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

2021-01-21 03:01刘秀娟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有效策略

刘秀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指出小学音乐的日常教学需要将增强学生音乐素养与学习兴趣确立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老师们应该主动的正确引导班级小学生们,让学生们在丰富的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与内在魅力,教师可以主动采取体态律动的方式组织教学,从而加强对班级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的工作。小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加强其个人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大力的助于小学学生生活情趣的提高,还同样可以帮助班级学生们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文章下面主要分析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并提出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增强班级学生们个人审美能力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学习兴趣;有效策略

音乐是帮助人发现美的关键途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小学音乐教师应依据小学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能力来开展针对化的音乐体态律动教学,充分催发学生的个人音乐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能够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涵养与审美素养,帮助小学生们养成健康自信的良好的人格。

一、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音乐教育是我国小学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组成的一部分,音乐对小学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培养音乐学生的基本音乐学习技能,更多的要通过一堂音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老师更为深层次的指导任务就是需要培养广大学生独立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及综合表现美的音乐能力,发展广大学生的音乐个性,使他们逐渐成为音乐学习的活动主体,所以好的音乐教育课堂一定必须要更具有它的趣味性,引导广大学生更加喜欢音乐,形成良好的兴趣学习音乐技能。因此老师们就可以引入流行音乐组织教学,老师们应合理选择流行音乐内容,选择积极、健康、具备教育作用的流行音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趣味性。

二、加强音乐的律动教学

现代教育更加高度强调如何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具有创新性的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强化提升。对于我国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同样如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中也必须要十分重视这一点,让小学生在小学音乐课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提高他们音乐创造美的认识能力。教师在主动开展教学流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进行音乐律动教学,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节奏感强的重要特点来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个人实际兴趣,让更多学生在这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美的表现过程,如此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催发学生的个人音乐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在这个特殊年龄阶段,他们比较活泼爱善于表现、好动,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在流行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作用来综合设计一些流行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入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流行歌曲,让学生可以一边跟着唱一边律动,催生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选择适当的音乐和游戏素材

在整个学生成长阶段,有很多音乐游戏和其他音乐类的素材,但是什么样的音乐素材搭配适合什么游戲,音乐应该选择怎样的音乐游戏进行方式,是老师需要着重研究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部分,老师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角度进行教学选择:首先是老师必须要综合思考当前阶段学生不同阶段时期应当重点学习的游戏音乐元素内容,系统的准确划分不同阶段时期学生学习的音乐元素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音乐元素学习重点要求来合理选择适当的学生游戏音乐元素。例如在学生学习音乐节奏时,老师建议可以学生选择一些适合节奏性强的电子音乐,并可以搭配一些打击乐等游戏方式来帮助指导其他学生。游戏需要会使孩子同时能够完成学生听着动物音乐上的节奏、声音上的提示、作出动物对应的小动作等游戏行为,极为大的考验一个孩子的音乐综合能力素质,但也非常有趣,很容易能够的吸引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求多选择一些适合一般学生的游戏音乐和其他游戏,受到一般学生自身接受音乐能力的很大限制,老师尽量给予让学生们多选择一些适合一般学生的音乐游戏和其他音乐,尽量避免使用超出一般学生能力的音乐游戏和其他音乐。

四、创设故事再现情境

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从而促进学生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故事情境进行教学。音乐本身就是人们由于生活中的某件事情进而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部分音乐的创作就是对某个故事内容的描述,还有一部分音乐是为了表达对某个人的情感。针对每个音乐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将其展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们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师们在讲解《牧羊曲》的时候就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牧羊曲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进而在讲解这首歌曲。通过教师们的介绍之后,学生们对牧羊这个职业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学生们也更加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加强人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以及沟通,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交流智力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个人自身音乐素养,激发学生们音乐学习的内在实际兴趣。

结束语

音乐课堂作为审美能力教学的主要载体承担着重大责任,因此这也就需要小学音乐的班级教师充分重视学习兴趣培养教学的工作,深入了解音乐教学的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与发展采取针对化的体态律动实际教学策略,从而发展小学音乐课堂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萍.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79.

[2]王孝霞.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简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203.

[3]巴桑财吉.浅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运用于西藏中小学音乐教学中[J].北方音乐.2016,36(9):162-163.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有效策略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