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照港区水域商渔船安全操纵对策

2021-01-21 07:37甄飞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岚山石臼商船

甄飞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日照港分为石臼和岚山两大港区,石臼港位于日照市老城区东南方约10 km 处,共有4 个作业区。岚山港区位于海州湾北岸,地处日照市岚山区佛手湾内,共有南、中、北3 个作业区,其中北作业区为新规划作业区。至2014年,日照港拥有各类生产性码头位51 个,泊位总延长13 198 m。2014 年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5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2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大型商船穿梭在港区水域贸易运输频繁,忽视周围环境、海上气象、安全瞭望、思想戒备。渔船拖网速度慢、通导设备相对落后、渔船船员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理解不甚全面等,往往造成商渔船碰撞事故。因此,彻底厘清商渔船会遇双方的责任,有助于避碰行动的及早、正确实施,从而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1 日照港区水文气象和风险水域

1.1 潮汐

石臼港区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历史最高位为5.6 m(1992 年8 月31 日),历史最低潮为-0.5 m(1980年10月26日),平均高潮位为4.2 m,平均低潮位为1.2 m,平均潮差为3.0 m,最大潮差为4.9 m,平均海面2.7 m。岚山港区潮沙属正规半日湖,最高潮位为5.8 m,最低潮位为-0.1 m,平均潮高位为4.7 m,平均低潮位为1.3 m,平均潮差为3.4 m,最大潮差为5.9 m,平均海面3.0 m。

1.2 潮流

石臼港潮流为往复流,主要流向为东北-西南向,最大涨潮流速约1.8 kn,最大落潮流速为1.5 kn。岚山港潮流以往复流为主,涨潮潮流为西南向,落潮潮流为东北向,最大涨潮流速在0.8~3.2 kn 之间,最大落潮流速在0.6~1.7 kn之间。

1.3 风

石臼港区秋、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盛行偏北风,风力3级以上,最大可达11级,风速较大,持续时间长,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多偏南风,风力3级,最大可达8级。岚山港区全年以北至东风向为主,平均风速较小,为4.1 m/s,各月平均风速4月最大,为4.7 m/s,1月最小,为3.3 m/s,全年东东南至南东南向风速较大,平均为5.2 m/s,西北向风速最小,平均为2.9 m/s。

1.4 雾

日照港以平流雾为主。一般连续出现2~3 d,持续时间最长为9 d(1964年4月13日~21日),最短不足1 h。全年持续12 h以上的雾4月最多。雾的特点是春、夏两季一般在05:00 时生成,09:00时消失;秋季07:00时生成,09:00时消失;冬季05:00时生成,11:00时消失。

1.5 石臼港区通航高风险水域

日照港东西港区航道101 灯浮(35°18'55.05"N/119°36'57.4"E)、105灯浮(35°19'34.7"N/119°35'21.2"E)、102 灯浮(35°18'43.2"N/119°36'50.1"E)、104 灯浮(35°19'04.2"N/119°36'02.7"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1.5海里。日照港石港区南作业区航道301灯浮(35°16'21.6"N/119°33'03.7"E)、302 灯浮(35°16'14.2"N/119°32'56.9"E)、306 灯浮(35°17'00.0"N/119°31'41.2"E)、305 灯浮(35°17'07.4"N/119°31'49.1"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1.25海里,见图1。

1.6 岚山港区通航高风险水域

岚山港南作业区主航道131 灯浮(35°04'04.9"N/119°23'50.2"E)、132 灯浮(35°04'02.5"N/119°23'26.6"E)、126 灯浮(35°03'04.7"N/119°25'03.3"E)、127 灯浮(35°03'23.0"N/119°25'01.3"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1.6 海里。岚山港中作业区深水航道335 灯浮(35°06'05.0"N/119°28'27.1"E)、336 灯浮(35°05'49.2"N/119°28'29.5"E)、328 灯浮(35°06'08.9"N/119°31'47.3"E)、327 灯浮(35°06'24.7"N/119°31'45.0"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2.75海里。岚山港南作业区主航道133 灯浮(35°04'29.5"N/119°23'10.4"E)、134 灯浮(35°04'22.9"N/119°28'29.5"E)、132 灯浮(35°04'02.5"N/119°23'23.6"E)、131灯浮(35°04'04.9"N/119°23'50.2"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0.55海里。岚山港10万吨级油码头航道205 灯浮(35°05'7.5"N/119°24'2.26"E)、206灯浮(35°05'04.73"N/119°23'52.3"E)、204灯浮(35°04'28.33"N/119°24'07.18"E)、203灯浮(35°04'31.12"N/119°24'17.23"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0.65海里。岚桥港航道402灯浮(35°06'17.7"EN/119°25'42.1"E)、401灯浮(35°06'04.1"N/119°26'14.0"E)、341 灯浮(35°05'51.0"N/119°26'07.2"E)围成的区域,宽度约为0.50海里,见图1。

图1 日照港区船舶通航高风险水域示意图

1.7 风险状况

日照港石臼港区附近地势较为平坦,可供定位的自然物标不多。在石臼港区驶向煤码头及主港池的船舶,遭遇水流的影响,抢上流,避让渔船。杂货、木材码头入口由于受急涨(落)潮流影响,易形成旋转流,流速大,航道流速约3 kn 左右,煤码头附近约2 kn,航道流向总是与进港船舶形成横流。进岚山港区船舶,航行时需注意航道两侧渔网,航道内是横流,流压明显,流速近2 kn。

2 日照港区水域渔船及渔船特点

2.1 单拖拖网渔船数量多

拖网是一种流动的过滤性渔具,其作业方式是利用渔船前进时的拖曳移动,迫使鱼类进入网具,以达到捕捞的目的。单船拖网是由一艘渔船单独拖拽网具捕捞鱼类的作业方法。拖网在船尾的称尾拖,在船一舷的称舷拖。尾拖是单船拖网作业的主要形式,它不受潮流的限制。拖网时的船速约为4 kn,最大速度可达6 kn[1]。

2.2 渔船数量多、尺度小、通导设备配备相对落后

大多数捕鱼船的船长在24 m 以下,其配备的通信导航设备相对落后,大量渔船没有配备电子海图、雷达系统,且其配备的VHF与商船无法进行正常的VHF通信。因此,在夜间和能见度不良时,商船对渔船的发现和识别存在一定的困难,且难以用VHF进行沟通。

2.3 渔船船员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理解不甚全面

渔船船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对于避碰规则缺乏系统性学习和理解,在与商船会遇局面中认为自己始终是直航船,缺乏采取行动有效性,造成碰撞危险发生。

2.4 在休渔期结束后,渔船成群结队分布在航道附近渔场

一方面,渔民经过休渔期,一旦开海就忙于创收,疲劳驾驶,夜以继日,容易忽略海上环境风险的存在。另一方面,渔船为争抢鱼汛多捕鱼,不惜违反《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其他航行规定,例如,渔船在通航分道内逆行、小角度穿越分道通航制水域、调抢大船船头。

在夜间等候鱼汛潮汐期间,大量渔船聚集在一起或锚泊或漂流。除少数渔船显示一盏桅灯外,多数渔船关停动力和电源。对于不开灯的渔船,附近的商船很难发现和识别这些渔船,极易造成触碰或绞缠渔网事故。

3 渔船安全生产,船长应知应会知识

3.1 渔船船东船长是第一责任人

渔业船舶必须建立船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出海前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航行,作业海域的天气情况;检查航海仪器设备,使通信、导航、号灯、号型等设备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按规定办好出港签证;渔船要装载合理,保持船舶稳性良好;组成编队生产,不单独出海。

3.2 渔船航行中应派专人值班暸望

有雾情况下加强人员值班暸望,正确使用雾钟。值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交接班应履行交接手续。渔船不得超航区、超抗风等级航行,不得在禁航区航行。正确执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充分认识自身的集群性特点,易给商船有效避让带来困难,遭遇商船时,应尽早采取安全避碰措施,不抢越商船船头航行,正确识别各类助航标志,按规定正确显示号灯号型、按规定鸣放声号,准确表明自己船舶的动态。

3.3 海上作业期间,编队出海的渔船之间要保持经常联络

定时收听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采取好防风、防冻等有效的安全措施。船员在甲板作业时应穿好救生衣、佩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等;不得在吊杆下站立和没有安全防护装置的船舷边站立、逗留。

3.4 在海上作业时碰到大风浪天气的应对方法

在大风浪天气来临之前,应及时收听气象预报,注意风情变化,及时归港避风。保持船舶水密,应尽快把所有水密门、舷窗舱口、通风口、天窗、出水口及锚链筒等加固或加盖,以保持水密。保证排水畅通,所有排水机械、管路、阀门及甲板排水门等都应处于良好状态。固定一切活动物件,如网具,曳纲,锚等。调整舱内、外一切物件,如吊杆、冰、渔获物及油、水等,降低船舶重心,提高稳定性。检查舵装置及锚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机舱应确保主机处于良好状态。

4 商船避让渔船的对策

4.1 设计航线时应充分考虑安全避让渔船

在设计航线前,应熟悉各个渔区和休渔期情况,了解所航经渔区及其周围环境、海上气象、潮汐潮流情况。如可行,航线应尽可能开渔区,以避开或减少与渔船相遇,尽量避免驶入渔船密集的地方。如在所经水域有分道通航制,应当尽可能使用分道通航制。如没有分道通航制,应当尽可能使用海上的习惯主航路[1]。

4.2 对渔船不遵守《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其他航行规定的情况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加强暸望,以安全航速行驶,对渔船尽可能采取早让、宽让。如前所述,由于渔船船员对《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理解不甚全面、为争抢鱼汛多捕鱼等各方面原因,渔船往往不遵守有关的航行、避碰规定,尤其是在休渔期结束后20天内更是如此,因此商船船员对此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暸望方面,应当加强暸望,及时开启雷达,必要时加派暸头和请船长上驾驶台亲自指挥操纵船舶。在安全航速方面,应当保证在任何时候均以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安全航速行驶,在接近渔船密集区时,应提前通知机舱备车、减速航行。在避让方面,应当严格遵守避碰规则“早、大、宽、清”的要求等[2]。

4.3 了解渔船动态,及早制定避让方案

在休渔期结束前和休渔期开始前,成千上万的渔船一起驶在渔区或返港,渔船与商船交会局面急剧增加,商船不但应当保持高度戒备,而且应当根据渔船成群结队朝一个方向航行的特点,及早制定避让方案。充分注意到渔船不愿让商船穿插其间的情况,尽可能避免从渔船船队中间穿越,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在休渔期结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渔船为争抢鱼汛多捕鱼,违反航行、避碰规定的情况大大增加,商船在渔区航行时,航行船舶应当及时收听海事管理机构、交管中心(VTS)、海岸电台等播发安全提醒信息,了解渔船动态,及时避让渔船。

在鱼汛季节,商船应当尽可能了解鱼汛潮汐和潮流情况和渔船捕鱼方式,掌握渔船捕鱼的交通流总流向,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避让方案。如从渔船渔具伸出方向通过,应注意避开渔船渔具,避免渔船为保护渔具而采取一些过激措施而与商船发生碰撞。在渔船密集区域,应当通过雷达观察等手段,找出渔船相对稀疏的水域,谨慎操纵船舶从该水域通过避免船舶进入渔船密集区域而发生危险[3]。

5 结语

作为商船、渔船在日照港区水域航行需要掌握相关规定,严格遵守操纵程序,减少人为因素碰撞事故发生,尽可能减少商渔船会遇局面。进出港船舶提前制定航行计划,加强暸望,以安全航速行驶,明确会遇过程中责任和义务。因此,掌握渔船技术参数、了解外界环境因素、熟悉船舶避碰对策、渔船船长应知应会等是避免船舶碰撞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岚山石臼商船
岚山情,漪水韵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神奇的鼠尾
岚山赏枫(环球360)
“非正式成员”
日照港岚山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