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合并复杂性肛瘘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2021-01-29 08:40徐曙光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挂线克罗恩肛瘘

林 涛,徐曙光,明 兰,徐 速

盐城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盐城 224000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疾病[1],目前病因和机制临床尚未明确,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有时会伴有口腔或肛门等其他消化道的部位的症状,造成肠壁的损伤[2]。克罗恩的患者发病部位常位于回肠或右半结肠,少部分患者会以肛管为首发症状,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主要在青春期后或发病[3]。同时根据数据指出我国的发病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4],克罗恩合并肛周病变的患者,有一小部分会演变成复杂性肛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5]。目前对于克罗恩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本次研究对患者采用了综合治疗的方式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 2020年3月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合并复杂性肛瘘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2±6.4)岁;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7.7±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患者可以自主表达,同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符合克罗恩病合并复杂型肛瘘的诊治共识[6];(3)对本次所用的药物无明显禁忌证。排除标准:(1)存在感染的患者;(2)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3)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4)其他造成肛瘘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常规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2.0~3.0 mg/(kg·d);每天顿服,抗生素甲硝唑治疗20 mg/kg;分三次,饭后服用,将硫唑嘌呤与甲硝唑两药连续用2周后,停用甲硝唑后予以硫唑嘌呤单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在输入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同对照组用药)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脓肿引流或挂线疗法,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肛瘘患者在0、2、6周时接受静脉滴注5 mg/kg。辅助剂补充维生素等等。患者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进行以下比较:(1)监测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7]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concentration,Hb)、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HGB检测:取患者第二天空腹静脉血,全自动血细胞仪器检测HGB;ESR检测:将2 ml不凝血血液吸入内径为2 mm,长20 cm有刻度的玻璃管内,垂直静置1 h后记录红细胞下降的毫米数;CRP检测:取清晨空腹血10 ml加入EDTA试管中,充分混匀,取80μl的血液样本加入i-CHROMA Reader分析仪(韩国Biotech Med inc)的承载器中,然后进行检测读取数值。TNF-α检测:按照R&D公司生产的人TNF-α高敏定量ELISA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操作,然后在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读出浓度。(2)两组患者治疗后愈合率比较,肛瘘的治疗效果分为三种,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完全缓解是指瘘管消失;部分缓解是指瘘管面积缩小至少大于50%;不缓解是指瘘管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血液指标比较

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挂线治疗等综合治疗后,CDAI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CRP、TNF-α、Hb、ESR等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CRP反应蛋白、TNF-α、Hb、ESR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愈合率比较

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挂线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的人数高于单一治疗的患者,治疗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克罗恩病的肛瘘常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口与外口的关系不遵循常规的模式,同时复杂性肛瘘的女性患者会伴有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伴有轻微疼痛等等,如果伴有剧烈疼痛则表明存在感染[8]。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伴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导致外括约肌和会阴体的损害,直肠炎症导致直肠顺应性降低,最终也会导致发生肛门失禁。目前学者认为发生肛瘘的因素与遗传及染色体机制有关[9]。研究表明,对克罗恩病合并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 治疗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血液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血液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20)对照组(n=2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DAI 9.2±2.1 3.8±1.2 9.8±1.9 9.9±2.4 TNFα(pg/mL)1.31±0.48 1.02±0.23 1.33±0.43 1.29±0.47 CRP(mg/L)39.67±4.69 16.23±4.35 38.65±4.62 32.45±4.83 Hb(g/L)98.21±10.26 111.25±10.57 90.21±11.20 98.37±20.14 ESR(mm/h)49.64±7.42 23.45±7.85 50.02±6.45 48.23±24.36

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式,本次研究选用甲硝唑作为抗生素,甲硝唑可改变菌群、预防发生脓毒血症,同时可以防止新的脓肿形成。主要机制为甲硝唑可以减少因炎症反应而导致的内皮粘附和聚集,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释放自由基,降低炎症反应[10]。免疫抑制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患者,从而抑制相关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的功能减少相关肿瘤坏死因子等干扰素的形成[11]。

英夫利西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生物抑制剂。TNF-α是一种炎性因子,有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的效果,通过阻断TNF-α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12]。经学者研究发现,活动期克隆病的患者组织、血液和粪便中均可以发现较高浓度的TNF-α与疾病的发展紧密相关,以往治疗中常采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诱导缓解相关症状,但患者容易出现激素耐药或激素依赖,同时应用激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胃肠道反应以及增加感染的风险[13]。英夫利西只与TNF-α相结合缓解炎症反应,可以修复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黏膜,诱导细胞凋亡降低,降低白细胞[14]。观察组还采用了长期挂线的疗法,主要是利用挂线的引流作用并控制疾病进展,避免直肠切除,同时可以探原发病灶,植入橡皮管可以松弛管线,防止功能损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综合治疗之后,患者的相关炎症指标均明显下降,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愈合能力。

综上所述,对克罗恩病合并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单抗和挂线等综合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挂线克罗恩肛瘘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肛瘘挂线技术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全国名中医陈民藩教授肛瘘挂线技术经验总结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