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金看新闻,去芜存菁谈压缩
——新闻语段压缩精讲精练

2021-01-29 01:51陈静云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段导语题型

陈静云

新闻语段压缩,是近年高考的热门题型,也是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语文复习中相对陌生、疏于练习的一种题型。从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和新高考卷的语文试卷结构来看,第21 题(新高考卷Ⅰ为第22 题)都设置了新闻语段压缩,分值均为5 分。因此,新闻语段压缩题型应当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由于2021年新高考在题量上对考生加大了要求,温儒敏教授也曾放言:高考语文试卷要让全国部分考生来不及做。处于试卷后半部分的新闻语段压缩题,势必要求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删选出文段中的关键信息,去除次要信息,辨析芜杂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短的语言在规定字数范围之内表述出来。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提炼概括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虽然考生们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但与思维跳跃、干扰性强的选择题相比,新闻压缩语段更有规律可循;与对阅读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极高的阅读简答题相比,新闻压缩语段更看重概括提炼的能力,相对简单直接一些。因此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这将是练习效果较明显,提分较快的一种题型,可谓“立竿见影”。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针对新闻语段压缩题型的特点,把握其重点,突破其难点,找准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

一、认清考查形势,把准题型要点

既然在2020年全国卷和新高考卷Ⅰ中都考查了此类题型,那在2021年的高考复习中,我们应充分准备,积极应对,正确认识新闻压缩语段题的重要性。尤其在各级各类高考语文模拟考试中,这类题型应该会成为考查的重点题型。

新闻语段压缩常见题型有:

1.概括或压缩文段的主要信息

这类题型大多要求字数在50 字以内,概括内容以陈述对象、事件、结果和影响为主。

例1(2013年辽宁卷):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 个字(含标点符号)。(5 分)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 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 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 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主要对象和事件)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结果和影响)

2.提炼文段中的关键词

提炼新闻语段中的关键词,考生须完善答题思维意识。在厘清文段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核心词意识和高频词意识。一般来说,高频词汇和核心词汇常常是文段的关键词。

任何新闻语段都有其写作顺序和常规思路,关键词的位置也会有迹可循。如并列式语段中,关键词通常分别出现在几个层次的中心句中;而递进式语段中,关键词最常出现在最后一层次中。另外,必须关注关联词语,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如在因果关系句中,常要关注表原因和结果的句子;转折词后常出现关键词;总结句和总领句中也要留意。

例2(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三个关键词或短语。(3 分)

都说老年人爱怀旧。失意之人怀旧,得意之人也怀旧,绝大多数人对自己走的路是怀念的,荆棘之路或鲜花之道虽已逝去,但都留下永远的怀念。并非只有老年人才怀旧,怀旧有时会成为流行风尚。昨日古装戏流行,今日唐装又成了时髦,人们怀旧,实质是寻找新鲜。因为当天天过的现实生活不新鲜了,又创造不出新鲜时,便将远去的古老充作新颖。

这是一题典型的按句分层的题型,每个层次中分布着一个关键词。第一个层次中选择的是高频词汇“怀旧”;第二个层次中是句子结论部分的关键词“流行时尚”;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原因分析中的关键词语“寻找新鲜”,可以从提示性词语“实质是”作出判断,明确清晰。只要能划清层次,掌握基本方法,考生在这种题目中拿到满分也不是难事。

例3(2020年山东德州高三上期末卷):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12月7日16 时52 分,我国在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 卫星、天仪16/17 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记者注意到,受火箭发射影响,昨天傍晚,北京上空出现“奇观”,“龙状云”刷爆朋友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市气象局在官方微博对此作出了解释,火箭升空时的尾迹被太阳余晖照亮,就形成了这样的航迹云。因为火箭尾流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铝粒子,这些粒径比较小的粒子被喷口喷出后在高层大气中所受的阻力比较小,因此能够持续好几公里。由于平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循环气流,造成火箭流场远端与空气混合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因而将尾迹吹成了螺旋状。我们人眼所见的火箭尾迹主要来自尾流中含铝的固体推进剂燃烧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粒子散射太阳光所致。

(2019年12月8日《北京青年报》)

根据材料,说明“龙状云”形成的几个关键要素。

这题必须先找准答题的重点区间,在新闻的主体部分问句之后,接着找出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由于……”“这样……就”,找准表示原因的句子,注意不能把结果当原因,常有同学误把“因此”“造成”“因而”等词语后面的短语概括成原因。最后便是在表原因的句子之中,提炼关键词语和关键短语,切忌长句照抄。结合题干“关键要素”,可以得出此处需要的应该是几个名词性的短语。最后呈现答案如下:①火箭尾流中大量的三氧化二铝粒子;②循环气流;③太阳光的照射。

3.拟写一句话新闻或为消息写导语、标题

一句话新闻,顾名思义,要求只有一句话,内容简短。新闻标题的考查要求常常是单标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两者都必须高度概括,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写清对象和事件即可。如果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上具体明确的时间(笼统的时间不需要,如“近日”“日前”等)和结果。另外,因为在尊重新闻准确真实性的基础上,要兼顾新闻标题新颖夺目的特点,在语言表述上,此类题型会与普通的新闻语段压缩题不尽相同,在直白简洁的基础上,可能会注意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双关、对偶、反讽等。

文本同例3: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 个字。

很多学生在完成这一题时,会纠结于新闻的导语之中,最后形成“我国发射卫星获得圆满成功”的答案。忽略了新闻主题部分的“奇观”“龙状云”等结果类信息,过分关注对象和事件,平铺直叙,导致忽略了新闻标题中先呈现结果,吸引读者眼球,引起阅读兴趣的独特效果。因此,这题的答案更好的呈现是:一箭六星带来“龙状云”奇观。

新闻压缩语段题型变化大多与概括、提炼、压缩这些关键词紧密关联,也都有严格的字数要求,考生在完成时,一定要审清题干,看清要求,辨析概括,提炼与压缩题型的异同之处,理清要点。

二、了解新闻特点,区分导语主体

与广义的新闻不同,高考的新闻压缩语段大多是一些400 字以内简短新闻稿。一般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但新闻压缩语段中往往只呈现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导语是新闻的主要纲领和中心要点所在,考生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基本信息。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新闻单位名称、消息发出地名称、发出时间、主体和事件、(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新闻的主体部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因此,准确地区分导语和主体,对精准提炼压缩新闻语段有重要作用。

例4(2020年山东卷):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 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在这则新闻中,以“新闻公报介绍”作为划分新闻导语和主体的标志,这句之前为新闻的导语部分,这句之后则为新闻的主体。导语部分交代了消息发出地名称“世界经济论坛”,发出时间“2020年6月3日”,新闻主体和事件“举行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是‘世界的复兴’”,事件时间“2021年1月”。可以说,新闻中绝大部分重要信息都在导语中作了交代。因此,在提炼和压缩信息时应准确划分导语和主体部分,并准备找出导语中的对象、事件、时间、结果等重要信息,然后在主体部分找出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影响等信息,根据要求,依照主次顺序适当补足信息,凑足字数。如例4 中的主体中的事件过程和方式方法“以线下线上两种方式举行”。一般情况下,事件的目标、前景等描绘性信息不作重要信息留取。最后得出新闻压缩内容: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 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世界的复兴”,年会将于2021年1月以线下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三、划分新闻层次,理清信息主次

一般新闻压缩语段中都会有一些提示性的短语或句子,考生可以据此明显区分出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如例3 中的“记者注意到”,例4 中的“新闻公报介绍”。但也有一些新闻压缩语段中既没有分出段落,也没有明显的提示性短语。这就需要我们对新闻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明确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前后顺序分层压缩。

例5(2019年全国卷Ⅱ):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 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 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这段新闻之中,第一句应为新闻导语部分,交代主要对象、事件和时间。后面的主体部分依次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交代了永定河补水工程的两种方法及其目的。方法一:加大补水力度。方法二:停用拦截河道上的发电站。第二个层次,交代了事件的结果和意义“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理清层次后,按照前后顺序,根据字数要求,整理答案为: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四、确定信息层级,保留关键信息

在新闻压缩语段中,新闻的重要性一般是依次递减的顺序。在导语中的对象、事件、时间、结果等信息都比较重要,这属于一级重要信息。在压缩主体时,要突出新闻的基本要素,优先保留原因、条件、影响等二级信息,方法、途径等则属于三类信息。同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因此,在提炼和压缩语段时,应具备信息层级意识,重点把握一级重要信息,适当补足二类信息,根据字数决定三类信息的去留。

关于时间是否保留的问题,很多考生都有困惑。新闻中的时间信息,从内容上看,包括消息发布时间和主体事件发生时间;从指向性来看,包括具体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和笼统抽象时间(近日、日前等);从意义上来看,包括有纪念意义时间(与首次、划时代等重大时间意义相连)和普通时间。一般来讲,需要提炼的时间,必须为具体时间和有纪念意义的时间,优先选择主体事件发生时间,删除笼统模糊的时间。

如上例4 的新闻语段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即消息发布时间“2020年6月3日”和主体事件时间“2021年1月”,前者是具体时间,后者为笼统模糊时间,优先保留前者,删除后者。

例6(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Ⅱ):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 个字。(5 分)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 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 亿吨、1.3 亿吨和2.6 亿吨。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

新闻中主体事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时间为“2020年6月3日上午”,因此这个时间既是消息发布时间,也是主体事件时间。其中“2020年6月3日”为具体时间,“上午”为笼统模糊时间,因此,最后答案中保留时间应为“2020年6月3日”。

五、根据字数要求,分点列出答案

在整理答案时,尽量删减无效的修饰内容,将非重要信息和芜杂信息删除,按新闻先后顺序和要点的重要性层次组织语言。务必用足字数,尽可能全面概括内容,力求答案的层次清晰,语言通顺,信息完整。

在罗列答案时,格子中一般无须再另加序号,除非题干中要求分点概括,否则无须用序号占用格子,画蛇添足。

六、尝试自己出题,互相检查完善

在充分的练习和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之后,考生可以尝试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纸中找一些相对简短、有完整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简要新闻,适当删减,保证新闻字数控制在300~400 之间,自己尝试拟制新闻语段压缩题,并根据平时的解题规律拟制出答案和解析。语段压缩答案字数一般控制在60~80 字之间。在完成出题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补充完善答案,弥补题目中的逻辑漏洞。

这种出题练习,有助于考生完善解题思路,熟悉命题角度,掌握题型变化方向,能较快地提高考生对新闻语段压缩题型的把控能力。

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 个字。

10月14日下午,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 块各1 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 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介绍,除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研发的好种子,江苏省农业专家也结合盐碱地土壤理化特点,运用了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盐碱地水稻壮苗早发、缓混一次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有效保障了示范种植取得预期成功,目前,该试验田128.9 亩耐盐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今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作为东部滨海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之间,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

(摘自光明网)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 个字。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主办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复兴中国审美’倡议活动暨《衣尚中国》节目启动仪式”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表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美学,彰显独特的中国气韵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向全社会发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审美”倡议。作为响应倡议的第一步,由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精心打造的大型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也在当天同步启动。该节目由李思思担纲制作人,通过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展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倡议发出后,在网上反响热烈,“复兴中国审美”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达1.6 亿,倡议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3.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美国《生活科学》杂志网站报道称,目前,科学家正在训练狗通过鼻子嗅闻识别新冠病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报道记录了狗具有嗅闻癌症的能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工作犬中心主任辛西娅·奥托发表声明称,许多细胞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气味,其存在于人体血液、唾液、尿液或者呼吸之中。狗灵敏的鼻子拥有多达3 亿个嗅觉细胞,大多数狗可以在大约6个月时间里被训练识别特定癌细胞的气味,同样的能力可使狗识别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摘自《青年参考》)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 个字。

(2)分点概括训练小狗识别新冠病毒的原因。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2020年7月23日12 时41 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 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表示,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同时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摘自新浪网)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 个字。

2020年6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2.5 万辆和230.0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和4.8%,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值得一提的是,6月汽车产销量均刷新历年同期新高。据悉,今年1~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总体表现好于预期。

(摘自人民网)

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概括出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的评奖过程。

10月13日,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主办、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在浙江德清举行终评委会议。经过数轮投票,迟子建《候鸟的勇敢》、斯继东《禁指》分别摘得中篇小说奖和短篇小说奖,孙频《鲛在水中央》、马小淘《骨肉》、须一瓜《甜蜜点》获得中篇小说提名奖,邵丽《天台上的父亲》、雷默《大樟树下烹鲤鱼》、徐则臣《青城》获得短篇小说提名奖。

本届郁达夫小说奖于今年4月启动作品征集活动,除继续贯彻“实名投票、评语公开”的透明评奖方式外,通过审读委成员、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专业文学团体、海外文学组织以及网络自荐等途径的推荐,征集到大量参评作品。随后先由评奖办公室根据推荐意向,确定入围作品。8月19日,经过审读委实名投票,选出15 篇中篇小说和15 篇短篇小说作为终评备选作品。经过两个月的审读,终评委专家认真准备了各自推荐作品的评语。根据投票产生办法,每位终评委须以实名方式对终评备选作品进行投票,中、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须得到终评委成员总票数2/3 的同意,而中、短篇小说提名奖则须获得终评委成员总票数1/2 以上(含)的认可。投票过程异常激烈。

(摘自腾讯新闻)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 个字。

2020年7月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 次会议,中国推荐申报的湖南湘西、甘肃张掖两处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 处,占全球161处的四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

据了解,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脉腹地,拥有160 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见证了人类文明历史。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丝路重镇”甘肃省张掖市,拥有自然侵蚀在山体上形成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其国际地质意义被众多地质学家所研究。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我国世界地质公园高效高质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2020年10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将议题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摘自《长江商报》)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据央视新闻,国庆期间,我国多地出现明显降温,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河南老君山、白云山等景区还出现了降雪。朋友圈纷纷流传:“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降雪”“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中国气象局近日发文称,网传的“超级冷冬”不过是精心剪辑的谣言,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平均气温都偏低。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国家气候中心将会在10月底正式发布今年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意见。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翟羽建议,大家在获取此类相关资讯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国气象局或者是各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不要轻信小道消息。

(摘自界面新闻)

5.阅读下面新闻语段,概括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及意义,不超过60 字。

9月15日9 时23 分,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9 颗“吉林一号”高分03-1 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任务的火箭是直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火箭总装测试和星箭对接后,用船从港口运输至黄海预定海域实施发射,减少了分解和总装次数以及长距离铁路运输环节,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此次发射任务优化了海上发射技术流程,一次性将9 颗“吉林一号”高精度03 系列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完成了同一个轨道面的部署,提升了海上发射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摘自人民网)

(查看参考答案请关注新高考公众号,可扫版权页二维码)

猜你喜欢
语段导语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导语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