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食物和婚姻礼仪

2021-01-21 03:01王向然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饮茶婚姻

摘要:梳理茶和饮茶习俗的起源,从中原地区人们对茶的概念出发,发现对茶的理解与食物相关。列举了一些有文化特色的茶,展示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域差别。茶在婚姻仪式过程中,成为社会性象征性符号。民国年间的著名文人们还借茶具的隐喻,表明自己的婚姻观。

关键词:茶;食物;婚姻礼仪

一、引言

目前关于茶与饮茶的起源争议颇多,就目前研究结果而言,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应该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后来传播到我国其他的地方,再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茶树种植在唐代已传到日本,“日本所派遣的遣唐使将茶籽带回日本,并最终种植成功。”[1]

关于中国饮茶的起源时间,则有上古神农氏、周代、秦汉、三国等多种说法。陆羽是总结了前人饮茶的经验,中国人饮茶应该有很久远的历史。“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2]应是说饮茶自四川地区的传出。西汉·王褒《僮约》中“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等,其中的“荼”即被认为是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考古发现的陪葬清册中文字表明,当时的湖南长沙地区已有饮茶习俗。唐代社会经济繁荣,饮茶之风日盛,“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给入朝,始驱马市茶”。[3]唐代宫廷的娱乐、婚嫁、殿试、内廷赏赐等各类场合的饮茶助推了饮茶之风及其外传,推动了精美茶具制作。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陆羽作《茶经》,将荼字减去一画而写成“茶”,以后渐渐取代了荼字。

人们对茶的理解,基本上都是指茶叶,指经过加工的茶树的嫩叶,可以做成供人饮用的饮料。全国的很多地区均存在着饮茶习俗,但是各地关于茶的所指和与茶相关的文化却有很大的差异。

二、中原地区的 “茶”

受所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影响,在中原地带的河南和安徽等地,人们谈到的茶则很可能会与其他地区有不一样的内容。很多情况下人们所说的“茶”更多地是指白开水,绝大多数情况下与茶叶无关。比如,在河南豫东地区,盛热开水的保温瓶被称为“茶瓶”,可以盛热水的搪瓷缸子被称为“茶缸”,玻璃杯或瓷杯子都被称为“茶杯”,在炉子上烧开热水用的铁壶、铝壶或不锈钢壶以及泡茶叶用的壶都被称为是“茶壶”。事实上,这里的人们将烧开水的锅炉称为“茶炉”,烧热水的锅炉房则被称口头上和正式称为“茶炉房”,丝毫不会引起误解。笔者家乡豫东太康就有一些与食物相关联的茶。

糖茶。上个世纪的中原地区,农村里条件不好,糖也是稀缺之物。招待客人时,总是热情地在碗里倒上开水(茶),然后加糖(红糖或白糖),等融化了再搅一搅,端到客人面前,称此为糖茶。

鸡蛋茶和油馍茶。如果有些情况下,从外地回家或是到亲戚家里而错过了吃饭时间,长辈特别关照,会生火烧开水,放入几个去壳的鸡蛋,煮熟了再加上一些红糖,称之为“鸡蛋茶”,由煮熟的荷包蛋(鸡蛋)与红糖和开水(茶)组成。家里如果有炸好的油条,就倒好白开水(茶)再拿一些油条过来,让来客自己泡到热水里吃,称之为油馍茶。

油茶。在安徽、河南、陕西乃至全国多地的著名小吃“油茶”也跟茶叶没有丝毫关系。河南油茶的制作,要有炒黄的芝麻,与去皮擀碎的油炸花生仁、擀碎的胡桃仁、八味料粉(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肉桂、草果、陈皮、良姜)、面粉、淀粉、芝麻油、盐,还有油炸的小豆腐块(或豆腐皮块),烧水熬好装入带有保温外罩的大铜壶中。早晨或夜晚,乡镇集市上和城市里一些小饭馆或夜市上的油茶,直到今天还是盛在很大的铜壶里,通过很长而弯的壶嘴倒入碗中,经营者稍显夸张的倒茶动作观感颇佳,这种美味小吃由此让人印象深刻。

茶汤。笔者家乡人见面问候语是“吃过了吗”,相当于今天人们见面的问候语“你好”。但乡村的人们在晚上遇见,则会问“你喝茶了吗”或是“喝茶汤了吗”,这“茶”是指晚上吃的东西,不是白天的饭食。村民生活艰难,晚上一般是烧火馏一些白天的剩饭,锅里加水时会煮上一些红薯干或萝卜,称之为红薯茶或萝卜茶,和着吃下食物。晚上的“茶”,不同于白天的饭,也与茶叶无關。防疫时会用大铁锅烧水,放入甘草煮,称之为甘草茶。

三、与茶叶和食物相关的“茶”

兼具茶叶和食物的茶有藏族地区的酥油茶、蒙古族地域的奶茶和各地时下颇为流行的各类港台奶茶。

酥油茶。其制作是将熬成的浓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直到酥油与茶汁交融,经煮而制成酥油茶。

蒙古奶茶。内蒙古地区奶茶是用牛油或奶油炒小米或者大米至金黄色,再倒水烧开,再放茶包(适量砖茶或红茶)同煮入色、入味。取出茶包后,再将鲜奶倒入锅中,加少许盐反复煮沸制成。

时下广为流行于都市和城镇的奶茶,有源自台湾的珍珠奶茶和港式焦糖奶茶。台湾珍珠奶茶是使用奶精、果糖、加珍珠与红茶制成,很受年轻人喜爱。港式焦糖奶的制作是将白砂糖炒至焦化,再加纯牛奶、红茶包制成。

英国下午茶。英国的下午茶起源于维多利亚时代,体现人的身份象征,在英伦生活中具有标志性。下午茶是下午四点左右喝茶(红茶)吃点心的传统,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同时吃一些饼干、甜点等。也是作为一种社交形式,有钱又有闲的富贵者聚会交流,贵妇人和名媛在这一时段可以相互交往并展示华美衣饰。英国下午茶在20世纪20年代后风靡世界,传到了美国的上流社会,富足的美国人则喜欢在酒店享受下午茶。

茶歇。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紧张而快速,出现了茶歇(Coffee Break),人们在工作期间短暂休闲,享用热饮(以咖啡/茶为主)和甜点或水果等,也在会议中场休息时安排,因季节不同还会增加三明治、可乐、果汁、矿泉水等软饮料。一起边喝边聊、身心放松,有助于缓解现代人职场心理压力,增进同事间人际交往和沟通,有益于职员的身心健康。茶歇的出现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成为了近年来的婚礼、生日以及商务活动等各种庆典上的必备。近年来茶歇也传入中国,各类学术会议期间也会安排供应水果、咖啡、小点心和茶水(一般是绿茶和红茶)。

世界各地茶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喜欢饮茶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习俗各有其特点:中国人更多地喜歡清茶;英国人则喜欢现煮浓茶,要加上糖和冷牛奶;泰国人喜欢在茶水里加冰制成冰茶;加拿大人饮茶通常要加入乳酪与糖;俄罗斯人喜欢在茶水里加上柠檬片或果浆甚至甜酒;南美的许多国家的人用马黛树叶制作马黛茶等。

四、婚姻礼仪中的“茶”

茶进入了中国很多地区的社会礼仪之中,客人到家请客人用茶成为很多有饮茶习俗地域的待客之道。茶还出现在婚姻这样的重大人生礼仪之中,人们借茶来表达对婚姻和人生的象征意义。

古人认为茶树四季常青而且结籽多,可以象征婚姻牢固、子孙繁茂,即“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在江浙等很多地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是“下茶”,女家接受聘礼是“受茶”或“吃茶”。一女许两家被成为“吃两家茶”。结婚时是“定茶”,同房时是“合茶”,而退亲叫“退茶”。云南地区还有新婚后三个晚上的“闹茶”习俗。

婚礼仪式中的敬茶。新郎和新娘先后向双方的父母敬茶,长辈喝过茶要送新人祝褔和贺礼。敬茶是跪着用双手捧杯敬茶,上半身成鞠躬状,将茶杯伸到被敬茶者胸前,这样被敬者不用动地方就可以双手接到茶杯。长辈喝过茶后要有回礼。新郎一般是先敬岳父、岳母,改口称岳父母为爸妈。然后是新娘敬茶,新娘向公、婆敬茶后也要改口称公婆为爸、妈。敬茶的次序要按辈份,依次向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哥哥姐姐、堂兄堂姐、表哥表姐 (有些家庭会先敬茶给祖父母,再敬父母)敬茶。

在西北回族中,订婚叫送“定茶”,具体过程是:

“男方家要准备好回族喜欢喝的茶叶及糖、桂圆、果干等,分别包成红包,还有送给女方的衣料、化妆品等,由媒人和男方家的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中要备茶饭招待客人。吃完宴席后,双方当着亲属的面互道‘色俩目’(阿拉伯语音译,为穆斯林间的问候语),这门婚事就算订下来了。女方家在送客人时,要回赠男方家以适当的礼品。定亲过后,男方就要准备送大礼,即送给女方聘金、四季服装、化妆品等,还要给女方直系亲属中的长辈,按女方开列的名单,一一送冰糖、茶叶等礼包。送了大礼,标志着双方的亲事完全确定。”[4]

民国文人借茶具说婚姻。民国时代,西风东渐,中西文化对撞中,文人们对于婚姻观念有了许多话题的交流。民国时代“唯美诗人”邵洵美与徐志摩是好友,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新婚纪念册上画一幅茶壶茶杯图,借茶壶与茶杯表达自己对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姻的祝福,并题字“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大约与辜鸿铭主张多妻的笑话有涉:“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茶壶配上几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上几个茶壶的道理?”。[5]民国时代的文人们在婚姻问题上拿茶壶与茶杯这些茶具说事儿,背后的隐喻不言自明,却没有茶叶什么事儿。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饮食引发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茶对于人的身心方面的养生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饮茶还具有抗癌防癌作用。而人们更注重饮茶的休闲功能,茶道开始为人们关注,茶在社会交往中会发挥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茶文化会增加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344.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612.

[3]郑培凯.茶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1.

[4]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64.

[5]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转引自:杨义.文学图志的情怀观和窗户观,北方论丛2008(6):4-6.

作者简介:王向然(1967年—),男,汉族,河南太康人,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与文化。

猜你喜欢
饮茶婚姻
婚姻稳定的秘诀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饮茶与脾虚证关系的探讨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
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