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2021-01-24 13:06杨玉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制霉菌素念珠菌性伊曲康唑

杨玉华

念珠菌性阴道炎也被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是因念珠菌感染导致,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该病多发于绝经后服用大剂量雌激素、糖尿病、孕妇等群体[1-3]。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瘙痒、外阴地图样红斑等症状,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临床针对念珠菌性阴道炎常采用药物治疗,制霉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抑制真菌活性。伊曲康唑可高效灭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病原学、白带常规等检查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2)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灼烧感、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3)无其他妇科炎性疾病。排除标准:(1)伴有传染性疾病;(2)病历资料不完整;(3)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现象;(4)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 一般资料 选取兴国县皮肤病性病防治所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8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3)。对照组年龄23~51 岁,平均(32.3±2.6)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5.82±2.03)个月。试验组年龄24~52 岁,平均(33.2±2.7)岁;病程7~25个月,平均(16.01±2.11)个月。2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当天及用药后1 周及首次月经后5~7 d 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行分泌物真菌镜检,治疗过程中禁止性生活,经期暂停用药,嘱患者治疗期间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意大利POLICHEM S.R.L.,注册证号:H20100044)治疗,用戴手套的手指将1 粒制霉菌素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每晚1 次。试验组采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428)治疗,制霉菌素用法同对照组一致,伊曲康唑餐前或餐后顿服,200 mg/次,1 次/d。2 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中治疗14 d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细菌学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显示阴性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细菌学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显示阴性为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经细菌学显微镜检查分泌物仍显示阳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缓解率。(2)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包括白带、瘙痒、烧灼感,白带积分判定标准:正常为0 分;无明显异常,外阴有潮湿感为1 分;白带较多,潮湿感及轻度异味为2 分;明显异味,外阴潮湿感明显为3 分。瘙痒、烧灼感积分判定标准:无感觉为0 分;轻度感觉为1 分;感觉明显为2 分;感觉强烈为3 分。(3)比较2 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取10 ml 空腹静脉血,4 ℃,3 000~4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放置冰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8,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酶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4)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比较2 组复发率。对显效、缓解患者随访3 个月,统计复发情况,复发标准为细菌学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显示阳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 [例(%)]

2.2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2 组白带、瘙痒、灼烧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带、瘙痒、灼烧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2.3 炎性因子 治疗前,2 组IL-4、IL-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4、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ng/L)

2.4 不良反应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05)。见表4。

表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5 复发率 试验组剔除脱落病例2 例,对照组剔除脱落病例1 例。试验组复发1 例,对照组复发5 例。试验组复发率为2.63%(1/38),与对照组的15.63%(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8,P=0.132)。

3 讨论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妇科阴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为白色念珠菌侵害阴道黏膜而引发阴道炎性反应,主要病因包括阴道菌群失调、性伴侣增多、治疗不彻底等[4-6]。相关研究显示,随着社会公共卫生条件的提高,人们卫生习惯也有较大改观,甚至多数女性过度清洁,如自用抗菌外用品、高锰酸钾等外洗剂,这些也可引起人体菌群失调,破坏阴道防御机制,增加真菌感染率[7]。目前,临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法有抗真菌治疗、免疫治疗等,因其病情易反复发作,故探讨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对临床工作有重大意义。

制霉菌素可促进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维持阴道菌群平衡[8-9]。伊曲康唑为散氮衍生物,属广谱抗菌药物,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快速达到治疗效果[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带、瘙痒、灼烧感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在于制霉菌素可快速在阴道内崩解成泡沫状,直接接触病灶处致病微生物并杀灭微生物,伊曲康唑是高效抗真菌药物,抗菌谱广泛,且药效持久,在进入机体后可附在阴道上皮组织,灭杀致病菌,二者联合可改善临床症状[12-13]。

IL-4、IL-8 属于炎症趋化因子,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局部感染易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释放炎性因子,阴道内菌群紊乱可致使机体产生局部炎症,导致血清炎性因子IL-4、IL-8 水平升高,IL-4、IL-8 高水平可促使反应蛋白合成,损伤免疫功能,加重炎症反应[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IL-4、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制霉菌素属多烯类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高,可结合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减少细胞内容物,从而达到抗真菌效果;伊曲康唑抗菌活性强,可抵抗深部真菌,抑制真菌细胞产生细菌色素酶,加快真菌细胞膜损坏速度,从而抑制真菌,二者联合可提高抗菌效果,减轻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可知,伊曲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物,有高度亲角质性和亲脂性的特点,服药后,皮肤角质层药物浓度高于血浆药物浓度,药物存在于角质层内时间可长达4周,抗真菌活性明显,效果持久,安全性较高。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2 组复发率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方案复发率低。分析原因在于,制霉菌素可阻断三羧酸循环,抑制杀灭细菌、真菌、原虫,还可促使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使阴道微生态保持平衡,预防炎症复发。

综上所述,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制霉菌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机体炎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制霉菌素念珠菌性伊曲康唑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感染的分析
甲硝唑联合制霉菌素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男性念珠菌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诊治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相关问题探讨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快速鉴定法的实用价值分析
大环糊精包埋制霉菌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