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助产士摩根

2021-01-25 11:20罗恩·彻诺徐珊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钢铁公司皮尔卡内基

罗恩·彻诺 徐珊

伴随20世纪而来的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兼并浪潮。

在电报、电话以及交通发展的带动下,地方市场开始与地区市场,甚至整个国家市场融合交错,互相影响。同时,由于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商业重心也从扩大国内业务转向了寻求全球市场。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使得公司兼并的数量从1897年不太引人注意的69起,发展到1899年的1200起。

随着兼并步伐的加快,华尔街银行业的精英们也开始把重点向工业托拉斯转移。在一个托拉斯之中,股票持有者把他们拥有的各成员公司的股票换成最高控股公司的“股权信托证书”。到1901年,这些新的巨型法人公司控制了许多行业——制糖、制铅、威士忌、厚玻璃板、金属钉、冶金及煤炭等。

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促成了其中许多行业的改造,他们的权力也日益增大。公众或许惧怕摩根财团的掌舵者皮尔庞特·摩根,但他从来都按时付账,信守诺言,得到了世界各地商人们的尊敬。

皮尔庞特·摩根认为竞争是没有用的,而且具有毁灭性,他本能地赞同大规模兼并,认为这才是消除弊病的办法。有一次,摩尔特尚多葡萄酒公司的经理抱怨一些工业上的问题,皮尔庞特轻松地提议他把整个香槟行业买下来以解决问题。

钢铁巨兽

在威廉·麦金利任职期间,商业界有了一个共和党总统。这位总统赞成公司兼并,他没有设置任何障碍反对托拉斯。1900年,共和党以压倒性的多数选票大获全胜,此后形成宽松的规范氛围。

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与这种氛围是分不开的。随着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及支持反帝、反托拉斯政策者在竞选总统中的失败,商业界变得更加大胆,跃跃欲试,想干一番大事业。

在共和党赢得辉煌胜利的几个星期之后,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请陆军部长伊莱休·鲁特参加他为皮尔庞特·摩根举行的宴会。在这次宴会以后的一周,就开始了有关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次讨论。这次宴会使得皮尔庞特确信麦金利政府对托拉斯的态度将会比较宽松。

有关钢铁托拉斯的成立问题仍在争论之中。比较严肃的说法则认为美国钢铁托拉斯源于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与皮尔庞特·摩根的两家钢铁公司——联邦钢铁公司和全国钢管公司——之间逐渐形成的巨大冲突。

作为最大的钢材制造商,卡内基在1900年7月决定发展诸如钢管和钢丝之类的钢铁制成品。作为第二大钢铁集团的领导,皮尔庞特担心铁路行业的混乱局面将会重演,钢铁行业也会出现生产过剩和价格战的现象。他咆哮着说卡内基会通过竞争使整个工业界“道德堕落”。

1900年12月12日,皮尔庞特参加了在曼哈顿大学俱乐部为查尔斯·施瓦布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宴会。施瓦布年轻英俊,长脸,皮肤光洁,深色头发,眉目俊朗。他是安德鲁·卡内基的一名忠诚的副手。

这位言辞甜美流畅且富有戏剧效果的年轻人,向摩根和在座的其他80位金融家描述了一个有关钢铁托拉斯的设想,这个托拉斯将包括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各个方面,从采矿到推销成品概不例外;而卡内基和摩根钢铁企业当然将是这一托拉斯的核心成员。

钢铁托拉斯将是一种高级协作的关系,托拉斯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价格,并进军新兴的世界市场。这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一种形式,尽管是由私人企业家来操作的,并且是为了他们的私利。

摩根听得入迷,宴会之后和施瓦布又接着商议了半个小时。摩根的合伙人罗伯特·培根后来说:“很显然(摩根)看见了一片新天地。”

不出三周,摩根、培根、盖茨和施瓦布就聚在摩根的“黑色书房”里,通过一夜的磋商制定出一份提议。根据这一提议,新钢铁托拉斯将控制美国钢铁行业一半以上的业务。除了卡内基钢铁公司和摩根的联邦钢铁公司之外,它还将包括美国镀锡铁皮、美国钢环、美国钢板、美国桥梁、美国钢铁钢丝、国家钢管、国家钢铁、谢尔比钢管和苏必利尔湖联合矿业等公司。

在建立美国钢铁公司的过程中,皮尔庞特不得不与安德鲁·卡内基和约翰·洛克菲勒这两个代表美国商业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的企业家打交道。

这两个人都十分强硬,蔑视银行家,喜欢用留存收益来为经营活动融资。洛克菲勒是凭他的铁矿和苏必利尔湖上的船运公司加入托拉斯的。皮尔庞特觉得这两个人举止粗鲁,缺乏修养;而卡内基和洛克菲勒則认为皮尔庞特傲慢专横。

“黑色书房”会议之后,施瓦布试探卡内基是否愿意将钢铁公司卖给托拉斯。

在韦斯特切斯特的圣安德鲁高尔夫球俱乐部内打完了一场高尔夫球之后,卡内基经过反复琢磨,最后在一张纸片上写下了他的卖价——4.8 亿美元。他要求用债券支付,而不是滥发的股票。当施瓦布将纸片交给摩根时,摩根看着这张纸条迅速说道:“我接受这个价格。”

皮尔庞特邀请卡内基去华尔街23号,而卡内基则坚持要摩根到他自己的五十一街的办公室来。15分钟冷淡的闲聊之后,摩根道别离开:“卡内基先生,我祝贺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敏感而富有报复性的卡内基对这个交易感到很得意,但他庆贺得太早了。后来,他向摩根承认他卖得太便宜了,少卖了1亿美元。摩根一点也不顾及这位企业家的情绪,直截了当地回答: “不错,很可能是这样,安德鲁。”

为了引诱不肯就范的公司加入托拉斯,皮尔庞特显示了马戏团班主挥鞭控制的才能。他对那些有非分之想的公司毫不客气。

在华尔街23号的谈判中,“一赌一百万”盖茨和他的美国钢铁公司拒不让步。为了打破僵局, 皮尔庞特突然猛拍桌面,状如愤怒的上帝:“先生们,我将在十分钟之内离开这幢楼。如果到那时你们还不接受我们的条件的话,我们就不用再谈了。我们会建立我们自己的电线厂。”

皮尔庞特的慑人威势果然奏效,盖茨投降,决定卖出自己的公司。皮尔庞特兴奋地回了家,快活得像个孩子。

摩根财团原则上不出资创办新公司,对股票投机也极为反感。朱尼厄斯.摩根在很久以前就告诫他的儿子:“我建议你做这样一个决定——绝不购买任何投机性股票。”因此,1901年,皮尔庞特建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实际上是为托拉斯浪潮增添上一份“旧资本”的显赫威望。

1901年与1929年或1987年没有什么不同:股票市场是每个人嘴边的日常话题。每天的股票交易额成3倍地上涨。华尔街的观察家们预言一个新时代将要到来。报纸上也充满了饭店服务员、公司职员、看门人和裁缝等在华尔街发迹的故事。

美国钢铁公司的建立使投机之火愈烧愈旺。在那个年代,发行100万美元的证券已被认为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而这家新公司则拥有雄厚的14 亿美元(相当于1989年的230亿美元)的资本化资金——它是历史上第一家拥有十亿以上美元资本的股份公司。当时,若将美国所有制造业资本化资金相加,也不过是90亿美元而已。

在托拉斯的融资过程中,债券与股票势如潮涌,为妥善管理,皮尔庞特组建了一个由300个发行人组成的银团。

他任命股市行家詹姆斯·基恩负责为股票造市。基恩长着一副尖脸, 蓄着尖尖的胡须,素有“华尔街银狐”之称。通过同时买进和卖出托拉斯股票的办法,基恩使得该种股票价格稳步上升,并创造了交易额巨大的假象。

这个银团以他们的服务获得了5750万美元的股票(相当于1989年的10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是金融界与工业界的力量相结合的结果,是领主时代的标志。当四位摩根合伙人加入新托拉斯的董事会之后,这一结合即告完成。

许多观察家认为,美国钢铁公司如此巨大的规模是个凶兆,很不正常。甚至《华尔街日报》也承认他们对“公司的规模感到不安”。在其他人之中,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校长阿瑟·哈德利认为,联邦政府需要加强对大型股份公司的控制。

后来,成为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传记作者的雷·斯坦纳德·贝克指出,新股份公司的收支将超过世界绝大多数政府,华尔街对这些言论毫不在意。

股票的发行使数十个参与托拉斯融资的钢铁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这种暴富的景象令公众大为震惊。

1905 年,美国钢铁公司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施瓦布在曼哈顿河边大道建起了一座有75间房间的豪宅。宅中有管风琴、画廊、保龄球道、私人小教堂、60英尺长的游泳池等,一应俱全。在匹兹堡市的各处,钢铁巨头们的豪华大厦比肩而立,都是他们以新敛的资财建成的。

这些大厦象征着一个新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暴发户。

巨头共治

在20世纪初,在华尔街的银行家之间存在着很多政治、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分歧。正统美国银行势力和犹太银行势力的分裂,是美国高额融资界发生的最大的断层现象。由于这两个集团将会控制美国的投资银行业, 他们之间的斗争便成了摩根历史传奇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北方太平洋危机的起因,是西北铁路巨头詹姆斯·希尔决定购买一条中西部铁路线,即所谓芝加哥—伯灵顿—昆西铁路。

希尔脾气暴躁,一副桀骜不驯的白色胡须十分浓密,头发长至肩头,脸庞宽阔。在摩根的帮助下,他合并了大北方公司和北方太平洋公司,将其发展成一个控制着美国西北部交通的铁路系统。哈里曼担心希尔购买“芝—伯—昆”铁路,这将使他进入芝加哥,有可能就此连接成一個跨越北美大陆的铁路线,它甚至有可能与摩根的纽约中央铁路相连。

希夫(德裔美国犹太人金融家)和哈里曼(其家族为美国垄断资本集团)请求希尔与摩根考虑让他们在这条铁路线中参股,但遭到拒绝。哈里曼毫不示弱地说:“很好,这是一种敌意行动,你们必须承担后果。”

希夫和哈里曼使用的办法正是后来20世纪80年代兼并公司的办法,他们决定将吃掉“芝—伯—昆”线的北方太平洋公司收购。

北方太平洋公司的铁路从西部的威斯康星州通往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止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被梦想中的荣耀和对摩根的恐惧同时折磨着的希夫,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同意了哈里曼的计划。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叛逆举动,因为摩根财团已在北方太平洋公司投下了相当大的资金,绝不会容忍这样的攻击。

蓄谋控股者秘密地进入股市,买下了7800万美元北方太平洋的股票。在那个时代,这已是股市史上罕见的大动作了。

1901年4月股价上涨, 皮尔庞特认为这是由于美国钢铁公司的建立造成的牛市余波。精明的希夫四处传布谣言,说股价上涨反映了收购“芝—伯—昆”铁路以后北方太平洋股票的增值。当一大批股票落入罗伯特·培根手中时,他轻轻松松地将其卖了出去,甚至北方太平洋的董事会也在出售他们的股票。这就是哈里曼一手导演的绝妙骗局,而麦金利连选连任以后沸腾的金融市场则为这一骗局提供了最好的伪装。

1901年5月,北方太平洋股票价格急速上扬,仿佛已飘浮在空中。一直被培根的美貌所蒙惑的希尔近来噩梦不断。星期六,5月4日,他警告培根有灾难到来。他们打电报给正在艾克斯莱班的皮尔庞特,等候他的指示。

在这个时候,哈里曼和希夫这边离拿到北方太平洋公司的控股权只差4万股了。星期六早晨,哈里曼命令库恩-洛布购买所需的股票。然而,   雅各布·希夫正在伊曼纽尔教堂中做礼拜,因而这个命令一直未能得以执行。这一时机的丧失是致命的。

第二天,皮尔庞特告诉培根,无论以什么价格,务必买入15万股北方太平洋股票。星期一早上,摩根的经纪人遍布交易所大厅各处,一场争夺北方太平洋股票的疯狂战争爆发了。

股价拼命地上涨。星期二,5月7日,该股票以143点收盘——在3天时间里上涨了70点。第二天,股价猛蹿至200点。这是囤积居奇,一个为投机商们设下的血腥圈套。

投机者们一直在做空:他们少量地抛出这种股票,致使高涨的价格暂时回落,他们便可以用更便宜的价钱买回这种股票。但是,北方太平洋股票却像锅炉中的蒸汽,拼命上扬。这迫使投机商们不得不变卖掉其他公司的股票,来偿付他们借来的北方太平洋股票。因此,整个股票市场都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猜你喜欢
钢铁公司皮尔卡内基
别了,皮尔·卡丹
卡内基教子
卡内基教子
我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治理模式及启示
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
浅谈钢铁公司降低成本的战略实施
A钢铁股份公司治理特征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改变命运的纽扣
缝扣子
卡内基:不能思考的人是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