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谨防“灰犀牛”“黑天鹅”

2021-01-20 03:15王志轩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黑天鹅电网

王志轩

张家口市宣化县中电投新能源基地发电场(杨世尧/ 摄)

2020年9月22日及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两次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此,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以下简称“30-60目标”)。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

毫无疑问,在能源供给转型中,防止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灰犀牛”事件及小概率高风险的“黑天鹅”事件,也是实现“30-60目标”的应有之义。

对“黑天鹅”事件,各方面的认识远远不够,国家体制性、战略性的对应也丞待加强。

风险不容忽视

以往的能源安全风险,一方面体现在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上,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供给上。

另一方面,安全风险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尤其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风险,包括电源与电网不协调,电网不够坚强,以及来自生产运行操作误差等。

由于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对煤炭、石油、燃气、电力等能源供应中安全风险防范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安全风险防范高度重视,有系统性应对措施,总体效果显著,使得我国没有出现大的电力安全问题。

在“30-60目标”下,由于可再生能源将大规模、大比例进入能源电力系统,能源安全问题的性质将发生着新的重大变化。

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后,全国能源自主供给比例加大,可逐步减轻由能源对外依存度大带来的各种风险。就局部而言,也会降低一些地区在传统能源配置方式下能源借给不足的风险。

但是,另一种风险却不容忽视。

这种风险主要由两类情况构成,第一类情况是大概率事件造成的风险,即“灰犀牛”事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造成的影響。

第二类情况是由小概率自然现象引起的能源安全大风险,即“黑天鹅”事件。如大面积、持续性长时间的阴天、雨天、静风天对光伏、风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造成重大电力断供风险。

认识有待提高

对“灰犀牛”事件,电力行业尤其是电网方面已有高度认知,且对策研究较多,但仍处于破解难题阶段。

而对“黑天鹅”事件,各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国家体制性、战略性的对应也丞待加强。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到底多大,不同专家的看法分歧很大。一些专家认为可接近百分百,而有些专家认为化石能源发电仍将占较大比例,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也反映出对新的能源安全风险认知的不同。

传统电力不足造成的严重缺电主要是制约经济发展,对于大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来说,“黑天鹅”事件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对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将带来灾难性风险。

对“黑天鹅”事件认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能源安全风险防范与传统的能源电力发展模式相匹配。

二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虽然过去十年发展速度很快,但占比仍然不大,装机占比约20%,但电量占比不到10%,电力系统仍然是一个以煤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煤电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

三是虽然发生了“黑天鹅”事件的自然条件,但并没有造成大大的影响。尽管在一些地区,已如利剑高悬,但全社会并没有意识到“黑天鹅”的逼近。

四是决策者、电力系统、新能源企业等不同主体,对这种风险性质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认为是电力系统甚至是电网的技术性问题。但对于大面积、长时间天气原因造成的新的能源电力安全风险,仅靠电力系统、电网企业不可能独立防范。

要深刻认识“黑天鹅”事件是以大面积供应短缺为主要特征与电网安全稳定相叠加的复合型风险,这种风险是自然规律引起的,不以人的意愿而转移。

这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如何,只要简单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就可以做出直观判断。

如2019年3月份中国天气网信息称,“去年12月以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地,日照时数为近60年来最少”,“贵阳、杭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10天里有8至9日天阳光难觅,南京、上海在7天左右”。

政策作用不可替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的十多年间,在大力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扶持政策直接引导了我国新能源发展达到世界第一,技术水平总体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2020年7月17日,在位于江苏镇江世业洲,因洪水包围,积水已将漫致变压器台架,供电公司电力工人随及赶到现场跳入渍江水中,验电,隔离,拉开高压保险,成功断电,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如新能源发展中的补贴拖欠问题,煤电灵活改造的投资回收机制问题,储能价值的体现问题,机组安全备用的政策落实问题,能源转型成本的分摊机制等。这些都是能源转型中遇到的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也是“学费”的一部分。

面对“30-60目标”,如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守住能源电力安全的底线,政策的作用不可替代。总体来看,我们还处在能源电力转型的初期,政策设计要针对这时期的特点,政策的根子上要正,导向要明,具有一定灵活性,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首先,要明确政府和市场主体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中的责任。责任是政策的“靶心”,只有责任明确才能精准施策。

其次,完善以能源商品属性为导向的电价政策。“30-60目标”实现过程,必然也是以电价为引导能源电力转型过程。历史表明,中国电力改革史就是一部电价改革史,电价顺则电力发展顺利,反之亦然。

再次,要深入研究在能源电力转型和风险防范中电网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30-60目标”对于电网的作用应当重新评估,电网格局应当重新布局。

最后,关于“十四五”规划中的政策定位。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应当是提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标相一致的指标体系、划定关键要素的底线和边界(如风险防范)、在边界内给出规划指标的预期性数量范围、明确国家(政府)支持的重大科技迎新项目和示范项目、提出政策框架甚至具体政策。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在积极推动能源电力转型过程中,不能违背能源电力转型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要对“30-60目标”充满信心,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也要系统考虑,脚踏实地,做好能源电力转型中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的防范。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黑天鹅电网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黑天鹅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市场突遇黑天鹅机构 继续减仓
能源安全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建模文献综述
丁当黑天鹅华丽变身双面女神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