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大任务促进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例谈

2021-01-25 16:10周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周敏

摘 要:课堂上,教师设计开放性大任务、挑战性大任务、探究性大任务,通过学生的独立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迁移和运用,把学生带入深度思维中,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与实践中体验、思索,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开放性大任务; 深度学习; 策略例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33-001

一、设计开放性大任务

开放性大任务是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碎片化的提问,零散的学习小任务而言的。开放性大任务是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习作表达力等语文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在广阔的空间撒开脚丫自己跑,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

学习铁凝的《那个星期天》,抓住文中“我”的心情变化线索,设计了这样的大任务:在这个星期天,“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组织学生围绕这个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串起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环境的变化,感受一个小男孩期盼母亲带他外出,却未能成行的无奈。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与同学分享交流。

大任务在设计时尽量让这一大任务具有开放性、挑战性,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给学生整块学习时间

课堂应在丰富开放的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课堂上老师设计了大任务,要舍得给予学生整块学习时间,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获得感悟。

《灰椋鸟》一课我设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四人小组合作,赏析灰椋鸟的美,完成鉴赏卡片。我给了学生7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完成一张鉴赏卡片。这7分钟应是学生思维的马达高速运转的时候,学生调动一切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与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共享学习信息,大家交流互动,凝聚集体的智慧完成鉴赏卡片。

学习任务的完成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释放有很大影响,学习任务尽可能整放、整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中,挑战性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可以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穷尽每位成员的思维可能。

三、穷尽学生思维可能

1.优化教师的追问

课堂交流过程的主角是学生,但是在学生理解的比较浅显,不够深入的时候,需要教师抓住这一学习信息展开追问。课堂上,教师的适时追问如同探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有广度、更有深度的地带。《两茎灯草》的课堂上,在交流“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严监生的吝啬”时,一个学生的回答是“严监生看到最后一根灯草被挑了就垂下了手说明他吝啬”,老师马上告知他,你的回答没有说清,再说一遍。第二遍他还没有说清,于是,老师引导,“严监生临死时他最耿耿于怀的是什么?”这下,同学明白了,说:“严监生为了不起眼的一灯油钱,死不瞑目,真是吝啬到极点。”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对严监生吝啬的表现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当学生的回答只停留在表面,当学生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就需要老师适时的追问,因势利导,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智慧火花迸发。

2.抓住争议处讨论

课堂上,学生的想法有时会产生分歧,如果老师能抓住第一现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烈的讨论过程定会让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完全打开,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地“让学”。《灰椋鸟》一课有一个小组在交流鉴赏卡片时赏析的是这一个片段:“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个小组认为这段话写出了灰椋鸟的声音美,马上遭到了另一个小组的质疑,他们组认为这写出了灰椋鸟的倾诉美。我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让这两个小组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一个组说:“这是在描写灰椋鸟的声音美,‘倾訴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另一个组说:“从灰椋鸟的声音作者想象到他们在‘倾诉,声音并不美,而是作者的想象让我们觉得很美,所以是‘倾诉美。”见此情景,我随即在课堂上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辩论会,让其他的小组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你同意哪一组的看法,课堂出现了交流小高潮。结果不重要,关键是讨论的过程,课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这都是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应该支持让他们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深度的,才会真正有所收获。

四、尝试单元学习任务设计

统编版语文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注重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教材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安排了3篇小说《桥》《穷人》《在柏林》。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小说的含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学生就会明白,读小说,就要体会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那我们就把体会人物形象作为本单元研究的主题,把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的,作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通过抓这一单元文本内在联系点,有机整合,在异中求同,寻找共性,并在同中求异,体会差异。小说单元的教学,通过阅读、讨论、对比、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

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让同一主题下的各文本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从而发挥单元整体的力量。学生在单元学习的课堂上,关注一单元,打通课内外,归类整合,在阅读中形成阅读策略,习得阅读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课堂学习要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要设计值得探究的开放性大任务,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因为只有深度参与,所学的知识才能被激活,课堂才能生成出更多精彩信息。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