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7 座现状人行天桥改造方案

2021-01-25 03:21侯登高周建国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交站点人行天桥自动扶梯

侯登高,周建国

(1.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 250003;2.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 250101)

1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近年来,济南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交通拥堵,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7 年年初,济南市公安局提出《关于加强我市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设的报告》,要求优化改造现状过街设施。人行和非机动车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慢行环境,保障安全出行,提高出行分担率,及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迫切要求。同时,立体过街,避免或减少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既可保证行人安全又能提高机动车的通行效率。

为此,自2017 年3 月,对济南市城区现有且对社会开放的36 处人行天桥进行调研、梳理,现状天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受建设时期条件制约,部分天桥功能不全;(2)随着社会发展,使用条件发生变化,有些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3)缺乏人性化设计,造成吸引力差,利用率不高;(4)缺少无障碍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因地制宜地选取7 座天桥作为试点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改造原则

本次天桥改造提升工程以民生为导向,兼顾改善现状天桥的舒适性与功能提升,将保障天桥的安全性、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做到便民、实用、耐用、美观。确定的改造原则如下:

1)结合现状道路断面、周边环境、天桥主要用途以及交通流量大小等实际情况;

2)天桥改造尽量保留利用现状桥梁,新增设施与旧桥衔接;

3)天桥改造应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简单易行,尽量减少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4)天桥改造注重与周边现地条件及地下管线布置等的结合;

5)天桥改造临近公交车站等位置,应充分与公共交通换乘相结合;

6)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兼顾自行车推行、童车等的需求,尽量完善无障碍设计。

3 天桥现状及改造方案

3.1 主要技术标准

1)桥下净高: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2.5m;

2)梯(坡)道净宽:≥1.8m,自行车推行≥2m;

3)梯道坡度:≤1∶2,手推自行车及童车的坡道≤1∶4;

4)自动扶梯:室外用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

5)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坡道≤1∶12;垂直升降电梯,采用商务型无机房电梯。

3.2 天桥现状及改造方案

3.2.1 解放路中心医院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11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进出医院人员和周边行人的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两侧设有人行梯道及双向自动扶梯。现状北端人行梯道设有设备间。

存在问题:天桥靠近市中心医院门口,弱势群体相对较多、缺少无障碍过街设施。

改造方案:增设垂直电梯,以满足轮椅、童车等无障碍通行。详见图1。

图1 解放路中心医院天桥

3.2.2 历山路家乐福过街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12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进出家乐福超市人群和周边居民的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东西两端北侧采用2.5m 人行梯道。现状东端人行梯道设有设备间。

存在问题:现状历山路车流量大,公交车停靠线路多,天桥紧邻大型商超,人行过街需求大,特别是携带手拉车的老年人较多。桥位处建设用地较为紧张。

改造方案:采用增设垂直电梯方案,增加通行量,提高舒适性。

3.2.3 经十路林家庄过街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10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周边社区往来人员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南北两端均为人行梯道。现状设备间位于两端东侧人行梯道下。

存在问题:随着经十东路两侧地块开发及发展,过街需求大大增加,且两侧路口间距将近2km,非机动车过街绕行距离远。

改造方案:将现状梯道改造为推车梯道,解决慢行过街需求。详见图2。

图2 经十路林家庄天桥

3.2.4 经十路奥体中心东过街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14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奥体中心、省立医院东院等周边行人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设有双自动扶梯及推自行车梯道。现状设备间位于南端东侧梯道下。

存在问题:天桥距离省立医院东院区较近,有无障碍过街需求。

改造方案:增设垂直电梯,完善无障碍过街需求。详见图3。

图3 经十路奥体中心东过街天桥

3.2.5 经十路泉城公园人行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04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的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北侧东侧设有5m 人行梯道;南侧东西两侧均设2.5m 人行梯道。

存在问题:两侧路口间距大,非机动车过街绕行距离远。北侧梯道受当时条件限制,梯道坡度较陡,舒适性差。

改造方案:北侧增设推车梯道,减缓坡度,增加舒适性,将南侧东梯道改造为推车梯道,解决慢行过街需求。

3.2.6 经十路千佛山医院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06 年建成,主要服务于佛山医院行人和周边居民的过街以及两侧公交站点换乘。南端仅西侧设有人行梯道。北端仅东侧设有人行梯道。

存在问题:天桥紧邻学校,非机动车过街需求大,桥位处建设用地较为紧张。

改造方案:采用拆除现状天桥梯道,改造为推行梯道,以满足自行车推行过街问题。

3.2.7 济泺路动物园人行天桥

现状:现状天桥2008 年建成,主要为满足动物园游客、恒鑫商场和道路两侧商铺周边行人过街需求以及加强两侧公交站点的联系而设置。现状天桥仅在桥梁东端北侧、西端南北两侧设有人行梯道。

存在问题:地处公园,通行量大,但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普遍,天桥利用率不高。

改造方案:增设自动扶梯,增加天桥过街的舒适性与吸引力。详见图4。

图4 济泺路动物园人行天桥

4 结语

通过对现状人行天桥增设垂直电梯、自动扶梯、推车梯道等措施,平缓了步梯坡度,实现了人、非机动车过街,同时,满足了老人及轮椅、儿童及童车等特殊人群的通行需求,完善人行过街天桥设施建设,有效发挥过街天桥功能,改善慢行交通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市内交通通行能力。

猜你喜欢
公交站点人行天桥自动扶梯
合肥市高铁南站公交线路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哈尔滨市118路公交站点选址优化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O2O联动效应”——以“杭州人行天桥被撞塌”事件为例
由一起自动扶梯制动器失效而引发的思考
如何安全乘坐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城市公交站点选址评价分析
你会正确乘坐自动扶梯吗?
对十堰市城区公交站点命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