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探析

2021-01-21 20:29任逸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措施大数据

任逸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以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大学教育的需要成为了时代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愈发要求大学教育顺应时代变化和时代要求。本文借鉴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程序,分析大学教学创新的基础,探讨大学教学创新的特点,阐述大学教学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教育;管理措施

引言

教师不仅在日常教育和教学环节中承担重要任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大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培训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际交往的频繁,作为向社会传递知识的重要机构,高等学校要直面教师现在面临的困境,思索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高素质、有凝聚力的青年学子。

1 大学教育管理概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大学教育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大数据视角下的大学教育管理更加精准科学,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很多大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新形势、新技术引领下的大学教育管理要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等人才。因为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大学教育管理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工作。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已经比较成熟,而且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思想活跃,充满对世界的好奇心,自我意识也非常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教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引导,而不是传统模式下的强制性管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大学教育管理是一门精细而科学的体系,内容繁多,流程复杂,因此对大学教育管理者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的要求较高。

2 大学教育管理现状

2.1 大环境困境

首先,中国大学目前对提高教师能力的普遍性理念和认识存在误解,学校认为教师在硕博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从教的基础,没有必要在入职后对教师再进行集中的培训、培养。大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忽视,根本原因是大学没有从目标和计划的角度出发设定可行性条件,大部分高校聘用教师主要考虑专业能力和学术条件,注重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或育人能力。其次,传统大学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评估重点放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方面。这种不全面、有偏向的评价体系,必将导致教师忽视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在科学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大学过分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就会忽视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校因为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而形成不良的教学环境。

2.2 教育管理改革推进困难

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管理的对象以及管理环境氛围等均发生巨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实际应用效果及约束力愈发有限,无法实现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目标。当前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在多所大学的运用,要求教育管理人严格按制度、规章进行各项管理工作。这种模式在带来积极效果同时,消极效果也比较明显,表现为在校师生可能只是单纯地服从管理,但是其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发挥作用不明显,影响教育学习氛围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3 思政教育缺乏多样化

每个学校的公共课程开设中都有思政课程,但是目前很多思政课程的开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说教式和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思政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脱节更是架空了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部提出的思政教育要融入学科教育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说思政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各学科教育中都会存在思政教育,而良好的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管理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能提升大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大数据背景大学教育管理措施

3.1 创新教学方法

方法创新的关键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细节以及把控。精细的教学设计必不可少,同时也需较强的现场应变应用能力。以最简单的师生交互方式——提问为例,在方法的应用中考虑的细节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为什么要提问,即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达到目的的可行性、有效性是什么。(2)提什么方面的问题,什么时候提问,问什么人。(3)问题的类型、难度等级是什么。(4)单个问(问题),还是多个问。(5)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回答,回答不了、不完善、有错怎么办。从能力和思维培养的角度来说,相对于教师提问,更应教会学生提问:会提恰当的问题、合理的问题、有效的问题;不仅会提小问题,还会提大问题,提全局性问题,提整体性问题;不仅会提内容的问题,还会提结构的问题,提方法的问题。

3.2 平衡教育和科研天平

首先,科研是教育的财富,教育是科研的动力。作为高水平的教育活动机构,大学应该设置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这完全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传递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知识。作为一个掌握和传播知识的过程,教育活动需要不断支持教育课题的开发,使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提高到专业化和理论化的水平,不断开拓新内容、新观点,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力量”和“紧跟时代的感觉”。其次,整合科研力量的课程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表现为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效果,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研究得到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起到“传播者”的作用。目前社会要求关注学生“三能”有效结合,但是科学研究活动可以丰富教师的经验,教师可以把以前自己从专家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运用自己的逻辑判断和思维诱导的过程,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思考。

3.3 引入信息化教学平台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紧抓职业素养教育。首先,要认清当前形式和所面临的问题,不断更新意识,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很多高校目前都引入了信息化教学平台,比如U校园,i write,i speak,i test,i smart等教学平台,将知识内容和学习新事物能力的适应性相融合,学习技能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上得到提升而且加强了信息化技能的学习,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习范围。形成了将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途径,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适合自己的方式灵活地开展学习。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展示,使学习成果更加有效。

4 结束语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 我国大学教育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教育管理的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及效果都和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完全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就是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教育管理是全新的管理模式,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饶龙海.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知识窗(教师版),2020(06):109.

[2] 胡莹.大数据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0):163-164.

[3] 賈璐菡.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J].农家参谋,2020(11):294.

[4] 林为国,胡丽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39):182-185.

[5] 杨扬.新形势下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经营管理者,2020(05):80-81.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管理措施大数据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