5.3℃,极端最高温度40.9℃,极端最低温度-9.9℃,无霜期259d,初霜日11月23日,终霜日3月2日,年积温(≥0℃)6 435.9℃,年有效积温(≥10℃)5 395℃。被改良草地为狗芽根、杂类草次生草地,盖度85%左右,有山羊放牧自由采食,试验期间围栏禁牧。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利用多花黑麦草在秋季适宜时间(10月~11月)补播。补播方式设直接撒种补播、点穴播种、撒种补播后轻耙、粘合剂拌种浇播4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2],小区面积为3×5 m2,重复3次。多花黑麦草播种量75 kg/hm2。

选择直接撒种补播和点穴播种2个处理进行3个播种期试验。播种时间分别为2018年10月16日、2018年10月30日和2018年11月30日。

分别在苗期、刈割后各施尿素1次,每次施用量75kg/hm2。未进行人工除杂、灌溉等田间管理措施。草层高度50cm左右刈割测产。

1.3 测定项目

1.3.1 出苗时间。播种后观察每个小区出苗情况,记录出苗初始时间、全苗时间。

1.3.2 出苗数量。在全苗后,每个小区取3个10cm×10cm样方,统计出苗数量;间隔15d以上进行第2次统计。

1.3.3 生长高度。在全苗后定期测定植株生长高度,每个小区测量10株,计平均值。

1.3.4 鲜草产量。生长高度达到50 cm左右,按小区进行刈割测产,记录鲜草产量。

1.4 数据统计

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比较不同牧草在不同处理下各性状指标差异性和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情况

从表1看,补播方式各处理间的出苗时间无差异,单位面积的出苗数量差异很小(P>0.05),表明4种补播方式处理对多花黑麦草补播效果影响不大。但由于试验期间天气持续干旱的影响,种子出苗时间都偏长。从不同播种期比较,气温对出苗的影响较大,随着气温降低,种子出苗所需的时间越长。直接撒种补播和点穴播种方式的3个播种期处理的全苗时间分别为14 d、16 d和54d;但是11月30日播期处理的出苗数量较前期2个播期处理增加了近1倍,可能与10月至11月天气干旱、而在12月至1月期间的雨水充足有关。

2.2 对株高与供青时间的影响

表1 各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的影响

植株生长高度与供青时间关系密切。表2结果表明补播方式各处理间的株高差异不明显,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株高影响明显,10月16日播种处理,至12月上旬株高可以达到10cm以上,但11月30日播种处理,由于出苗缓慢及苗期生长温度低,生长到3月中、下旬株高才达到10cm以上,供青时间延后,不利于补播草地的冬、春放牧利用。

表2 各处理不同阶段多花黑麦草植株高度 cm

2.3 鲜草产量情况

10月16日和10月30日播种处理刈割测产2次,11月30日播种处理刈割测产1次,结果见表3。

补播方式各处理间鲜草产量以点穴播种处理最高,为4.08kg/m2,之后依次为粘合剂拌种浇播、直接撒种补播、补播后轻耙处理,产量分别为3.76kg/m2、3.56kg/m2和3.49kg/m2,但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播种期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大。10月16日播种处理产量较高,10月30日播种处理次之,11月30日播种处理较低。相同补播方式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补播方式不同播种期处理间部分存在显著差异,10月16日点穴播种处理显著高于11月30日直接撒种补播处理(P<0.05),表明补播方式与播种期之间有一定互作关系。

3 小结

表3 处理对黑麦草鲜草产量的影响 kg/m2

多花黑麦草特性优良,种子出苗对环境要求较低,冬春季生长,适应性极强。利用多花黑麦草在秋季补播改良天然草地,可以在野生牧草供青淡季为养殖家畜供给青鲜草31 700~42 200kg/hm2。与杨春华等研究报道的秋季补播多花黑麦草能显著增加产草量(P<0.05)结果一致[1]。

采用不同的补播方式补播多花黑麦草改良草地,改良效果虽有所差异,鲜草产量相差16.9%,但不显著。所以,在适当的播种期内把握好雨水天气,可采取简单的直接撒种补播方式播种,简单易行。

杨春华等研究报道[3],补播时间显著影响牧草产量(P<0.05),早期播种(10月10日)牧草总产量最高;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多花黑麦草从播种到第一次刈割一般需要56~63d,如果遇低温年度,生长极其缓慢,有时需要110~120d。本试验研究认为,为解决冬季与早春放牧供青需要,播种时间应把握在10月30日之前为宜。

猜你喜欢
鲜草黑麦草播种期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黑麦草牧草养鹅初探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