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初探幼儿折纸活动

2021-01-21 11:45付贵玉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艺术教育审美

付贵玉

摘要:教育与人类的生活是相伴而行的,在艺术领域亦是如此。折纸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将艺术融入生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具有很好的艺术教育意义。本文从折纸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折纸的优势与目前推进的阻碍,并引入“生活教育”理念,加深折纸活动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折纸活动;审美;艺术教育;生活教育

引言:折纸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为了完成折紙图像,要积极地动脑思考,多次尝试,反复实践,并最终达成目标,在一次次的折叠过程中,不仅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想象能力,也启迪了创新思维,在用手折纸和用眼观察一张纸的变化时,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这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本文结合“生活教育”理念探索折纸活动的有效措施。

一、折纸活动的优势与意义

折纸活动相比于其他美术活动的优势在于方便性:一张普通的纸便可以作为原材料,幼儿根据方法和一定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折叠就可以制造出许许多多的造型,而且形象生动、优美。例如,会扇动翅膀的小鸟、会蹦蹦跳跳的青蛙、可以转圈圈的风车,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折纸创造出来的,而且折纸手工将生活中的事物与美学教育相结合,提高幼儿的美学修养,体现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而且相比于数学、语文等文化课,折纸活动的门槛更低,这意味着不需要长期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所以方便幼儿从中获得快乐。折纸不仅仅是一种美术,还是锻炼的方法。在折纸过程中,要用眼睛去观察纸的折叠方式,用大脑去记忆折纸的步骤,最后再去模仿并重现折纸造型,手部在反复的模仿操作中,部分肌肉得到锻炼,这促进部分肌肉的发育,提高幼儿控制手的能力。如果没有记住还可以询问他人,开放了思维方式,幼儿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从而达到眼睛、大脑、手的综合锻炼与应用,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由于幼儿的思维观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后,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以强带弱,锻炼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美好品德。

二、推动折纸活动的现存阻碍

首先,教师在教授折纸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幼儿审美感受的培养,只教授简单的折纸步骤,而没有传达到生活中因材料不同而引起的稳固性和美观性差异这一内容,这就容易造成折纸活动的生活教育意义降低,甚至变成一项无意义地展示教程。其次教师在上课时不注重引导方式,一味地演示与口头灌输,导致幼儿产生不满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不认真地听讲和动手实践。而有时候幼儿跟不上教师的讲授进程,导致不能独立的完成折纸活动,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成效。在教学进程方面教师过于急迫,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面对跳跃式的讲述,无法很好地理解折纸的过程,也不利于记忆,最终能掌握的幼儿少之又少。在课外方面,如果折纸活动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资源,缺少了家长的配合,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学校中的学习进程,不能有效地与幼儿互动沟通,会导致幼儿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折纸活动路径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好老师,是激发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想要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创造一个美的生活环境是重要前提,生活环境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在美的生活环境中,幼儿会不自觉的产生探索美的欲望,并转化为驱动他们将想法变成实践活动的动力,因此生活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时刻关注埋藏在生活环境中美的元素,例如教室中悬挂的千纸鹤、室外的盆栽,并引领幼儿去探索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将这种观念深植于幼儿的心里,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幼儿时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这时期中,幼儿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游戏与折纸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将折纸活动与对战游戏相结合:首先教授幼儿折叠飞机、坦克、轮船、汽车等,然后将幼儿两两分组,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对战,幼儿在游戏中感到了快乐,会对手中的折纸物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借此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了解更多生活中的交通工具,这样就将游戏和生活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

2.通过课内外活动进行折纸教学

因为折纸活动的基础材料是纸,所以可以通过与美术课的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比如让幼儿在已经折叠好的折纸上画出一些有趣可爱的图案,使得折纸更加非富多彩,或者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将所叠的事物以另一种方式重现,活跃课堂气氛。而折纸活动的材料简单易获取,从身边随处可以看到的报纸、杂志到超市中售卖的彩色折纸都可以作为原材料,成本低廉,不需要花费很大时间与金钱去制作。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幼儿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平时在家中引领幼儿学习制作折纸手工,让折纸活动融入到每一个家庭中,调动了社会资源,帮助幼儿从课外的生活中学习折纸,探索折纸的方法,也促进了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实现了社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体现了“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念,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选择不同纸质进行折纸教学

折纸活动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材质着手,扩展幼儿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折纸手工,除了利用普通的报纸、旧信纸、旧信封进行日常的练习以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超市中彩色卡纸、废旧纸盒、幼儿用的小毛巾、手绢、无纺布等等进行折纸。选用折纸的材料不同,可塑性和柔韧性也不同,这使得幼儿在接触不同的纸张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纸质带来的弹性、韧性、张力、强力等。而且不同材质的折纸手工的固定性也是不同的,幼儿可以从中发现有趣的规律,从而寻找更合理的固定方法,这培养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因此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此外,也会引导幼儿杜绝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旧物改造产生兴趣,得到生活的启迪教育。

结束语:折纸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构建相应的行为和思维基础,启发创造性思维,锻炼手部肢体动作,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培养良好的审美素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探索美、感受美。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初探幼儿折纸活动[J].知识文库,2020(22):39-40.

[2]卢礼琴.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折纸活动[J].教育艺术,2020(10):70.

[3]高甜甜.试析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折纸活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232.

[4]宋奕萍.开展折纸活动 促进幼儿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14.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艺术教育审美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传递真爱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