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巧的创新思考

2021-01-21 11:59王雪波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新与发展国画

概要:中国画又称国画,是一种拥有几千年历史的风采独特的艺术形式。汉代开始出现画在纸等物品上的国画。国画有毛笔、墨、颜料、宣纸等工具,画家可以运用这些工具画出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中国画体现了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朝代,价值观的想法。中国画历经几千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瑰宝,被许多文人墨客传承发展,是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联系。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国家。为了适应新时代对国画的要求,国画应该进行大幅度的改革。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向大家讲述中国画的传承发展以及发扬中国画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画;继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

我国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沉淀下来的宝藏无数,其中就包括国画。国画经历时代更迭,已经成为了创作者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独创的,具有感染力的方式。国画也代表着不同朝代的人的价值观,思想,现如今,国画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人们可以通过国画的创作来与其他人,与生活,与自然进行无阻碍地交流。由于国画的难度高,画出一幅画需要的技艺之高深,时间之长,很多人领略不到国画的美,现代画因其绘画简单,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而大受大众喜爱。相比之下,国画逐渐衰落。国画要想跟上这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就需要进行创新,开拓新画法。

一、中国画的审美意境

中国画的灵魂是神韵,它是画家在生活中发现并进行提炼、加工,最终形成的一种属于自己的别人不可复制的境界。这种境界,凭借有限的视觉听觉感觉等,结合联想,使观赏者在身临其境,受到感触,产生共鸣,实现情景交融而领会其情感。如游鱼,云鹰,动竹这种动景在画家高深的画技之下竟变得“活”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融汇于一幅画中,这是中国画与西方画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中国画是一种蕴藏着作者情感的寄托品,它对于作者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幅好画的诞生,不仅需要作者有着登峰造极的绘画技巧,还应该蕴含作者的价值观。国画中的“留白”就藏着某些作者的价值观:不需要所有的事物都要展现在别人眼前,人们靠自己的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这幅画的韵味。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幅作品的理解不是一模一样的。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汇于笔尖,通过水墨晕染开的形状,或重或轻,或多或少,全部融在画里。如何判断一幅画的高低,最最重要的就是从画中感悟到作者深藏其中的价值观,就像表达出百姓安居乐业的《清明上河图》就远比单纯的山水画立意深刻,这两者高低自然体现出来了。

二、中国画点线使用的改进

(一)国画绘画中的笔迹走势

国画是运用笔墨的走势技巧形成的。纸与笔的亲密接触,墨与水的密切融合,再加上创作者的劲道手法,一幅上好的国画出现在纸上。要想画活起来,首先就要注重笔的走势。中国画用笔讲究用线勾画,讲究皴、擦、点、染过程来绘画。其次,用笔不能毫无章法,乱画一通,要时刻注意用笔的轻重程度,手腕要有劲但不能过重,虚浮但不能漂浮,要做到肩,臂,笔三者成一线。若遇到转折处时,要快速,灵活,用力均匀,不可或重或轻。如此,方可画出一幅好画。

(二)国画绘画中的水墨浅淡

因受朝代的影响,人们对于国画的要求也不一样。自宋元以后,国画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而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水墨的使用要求也严格起来,黄宾虹先生对国画的水墨使用就提出了五笔七墨画法:浓墨颜色较深,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阴暗面、凹陷处和近景;淡墨颜色较浅,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凸出处和远景;泼墨在水墨即将干却未干的时候,利用水的自然渗透扩散,加上笔的走势变化,直笔用横笔渗破,横笔用直笔渗破;积墨是等第一遍墨色干涸后,再画第二遍,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凸显立体感;泼墨用墨用水足量,先用水晕染一遍,再加上黑墨,使整幅画看上去干的实际上却是湿润的,显现出一种自然的感觉,处处体现着作者在作画时的随意性,很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焦墨用笔枯干涩且凝重,画在纸上力道也比其他墨法重,极具有表现力;宿墨在宣纸上的渗透扩散比新墨渗透扩散多了一种空灵意味,有简单平淡的美感。笔墨的使用是形成一幅国画的物质基础,是画家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手法。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时代对中国画的要求,国画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人们对于笔墨的严格程度也随之不断更新。

(三)取材精巧

幾千年来的绘画作品各种各样,这不经让人思考如此多的题材是怎么想出来的。大部分画家没经历过什么令人惊奇的经历,他们的取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一丝让他们灵光一闪的感悟,然后通过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独到的感悟,再加上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己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将这些全都融汇于手下的一幅画中,经过打磨,形成一幅让人惊艳的好作品。

画家为了让自己的画看起来自然和谐,他们会通过不断练习手法,不断临摹眼里看到的景物来提升画技,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例如黄宾虹为了取材,为了提升画技竟去攀爬了八次黄山,这种锲而不舍地精神值得画家们学习。作为画家,要想自己画技好,首先就要做到观察景物细致入微,在相同的风景中发现其他人发现不到的美。

(四)格式新颖

国画的题材随着不断地创新也逐渐增多,例如花鸟画,例如人物画。国画应该继承以往的国画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上从西方汲取的特点,融会贯通,形成了如今的新国画。不仅国画要进行创新,作者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摒弃以往一成不变的旧思想。可能画家对于取材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画家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绘画立意。同一个美景,不同时期同一个人的心态可能不同,想法就随之不同。画家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对于一种东西从不同方面思考,得到另一种构思,将它融入自己的画里,再运用自己熟练的画技,创作出另一幅好画。

结束语

中国画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西方迥异的风格不同,中国画的绘画技巧需要创作者在能够熟练模仿前辈们的绘画作品的同时需要加入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断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夏雯.论国画技巧与创新发展之关系[J].戏剧之家.2020(04)

[2]杨锋.民族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画创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06)

[3]刘小龙.中国画的笔墨特点及其当代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作者简介:王雪波 男 回族 1998年11月3日 籍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咸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国画 本科

猜你喜欢
创新与发展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幽深》
互联网浪潮中银行国际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
国画等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