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探索与实施

2021-01-21 05:29韩鹏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课程

韩鹏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需要从幼儿园教学阶段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基于此,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实施意义、实施条件和实施步骤,以期能够引起我国各地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为丰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形式提供基础性的指導。

关键词: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

引言: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断绝传承的风险,需要将其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并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系统地进行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园课程进行融合之前,幼儿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主要特点和教学优势,这些对于幼儿园课程融合方向和重点都是非常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一、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实施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作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阶段不仅是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期,还是幼儿人格健全的关键期[2]。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属于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非常规性课程,需要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又能够给幼儿带来欢乐,助于启发幼儿智力,锻炼幼儿手眼、四肢等协调能力,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由于幼儿缺乏良好的思维逻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需要得到幼儿园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明确教育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以自身为教育榜样,努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充分体现和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蕴含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实施建议

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有序实施,应从非遗传承的实施条件和实施步骤的具体工作层面进行多维度调节,最终形成一个规范性、计划性的课程结构安排。

(一)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实施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范围较为广泛,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选择,保障资源具有良好的审美特性,赋予教学资源一定的德育作用。同时,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需要贴近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便于幼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进行学习。为此,需要采用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吸引幼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更好地受到其熏陶。其次,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使教学资源种类更加地丰富,避免出现教学资源单一化的局面,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当地的文化具有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展开教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具有浓烈的地域气息,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实施步骤

1.组建小组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教学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收集、筛选更多丰富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整合,尽量选择能够开发幼儿智力、锻炼幼儿协调能力、训练幼儿表达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安排幼儿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将幼儿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相等。结合课程的实际操作需求,合理划分小组成员分工内容,确保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明晰,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教学流程的规范性。

2.提出问题

在确定幼儿小组分工以后,教师就可以开始针对教学目标,将学习任务分解。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幼儿进行有效引导,以问答形式逐步向幼儿给予提示与线索,将幼儿们的注意力成功的转移到课堂中。

3.交流讨论

接下来,让幼儿们相互讨论。这一教学步骤不仅可以促使幼儿在讨论中展开多层次联想,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解题思维。还可以促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更加积极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教学。同时,幼儿园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时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及时纠错。

4.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展示的顺利进行,一般取决于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成果展示的过程不仅可以促使幼儿集思广益,增强幼儿的集体凝聚力,还可以使教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解。

5.归纳总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探索期间,做好做实学情分析是开展好教学工作的前提,而做好课后反思与总结是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幼儿园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些线索或提示,来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促使幼儿在这种类似游戏闯关的学习氛围能够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的乐趣,能够在教学中实行有效性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围绕教学资源方面对其展开建设,为方便幼儿所学习,实现良好的传承效果,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育人的目标。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实施的条件要求与具体步骤,提高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对其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海燕.幼儿园艺术活动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25):106-107.

[2]韩松蓉,陈静.课程整合路径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1(09):98-100.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爱“上”幼儿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想念幼儿园
自行车的发明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