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分析

2021-01-21 20:29唐宇鹏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渗透分析立德树人德育

唐宇鹏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学校也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德育也尤为重要。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作为学生在此阶段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作为初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应将语文知识与德育重点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培养中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健全积极人格,使中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分析

引言: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必要内容,语文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立德树人的德育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初中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的都是精心挑选后选取到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基本都会涉及一些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同时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非常有渲染力,但是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通常都不是现成的,教师需要通过深挖语文教材的方式,寻找德育的渗透点,找到教材与德育的结合点,将思想教育更好的渗入教学内容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将德育内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语文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祖国壮美的河山,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基础教学工具,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要与教学主题相关联,逐步渗透德育教学理念,让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之余,收获到更多课外拓展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品质以及道德修养。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通常会设置与日常息息相关的课文,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挖掘,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德育内容蕴含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1]。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同学们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要,要尽量贴合同学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同学们具备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理念,为同学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通过课外拓展深投教育

課堂教育毕竟有限,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不断探索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将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渗透,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语文教师在课外教学活动中,要精心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新颖的教学情境和有趣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成为一个互助友爱,文明守礼的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应该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上的不足,使同学们能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更多的课外拓展知识。老师在课下也可以多为同学们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积极动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逐步培养同学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将语文知识和德育教育更好的结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2]。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融入更多的德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贴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必要的时刻,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为同学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堂当中充分表达自我,展现自我。

三、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投教育

初中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因此在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下,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身上长期发挥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教师应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德行,丰富的知识,通过自身的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榜样。老师应该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首先,老师应该先具备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创新精神,利用当下的多种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对于教学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然后再利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给予同学们有效的教学。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正确用词,标准普通话发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教育形式上要不断推崇出新,在不断的教育创新中,更好的将语文知识与德育内容相结合,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

其次,在学校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管理自身的情绪,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学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综合素质[3]。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学习一些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然后结合同学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加以改变,转变为自身的教学储备,使同学们能够在课堂当中不仅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还能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同学们而言,学习都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老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同学们应该通过学习加强自己的意志品质以及学习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我国的发展奉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微薄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对初中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初中语文是一个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师不但要利用好每天的课堂时间,循序渐进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同时,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经验,同时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使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德育教育对初中生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王振英.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2):67-68.

[2]高蓓蓓.试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5):31-32.

[3]王得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43-44.

猜你喜欢
渗透分析立德树人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谈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分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